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头盔看房和个人隐私有什么关系?事实上,拜售楼处的人脸识别系统所赐,倘若你“胆敢”露脸,就有可能因此损失几十万。面对如此种种,南京市政府已经率先开始行动。据了解,11月27日南京已启动对全市安装人脸识别系统的售楼处进行检查,要求拆除人脸识别系统,属全国首例。不过,何时拆除尚未最终确定。
你有没有想过,有朝一日,不“全副武装”都不敢去售楼处了。
近日,济南某男子戴头盔进售楼处的视频在网上疯传。视频中的字幕显示:“为保护个人信息,戴着头盔去看房”。
或许你会疑惑,戴头盔看房和个人隐私有什么关系?事实上,拜售楼处的人脸识别系统所赐,倘若你“胆敢”露脸,就有可能因此损失几十万。
原来,很多房地产商动辄就会优惠数十万元,但仅针对第一次到访的购房者。倘若你曾经被房地产公司的人脸识别系统拍到,就很有可能会因此和巨额的楼盘优惠擦肩而过。
据了解,目前排名靠前的房企都会使用类似系统,主要目的是为了杜绝销售人员以获取额外利润为目的,偷偷将自然来访客户登记为分销商的客户,待成交后房企返利,销售员再跟分销商分钱。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未经通知就被搜集相关信息,往往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消费者的相关利益。北京市中银(南京)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燚律师就表示,如果商家将搜集信息的操作提前告知客户,且客户认可情况下,应当是合法行为;如果像新闻报道中的那样,大部分售楼处在“无感”获取客户信息,毫无疑问,这就是侵权。
面对如此种种,南京市政府已经率先开始行动。据了解,11月27日南京已启动对全市安装人脸识别系统的售楼处进行检查,南京本地的部分开发企业(包括南京城南、江北、河西等地开发多个楼盘的房地产企业)在过去两天陆续接到相关部门的通知,要求拆除人脸识别系统,属全国首例。
不过,何时拆除尚未最终确定。
房地产商的人脸识别“暗战”
早在去年底,房地产自媒体“重庆地产news”就曾在一篇文章中报道称,某项目推出了一系列年底购房优惠,只要购房者第一次到访项目并当场下单,各种折扣算下来可以少花30万元。但购房者必须是第一次到访,或者说之前没有被摄像头拍到过。
此前,我们或许并不会察觉人脸识别会如何损害我们的利益,但在现实中确实已经发生。近日,就有天津消费者反映称,他原本由中介带领到天津湾某新房售楼处购买房屋,一个月后售楼处告知,通过售楼处人脸识别系统识别到与该名消费者相似人员曾经独自来过售楼处看房,判定其为售楼处自访客户,非中介渠道客户。
这名消费者认为,售楼处在未经授权同意的情况下,擅自识别获取人脸信息,涉嫌违法,也损害其购房利益。对此,天津市河西区政府回复称,经过核查处理,该问题属于合同纠纷,建议市民到法院自诉解决。
齐鲁晚报采访某房屋中介时就曾获知,此类情况并非个例。如果购房者是看了房企宣传前来买房,叫做“自然到访客户”;如果购房者被渠道中介带上门,就属于“渠道客户”,房企要给予中介一定的“好处费”,即提成佣金。过去,房企销售与渠道中介抢客户的情况经常发生。而人脸识别,就是为了帮助房企判断某个购房者是什么类型、是谁的客户,佣金应该发给谁。
有需求自然就会有市场光明日报此前进行相关报道时表示,为了帮助各房企提供人脸识别服务,相关人脸识别服务公司应运而生,并为这项业务取了新名字:房地产渠道风控。
以深圳市某企业为例,该公司在其官网宣称,相关产品已覆盖“80+”城市、“1100+”项目。而房地产商之所以愿意为这一服务买单,主要还是由于房地产行业对分销渠道依赖不断加重,渠道佣金水涨船高,已经是内场置业顾问的10倍左右,甚至更多。
而这些人脸识别服务公司也不负房地产商的期望,技术可谓与时俱进、业界领先。在知乎平台上,据一个名为“优房售楼系统”的账号发布的名为《“口罩”也封印不了优房算法人脸识别》文章称:
由于疫情后人们普遍戴口罩,优房软件算法工程师第一时间对现有的模型表现进行量化分析,建立了数据评测与标注,全新的人脸识别系统进一步升级为人眼虹膜识别...
