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SpaceX首次进行正式的载人商业飞行 总统发文祝贺

DzOH_ele 来源:核芯产业观察 作者:核芯产业观察 2020-11-30 11:55 次阅读

一 、SpaceX首次进行正式的载人商业飞行 总统发文祝贺

美国东部时间11月15日下午7点27分,猎鹰9号火箭的9台发动机轰然响起,在大西洋上空划出一道明亮的尾迹,点亮了整个夜空。

这是马斯克的太空火箭公司SpaceX首次进行正式的载人商业飞行。这次猎鹰9号火箭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并搭载四名宇航员飞向国际空间站执行任务。

这次名为Crew-1的任务是自5月31日之后,美国载人航天的第二次成功发射,也是首次正式商业任务。自此,SpaceX进入了定期运送宇航员往返国际空间站的新时代。

本次飞船的发射克服了糟糕的天气,以及航天器封闭问题造成的延误。如果一切顺利,预计在27个半小时之后,龙飞船将于美东时间晚11点和位于400公里高空轨道上的国际空间站自动完成对接。上天之后一个小时,任务指挥长迈克尔·霍普金斯告知地面飞船已进入轨道,可以看到地球的美景,并感谢SpaceX工程人员使得任务成为可能:那是一段艰难的旅程。

本次飞行被认为是马斯克旗下SpaceX的首次真正的长时间载人航天任务,今年5月成功进行的Demo-2任务耗时两个月之久,虽然也与国际空间站进行了对接,但其主要的意义在于验证可行性。

今天发射的龙飞船载人舱被命名为Resilience,其发射任务是未来一系列国际空间站任务的开始——早在2014年,NASA就制定了半年一次飞行的时间表,计划在国际空间站和地球之间定期运送各国宇航员。今天的行动是SpaceX终于兑现承诺的一步,载人龙飞船是首个获得NASA认证的商业载人航天系统。

随后,拜登发推:NASA和SpaceX今天的发射证明了科学的力量。

二、美国近十年的太空竞争

2010年,国际空间站完成建造任务转入全面使用阶段,主要由NASA、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欧洲航天局、日本JAXA 和加拿大空间局共同运营。为方便宇航员往返于地面和国际空间站,所用到的交通工具便是可重复使用航天运载器美国航天飞机。

1981 年 4 月 12 日,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执行 STS-1 任务,航天飞机时代大幕拉开。后来航天飞机失事的情况时有发生,总共 14 名宇航员罹难。

2011 年 7 月 8 日,亚特兰蒂斯号从肯尼迪航天中心成功发射升空,这是美国航天飞机的第 135 次升空,也是长达 30 年的美国航天飞机时代的谢幕演出。

此后,美国要想向国际空间站运送宇航员和货物,都要花大价钱购买俄罗斯联盟号飞船 Soyuz MS-17 船票,联盟号也一度成为宇航员往返国际空间站的唯一运输工具。在此背景下,NASA 提出了一个名为Commercial Crew Program(商业载人航天飞行项目)的计划——国家给予技术与经费支持,鼓励企业分担重任,开发往返空间站和地面的航天运载器。

始于 2011 年的 Commercial Crew Program 任务,迎来了波音公司、蓝色起源、内华达山脉和 SpaceX 四位竞争者。

三、SpaceX解决技术难度问题 保证宇航员安全

从设计、制造的高度垂直一体化到积极拥抱新技术,马斯克降低了航天工程的成本。SpaceX 工程师从上到下设计了航天器,包括计算机上的飞行软件和太空舱内的厕所。

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霍桑市的SpaceX总部,该公司的技术人员在此指导宇航员从头到尾完成任务。对于NASA而言,要适应这种安排(让出操作控制权,学会信任SpaceX)并不容易。

不过,在至关重要的安全问题上,NASA的工程师与SpaceX同行密切合作,他们可以接触到该公司最详细的计划。前者仍然有权判断SpaceX的系统是否安全,工作人员可以进行干预。就安全性而言,SpaceX的系统远没有航天飞机复杂。在发射后的紧急情况下,SpaceX的太空舱可以将自身推离火箭,安全着陆。航天飞机没有这个选择。

事实上,SpaceX要为宇航员的安全负责,其程度是私营企业从未经历过的。作为应对措施,SpaceX员工会收到关于两起航天飞机失事后的简报,并听取NASA资深员工关于该机构所犯错误以及如何避免这些错误的报告。当新工程师加入这个项目时,他们被邀请参观肯尼迪航天中心的一个房间,这个房间并不对公众开放,里面陈列着航天飞机的残骸,这样他们就不会忘记他们工作的危险性。

