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8英寸代工产能紧缺的压力已经向全行业传导

NSFb_gh_eb0fee5 来源:半导体投资联盟 作者:半导体投资联盟 2020-12-04 14:55 次阅读

【编者按】8英寸晶圆代工产能紧缺和涨价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正在向全行业传导:设计厂商等不到产能或面临客户流失风险,该如何自救?上游的产能紧缺和涨价对下游的代理、模组、终端厂商影响几何?为此,集微网特推出8英寸晶圆代工的“多米诺骨牌”系列专题报道,邀请业界知名专家、分析师和企业代表,对此进行全方位的解读与报道。

集微网消息,8英寸代工产能紧缺的压力已经向全行业传导,在其中两头承压的设计厂商则成为“夹心包”:代工厂产能释放不知要等到何时,还可能坐地涨价;客户那边等不及货,恐转单其他能保证供货、芯片性能差不多的其他芯片厂商。

到底该如何自救?企业开始纷纷探索。

新的模式?

最近有报道指出,联发科宣布要购买价值10亿新台币(约3500万美元)的制造设备,租给代工厂,以生产联发科所设计的芯片。

IC设计企业买设备租给代工厂商,这在产业发展史上可谓鲜见,但这背后的逻辑却很自洽。某投资公司负责人付阳(化名)认为,因短期内8英寸产能爆满,联发科决定自掏腰包,购买设备之后租赁给代工厂,从而可锁定产能。

据悉,联发科斥资向包括科林研发、佳能株式会社以及东京威力科创等设备厂购买设备,并将这些设备租赁给力晶集团旗下的力积电来进行代工。

一位台湾业内人士程晓(化名)告诉集微网记者,一般联发科大都选择联电代工,因为双方存在一定的历史渊源。此次转入力积电,恐也是联电8英寸产能爆满所致。据相关报道,联发科出此奇招,是为了巩固未来电源管理IC的产能。

三方共赢?

虽然联发科第一次“吃螃蟹”,投入约10亿新台币,但这笔买卖细究起来很划算。

“一是联发科将保证未来的产能,而有产能就意味著有市场地位。而且投入买来的设备,在用过几年之后如果产能问题不那么紧张了,还可以再次倒手。二是力积电如果为扩充产能而自买设备的话,每年折旧的负担会很重,而通过直接租赁设备,则可直接计入成本,盈利之后可进一步降低税收。三是8英寸设备大多是旧设备,这样设备厂商还可多收几年的租金。” 付阳这样分析说,“可以说,三方共赢。”

正如TrendForce集邦咨询所言,如果贸然大幅度采购半导体设备,这将是一笔不菲的开支。而此时联发科斥巨资买设备并租赁给力积电,无疑将帮助力积电减轻相当大的负担。从TrendForce集邦咨询的2020年第三季度全球前十大晶圆代工厂商排名预测来看,力积电排名第七,一年盈利在12亿美元左右。

程晓预计,这些设备进入代工厂,从调式到量产大概半年至一年,预计明年下半年产能将释放。

因而,联发科此举释放的另一信号是其对未来的运营依旧乐观。在前不久联发科召开的法人说明会上公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其营收金额为972.75亿新台币,较第二季度增长43.9%,较2019年同期也增长44.7%,创下历史单季新高记录。同时,营业利润为146.28亿元,较第二季度增长97.3%,较2019年同期增加108.1%,亦同创单季历史新高。而且,联发科对第四季度及未来营收依旧看好。

可否复制?

对于联发科剑走偏锋似的“为稻梁谋”,同样苦产能久矣的国内设计厂商能“借鉴”吗?

付阳分析,参照这一模式比较难,一则要与代工厂有良好的关系,二是要能买到所需的设备,三是要有足够的资金实力。

而从产业链各方来看,8英寸晶圆厂产能紧缺的状况或将持续到2021年,并且代工价格将可能继续上涨,一些上游IC设计厂及IDM厂以转嫁成本为由,已开始与客户协商调涨芯片价格。其中,面板驱动IC、电源管理IC已调整过一轮价格,涨幅在10%~20%之间。

有时候,面对一个难题,很多时候最难的不是研究过程,最难的是确认方向。如果能告知哪个方向是对的,那可能已经解决了30%的问题。

在这一场抢夺产能大战之中,国内IC设计厂商到底该如何确认方向?

责任编辑:lq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半导体
    +关注

    关注

    334

    文章

    27476

    浏览量

    219610
  • IC设计
    +关注

    关注

    38

    文章

    1297

    浏览量

    104062
  • 晶圆代工
    +关注

    关注

    6

    文章

    859

    浏览量

    48612

原文标题:【芯调查】半导体产能紧缺的“多米诺骨牌”(一)

文章出处:【微信号:gh_eb0fee55925b,微信公众号:半导体投资联盟】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8英寸SiC投产进展加速,2025年上量

    生产线已经在2024年6月投入使用,下一个目标是未来两年在德国汉堡工厂里建设8英寸的SiC MOSFET和低压GaN HEMT产线。   虽然8英寸
    的头像 发表于 07-01 07:35 2.2w次阅读
    <b class='flag-5'>8</b><b class='flag-5'>英寸</b>SiC投产进展加速,2025年上量

    碳化硅衬底,进化到12英寸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梁浩斌)碳化硅产业当前主流的晶圆尺寸是6英寸,并正在大规模往8英寸发展,在最上游的晶体、衬底,业界已经具备大量产能
    的头像 发表于 11-21 00:01 2543次阅读
    碳化硅衬底,进化到12<b class='flag-5'>英寸</b>!