升级后的模型,大大提升了案场戴口罩人脸识别图片建模的成功率,与平时不戴口罩相差甚少,在上千万数量级的干扰数据下,用戴口罩抓拍搜索,最高命中率高达97%。
后来,在房地产项目的实际使用中,利用渠道风控对佩戴口罩的客户进行识别,人脸识别效果有了明显提升。譬如某项目,近一个月都是戴着口罩来访的的,但识别率仍然高达97.77%。
人脸识别滥用或危及我们的信息安全
如果看了上述内容,你认为人脸识别只是在房地产行业被滥用,那就Too young,too Simple。
最近,海底捞的门店开始出现密密麻麻的摄像头,也成为了一个热议的话题。其数量之多,甚至让密恐患者感到不适。
对此,网友们的回复大多都是较为调侃,包括“防止偷偷过生日”、防止自己倒水等等,但事实上我们确实“被监视”了。
更可怕的是,如果这些人脸识别信息被不法分子滥用,真的十分可能影响到我们的信息安全。毕竟,现在的人脸识别,连小学生都防不住……
去年10月,嘉兴上外秀洲外国语学校402班科学小队向都市快报《好奇实验室》报料:他们在一次课外科学实验中发现,只要用一张打印照片就能代替真人刷脸,骗过小区里的丰巢智能柜,最终取出父母们的货件。
去年11月,微博有网友发布了一条“董小姐闯红灯”的内容,乍看之下真的以为是董明珠闯红灯了。仔细一看,原来是摄像头把大巴车上的董明珠广告人像错当成横穿马路的行人进行了抓拍,还在旁边打出了“桥东违法闯红灯”的字样,真是大写的尴尬。
对此,宁波交警官微回应表示:“今天有网友通过微博发布了一条内容为‘董小姐闯红灯’的图文信息,经核实是一套装置在江厦桥东的‘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抓拍系统’,对一辆正在沿江东北路由南往北行驶的公交车身广告上的人像进行了误识别,交警部门事后立即进行了删除,目前技术人员已对该系统进行了全面升级,减少误识别率。”
而之所以会有这些问题,究其原因还是技术存在缺陷。据了解,目前的人脸识别技术分为两大类:基于2D人脸图像和基于3D人脸图像。
丰巢快递柜摄像头采集人脸的时候,形成的只是一张2D平面图像,也就相当于一张照片。2D技术,通过照片很容易就会被破解。而我们平时最常用的,支付宝“刷脸支付”采用的则是3D人脸识别技术,安全级别比较高。
但是,3D就一定安全了吗?也不一定。据AI全球总部爆料,目前针对人脸识别技术的黑产已经成型,名字就叫“反人脸认证”产业。
该产业通过软件恶意收集、黑客窃取等手段,非法获取大量人脸识别信息。之后,他们会将相关信息在网上大肆售卖,或者利用这些信息进一步套取更多利益。
“第一人脸识别案件”已经宣判
几天前,还有一件与人脸识别相关的标志性事件发生——“中国人脸识别第一案”宣判了。
2019年4月,郭兵支付1360元购买杭州野生动物世界有限公司“畅游365天”双人年卡,确定指纹识别入园方式。郭兵与其妻子留存了姓名、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等,并录入指纹、拍照。
之后,野生动物世界将年卡客户入园方式从指纹识别调整为人脸识别,并更换了店堂告示。2019年7月、10月,野生动物世界两次向郭兵发送短信,通知年卡入园识别系统更换事宜,要求激活人脸识别系统,否则将无法正常入园。
因双方就入园方式、退卡等相关事宜协商未果,郭兵遂提起诉讼,要求确认野生动物世界店堂告示、短信通知中相关内容无效,并以野生动物世界违约且存在欺诈行为为由要求赔偿年卡卡费、交通费,删除个人信息等。
由此,这起因动物园入园流程而起的纷争,也被称为我国的“人脸识别第一案”。
11月20日,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民法院对郭兵诉野生动物世界服务合同纠纷一案开庭宣判,法院认为被告“收集人脸识别信息,超出了必要原则要求,不具有正当性”,判决野生动物世界赔偿郭兵1038元,删除郭兵办理指纹年卡时提交的包括照片在内的面部特征信息等。
法院认为,本案双方因购买游园年卡而形成服务合同关系,后因入园方式变更引发纠纷,其争议焦点实为对经营者处理消费者个人信息,尤其是指纹和人脸等个人生物识别信息行为的评价和规范问题。
《网络安全法》和《民法典》已有规定: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因此,清华大学法学院劳东燕教授表示,所谓“无感”的个人信息收集和处理行为均不合法。
人脸识别的未来会变好吗
尽管相关法律、政策等都对个人信息进行明确与保护,南京市政府甚至要求房地产商拆除现有的人脸识别系统,但这真的就能解决人脸识别等个人信息滥用问题吗?似乎很难。
针对南京市政府要求房地产商拆除现有的人脸识别系统一事,就有网友表示,明面上压着强行下架,暗地里甚至可能会更加丧心病狂。确实,在利益面前,总会有人铤而走险。
技术的进步带来更多便利性的同时,未来的个人信息安全无疑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作为时代潮流裹挟下的小小一分子,我们每个人都很难独善其身……
责任编辑:xj
-
生物识别
+关注
关注
3文章
1210浏览量
52510 -
人脸识别
+关注
关注
76文章
4005浏览量
81767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