SpaceX公司表示,第一批乘客在下降过程中没有危险。但公司决定重新设计隔热罩的一部分,以适应未来的任务。公司还对返回舱的降落伞进行了调整,比工程师们预期的距离更近。

猎鹰9号火箭在另一项无人执行的任务中出现了问题,在发射前关闭,随后该公司更换了火箭助推器上的两个引擎。如今,NASA和SpaceX的领导人经常说,他们只有准备好了才会发射。马斯克还延续了他的传统,在发射前向全公司发送简短的电子邮件,鼓励那些认为火箭不应该发射的人告诉他。

到本世纪末,SpaceX的任务可能看起来很普通,甚至没有什么新闻价值。但对于那些从事航天事业的人来说,悲剧似乎不是会不会发生的问题,而是何时发生的问题。

SpaceX还在部署数百甚至数千颗卫星的过程中,以创建Starlink。而对于美国政府而言,这么多年过去了,商业化载人项目终于取得了成功。现在,几乎每个人都支持私营公司将宇航员运送到轨道的想法,SpaceX是NASA的核心贡献者。

四、SpaceX成功完成载人任务 迎来大量合同

在经过大约27.5个小时的轨道飞行后,宇航员们将实现与国际空间站对接,并将开始为期六个月的停留。飞船预计将于2021年6月份返回地球,经过检修后,继续用于未来的载人任务。

此次飞行的四位宇航员分别是来自美国宇航局的维克托·格洛弗(Victor Glover)、迈克尔·霍普金斯(Michael Hopkins)、香农·沃克(Shannon Walker)和日本宇航员野口聪一(Soichi Noguchi)。

四名宇航员。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这标志着该系统开发阶段的结束。有史以来第一次私营部门实体具备商业能力,可以安全可靠地将人们运送到太空。”美国宇航局商业太空开发主管菲尔·麦卡里斯特(Phil McAlister)在接受媒体电话采访时说。

这意味着,未来NASA的宇航员以及其他有足够资金实力的人不用再完全依赖政府经营的航天飞机,通过私人公司的火箭发射也可以进入太空。在与SpaceX合作之前,NASA一直依靠俄罗斯联盟号火箭将宇航员送入空间站,但这项花费日渐高昂。据了解,如今一个席位的价格已经增加到超过9000万美元。

通过与SpaceX合作,NASA希望能够节省资金并促进其太空业务的发展(SpaceX龙飞船的报价为每个座位5500万美元。)除了SpaceX外,NASA还选择了另一家私人商业公司波音,波音的首次载客飞行预计将在明年进行。

虽然在技术上不断取得突破,但自成立至今,SpaceX一直亏损严重,依赖外部融资和NASA提供的研发资金。自2002年成立以来,SpaceX从外部融资约35亿美元。今年7月份,SpaceX据传正在进行新一轮约20亿美元的融资,公司被估值为440亿美元。

对SpaceX来说,能够进行商业飞行标志着公司未来广阔的商业化前景,与此同时也大幅提高了SpaceX在私募市场的估值。乔纳斯认为,在这段时间里,SpaceX完成了一系列里程碑式的大事件,包括成功将首批NASA宇航员从太空接回,赢得国防部数亿美元合同,又发射了数百颗星链卫星进入轨道以建立其全球互联网服务,并对其下一代星际飞船进行了两次试飞。

总结

此次载人航天任务无疑意义重大,于 NASA,它有效填补了美国载人飞行的空白;于 SpaceX,它代表着用近十年努力换来的一张成绩单。

责任编辑:lq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NASA
    +关注

    关注

    0

    文章

    428

    浏览量

    31062
  • 航天
    +关注

    关注

    0

    文章

    164

    浏览量

    16954
  • SpaceX
    +关注

    关注

    1

    文章

    517

    浏览量

    29137

原文标题:SpaceX载人首飞成功,历经十年研发,拜登发文祝贺

文章出处:【微信号:elecfanscom,微信公众号:核芯产业观察】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中国今年将发射两艘载人飞船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公开发布了三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任务标识;包括有2025年将发射神舟二十号、神舟二十一号两艘载人飞船和天舟九号货运飞船。      根据
    的头像 发表于 01-20 11:06 398次阅读

    快轮科技发布全球首款两栖载人飞行摩托Skyrider X1

    近日,在备受瞩目的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快轮科技惊艳亮相,正式推出了全球首款两栖载人飞行摩托——Skyrider X1。这款创新产品的问世,无疑为飞行出行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
    的头像 发表于 01-13 10:26 224次阅读

