出行市场已经很久没有这么热闹过了。
经历过共享单车大战和网约车大战后,出行市场的模式似乎已经“固化”。各家公司都在做的,无非是将车和人连接起来。
在整个出行市场已经迈入存量竞争阶段的当下,有限的用户成为各家争先抢夺的对象,鲜少有公司去思考,当用户的身份从“驾驶员”变为“乘客”,当网约车司机每天需要驾驶近十个小时,出行市场中现有的车型是否满足他们的需求?
滴滴很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试图为共享出行市场打造专有的交通工具。滴滴深知自身缺少主机厂背景,“广纳朋友圈”成为其策略之一 。
2018年4月,滴滴发布“洪流联盟战略”,宣布与北汽、比亚迪等31家来自汽车制造、零配件制造、新能源、数字地图、车联网等领域的企业合作,共建汽车运营商平台。也正是此时,滴滴发布与车企共同设计和生产的代号为“D1”的共享出行智能工具。
近日,“D1”在北京揭开神秘面纱。这款车由滴滴和比亚迪共同设计打造,针对网约车出行市场,在车内人机交互、司乘体验、车联网等方面拥有多项定制化设计。定制化背后,是滴滴平台上5.5亿乘客、上千万司机需求,以及百亿次出行数据。
“这是全球首款定制网约车,专为共享出行而生。”滴滴出行创始人兼CEO程维如是表示。
风向变了
于整个出行市场的发展历程而言,出现不过十年的网约车还算是个“小孩子”。其刚刚诞生时,面对的是一片蓝海市场。
彼时,各家出行平台上车辆较少,用户的痛点在于“打不到车”,争夺更多用户是企业的第一要务。面对如此状况,企业一般在对需求端给予刺激的同时,增大供给量,以解决二者之间的失衡问题。
也正因如此,出行企业最初偏好于以低价俘获用户。蓝海市场向来需要快速抢占,多家企业开启疯狂扩张之路,网约车大战因此爆发。那场激烈的“厮杀”之后,滴滴以胜利者的姿态占据了中国网约车绝大部分市场份额。而后,出行市场屡有新入局者,却都并未掀起太大水花。
滴滴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出行习惯,也拥有着全国最多的网约车用户群体,很多人拿起手机打车的第一步就是打开滴滴APP。无疑,出行市场已经进入存量竞争阶段,游戏规则随之改变。
当打车不再难,出行企业靠什么来“黏”住用户?服务被业界越来越多地提及。在这个市场机会中,专车、豪华车等细分品类找到了发展的土壤,但这些都是基于原有的网约车发展逻辑诞生的产物。作为出行老大哥,滴滴想要跳出原有的逻辑圈,从最根本的底层变革,为出行市场带来更好的服务。
这种服务要从交通工具侧的改变入手。目前,滴滴拥有超过5.5亿的注册用户,上千万的注册司机,连接了超过3100万台的车辆。通过对平台上大量出行场景和数据进行分析后,滴滴发现,现有出行市场的网约车,并不能完全满足司乘需求。共享出行市场,需要一款定制版的网约车。“D1”由此诞生。
为共享出行而生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D1”,那就是“A级车的大小,B级车的轴距,C级车的后排空间”。这款车车长4390mm,宽度1850mm,高度1650mm,轴距2800mm,虽然属于A级车范畴,但其在视觉上显得十分宽大,而得益于纯电平台,其轴距与车长的比例达到63.8%。
空间方面,“D1”后排腿部空间1000mm,头部空间992mm,肩部空间1413mm,C级车的设计,最大化利用舱内空间,为乘客带来更加舒适的坐乘体验。
“D1的设计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背后是滴滴千万次的用户反馈和近万次的深度调研。”滴滴出行总裁柳青如是描述“D1”的设计逻辑。
据了解,为实时了解真实用户需求,“D1”的产品团队曾发放上百万分调研问卷,进行数百小时的深度访谈,以寻找痛点、指导车型研发。可以说,“D1”的诞生过程,就是数据说话的过程。
针对乘客端,“D1”是一款“可遥控”的网约车。上车前,乘客就可通过滴滴App调节车内空调温度、风量、车内座椅加热等。车上配有“彩虹接驾灯”,当乘客呼叫“D1”时,平台会派发一个彩虹颜色与迎驾车辆匹配,通过“两端”相同颜色的灯,方便乘客快速找到车辆。
为提升乘客体验,“D1”还配备了单侧电滑门,方便上下车,其后排采用特殊定制的座椅背板,配备杯架、挂钩、USB接口及内含影音娱乐功能显示屏,打造“乘客移动头等舱”概念。
针对司机端,“D1”连通了车与滴滴平台,通过一块10.1寸大屏实现车网一体操作,经过人脸识别后,司机能在车机上登陆账号实现各项功能操控,并通过方向盘上的桔色“滴滴键”,实现接单、结单等常用操作,避免在行车过程中使用手机,提高安全性。舒适度方面,“D1”采用高度定制的超级座椅、移动公文包等,减缓司机长时间驾驶疲劳。
“今天的D1还是个过渡,但它已经与过往的私家车有所差别。”滴滴出行创始人兼CEO程维如是表示,“D1是共享出行新的里程碑。”
出行行业进入下半场
这并非互联网公司第一次与主机厂联手造车。过往时间,曾有百度与福特合作打造福特锐际Escape、阿里与上汽共同定制大通D90等先例。这些车型面向竞争激烈的C端市场,大多寂寂无闻。
这款由滴滴与比亚迪共同打造的“D1”,面向的是更广阔的出行市场。其号称是“快车的价格,奥迪A6的空间”,背靠滴滴这颗大树,“D1”并不愁应用场景。
实际上,“D1”不是首款为出行市场而生的交通工具,更早之前的共享单车摩拜就属于此类。在最初的设计上,摩拜单车就曾花费了“大功夫”,考虑到这款单车兼具共享与出行属性,创始人胡玮炜提出要求:单车5年内不易损、设二维码电子锁实现不定桩、制作实心轮胎防止爆胎漏气、用轴承传动代替链条传动避免掉链子、车身全铝代替钢铁预防生锈、单车内置GPS防止被偷。
种种要求使摩拜的成本远高于其他共享单车,但这种高质量也方便了其后续运维,这也成为摩拜在共享单车大战中幸存的重要因素之一。
罗兰贝格曾在报告《新一代汽车:提供按需出行服务的定制电动汽车》中提到,定制网约车从研发到上市的成本低,因此每公里的行驶价格也比出租车、网约车、私家车更低,约为每公里0.5-0.8欧元。该机构认为,2025年,定制网约车的需求将达250万辆。
于国内出行市场而言,滴滴以“D1”为定制化网约车发展开了一个头。可以预见的未来,出行市场上将出现更多定制版网约车,从底层逻辑入手来提升服务体验,满足司乘需求。
更重要的是,“D1”能在数据层面将整车数据与滴滴平台数据打通,实现线下交通工具与线上运营平台的结合,以此不断根据数据反馈进行迭代。
根据滴滴的规划,到2025年,定制版网约车“D3”将在滴滴平台普及超过100万台,新的迭代版本搭载滴滴自研的无人驾驶模块;到2030年,“DX”的目标是去掉驾驶舱,实现完全意义上的无人驾驶。
愿景虽远,但滴滴已经将出行行业带入下半场。
责任编辑:xj
-
滴滴
+关注
关注
1文章
193浏览量
12956 -
共享单车
+关注
关注
1文章
342浏览量
33422 -
智慧出行
+关注
关注
0文章
106浏览量
7516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