    SpaceX总部将迁往得州“星际基地市”

    近日,特斯拉和SpaceX的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发文确认,SpaceX的总部将正式从美国现址迁至得克萨斯州的“星际基地市”。这一决定标志着SpaceX在未来将有一个全新
    的头像 发表于 12-17 10:43 366次阅读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2024年10月30日,这是一个注定要被载入中国航天史册的日子。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成功飞天,中国“神箭”再探苍穹。一觉醒来,“90后”真的上天了!祝贺浩瀚太空首次迎来中国“90后”访客。执行神舟
    的头像 发表于 10-31 08:00 451次阅读
    神舟十九号<b class='flag-5'>载人</b>飞船成功发射

    小鹏汇天“陆地航母”完成首次载人试飞

    近日,小鹏汇天宣布其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已完成首次载人试飞,创始人赵德力亲自上阵,率先启动“高管5000公里试飞”计划。这一里程碑式的进展标志着小鹏汇天在飞行汽车领域取得了重要突
    的头像 发表于 10-25 11:25 820次阅读

    小鹏汇天“陆地航母”完成载人首飞

    近日,小鹏汇天成功完成了其“陆地航母”飞行体的首次载人试飞。此次试飞标志着小鹏汇天在飞行汽车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的头像 发表于 10-23 18:21 718次阅读

    NASA本周六批准波音Starliner试飞,首次载人飞行测试在即

    此次飞行试验(CFT)为Starliner首个载人任务,搭载ULAAtlasV火箭,载着NASA宇航员布奇·威尔莫尔和苏尼·威廉姆斯前往国际空间站,预计停留一周左右。
    的头像 发表于 05-30 10:25 528次阅读

    NASA将再次推迟星际客船首次载人飞行计划

    NASA 于 5 月 22 日确认,受工程师对 Starliner 推进系统氦气泄露问题的深入研究所需额外时间影响,原定于 5 月 25 日的首个载人飞行任务再度被推迟。
    的头像 发表于 05-22 16:16 806次阅读

    中科宇航研发太空旅行飞行器,预计2028年开展太空边缘载人旅游

    据南方+、金羊网报道,近日中科宇航宣布,已启动太空旅游飞行器研究工作,预计于2027年首次试飞,2028年正式开展载人太空边缘旅游项目。
    的头像 发表于 05-17 16:10 662次阅读

    日本新型H3火箭计划:每年至少6次发射,进军商业航天市场,与SpaceX竞争

    三菱重工H3火箭项目经理新津真行称,该公司计划每年最少实施6次发射,以满足各类通信、观测及安全卫星的迅猛发展需求。他说:“商业火箭市场需求强劲且供给不足,尽管SpaceX占据多数份额,但我们相信自己已具备成为替代方案的实力。”
    的头像 发表于 03-25 10:58 863次阅读

    NASA星际客船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即将启航

    3 月 18 日,波音公司宣布推进剂注入工作已进入关键阶段,预计将持续大约两周时间,全部任务将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尔角空军基地旁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商业乘员和货物处理设施(C3PF)完成。
    的头像 发表于 03-20 11:46 637次阅读

    小鹏汽车的AeroHT展现了其eVTOL技术,将其X2飞行汽车带到了广州上空

    随着许多eVTOL开发人员正在为他们的首次飞行做准备,AeroHT继续展示为什么它是该领域的领导者之一。今天早些时候,小鹏汽车的空中部门在中国广州市上空进行首次成功的全电动X2“
    发表于 03-18 08:44

    SpaceX成功实施载人航天任务,四名宇航员升空

     3月4日,SpaceX公司利用载人龙飞船“奋进号”成功完成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第八次载人航天任务(Crew-8),向国际空间站运送了三名美国宇航员和一名俄罗斯宇航员
    的头像 发表于 03-04 14:37 913次阅读

    SpaceX即将开展第八次载人航天飞行

    本次任务原定于美国东部时间3月1日凌晨12:04由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39A发射台推出,而北京时间则为13:04。届时,全球观众可以通过SpaceX官方网站进行实况转播观测。
    的头像 发表于 02-28 14:05 626次阅读

    亿航智能完成12架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器编队试飞

    据了解,亿航智能开发的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曾在去年10月获准成为中国民航局认可的型号之一,12月份获得了正式的适航认证并完成了首次成功的商业飞行演示。今年2月,其公布了这款
    的头像 发表于 02-26 13:55 787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