    功率氮化镓进入12英寸时代!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梁浩斌)提升芯片产能的最显著方式,就是扩大晶圆尺寸,就像硅晶圆从6英寸8英寸再到如今的12英寸。虽然在12
    的头像 发表于 09-23 07:53 2880次阅读

    又一企业官宣已成功制备8英寸SiC晶圆

    近日,日本碍子株式会(NGK,下文简称日本碍子)在其官网宣布,已成功制备出直径为8英寸的SiC晶圆,并表示公司将于本月低在美国ICSCRM 2024展示8英寸SiC晶圆及相关研究成果。
    的头像 发表于 09-21 11:04 317次阅读

    万年芯:三代半企业提速,碳化硅跑步进入8英寸时代

    碳化硅晶圆市场。在江西万年芯看来,这一趋势预示着半导体行业即将迎来新一轮的技术革新和市场扩张。“8英寸”扩大产能据权威预测,到2029年SiC市场容量将达到100
    的头像 发表于 08-16 16:48 517次阅读
    万年芯:三代半企业提速,碳化硅跑步进入<b class='flag-5'>8</b><b class='flag-5'>英寸</b>时代

    半导体行业供需分化,晶圆代工产能激增引价格上涨

    变化不仅重塑了半导体行业的市场格局,也推动了晶圆代工产能利用率的显著提升。根据行业观察,自今年第二季度开始,晶圆代工厂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6-19 11:15 300次阅读
    半导体<b class='flag-5'>行业</b>供需分化,晶圆<b class='flag-5'>代工</b><b class='flag-5'>产能</b>激增引价格上涨

    全球掀起8英寸SiC投资热潮,半导体产业迎来新一轮技术升级

    的6英寸晶圆,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更低的成本。据行业专家分析,从6英寸升级到8英寸,虽然单片晶圆成本有所增加,但由于每片晶圆中可用的裸片数量
    的头像 发表于 06-12 11:04 437次阅读
    全球掀起<b class='flag-5'>8</b><b class='flag-5'>英寸</b>SiC投资热潮,半导体产业迎来新一轮技术升级

    国内8英寸SiC工程片下线!降本节奏加速

    制造等产线扩张;另一部分是源自过去十多年时间里,SiC衬底尺寸从4英寸完全过渡至6英寸,加上良率的提升。   更大的衬底尺寸,意味着单片SiC晶圆所能够制造的芯片数量更多,晶圆边缘的浪费减少,单芯片成本降低。因此目前SiC产业都往8
    的头像 发表于 06-12 00:16 2946次阅读

    中国碳化硅衬底行业产能激增,市场或将迎来价格战

    从2023年起,中国碳化硅衬底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高潮。随着新玩家的不断加入和多个项目的全国落地,行业产能迅速扩张,达到了新的高度。根据最新行业数据,国内碳化硅衬底的折合6
    的头像 发表于 06-03 14:18 544次阅读
    中国碳化硅衬底<b class='flag-5'>行业</b><b class='flag-5'>产能</b>激增,市场或将迎来价格战

    国产8英寸碳化硅晶圆迈入新纪元,芯联集成引领行业突破

    后,将形成每年6万片6/8英寸碳化硅晶圆的生产能力,为我国的半导体产业注入强劲动力。来源:芯联集成在全球半导体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碳化硅(SiC)材料因其独特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5-30 11:24 1215次阅读
    国产<b class='flag-5'>8</b><b class='flag-5'>英寸</b>碳化硅晶圆迈入新纪元,芯联集成引领<b class='flag-5'>行业</b>突破

    芯联集成8英寸碳化硅工程批已顺利下线

    近日,芯联集成宣布其8英寸碳化硅工程批已顺利下线,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芯联集成成为国内首家成功开启8英寸碳化硅晶圆生产的厂家。此项技术的突破不仅体现了芯联集成在碳化硅领域的领先实力,也
    的头像 发表于 05-27 10:57 664次阅读

    美国纯MEMS代工厂RVM宣布新建12英寸MEMS晶圆代工产线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美国纯MEMS代工厂Rogue Valley Microdevices(简称:RVM)近日宣布,其正在佛罗里达州棕榈湾建设的第二座晶圆厂将具备12英寸MEMS晶圆代工能力。
    的头像 发表于 05-10 09:10 891次阅读

    麦斯克电子年产360万片8英寸硅外延片项目封顶

    麦斯克电子近日宣布,其年产360万片8英寸硅外延片的项目已成功封顶。据CEFOC中电四公司透露,该项目的总投资额超过14亿元,建设规模宏大,占地建筑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预计项目建成并投产后,将大幅提升麦斯克电子在硅外延片领域的生产能
    的头像 发表于 05-06 14:58 1136次阅读

    德州仪器正在将GaN半导体生产工艺8英寸过渡

    德州仪器,作为全球领先的半导体解决方案供应商,近日宣布正在积极推进其氮化镓(GaN)半导体生产工艺从当前的6英寸8英寸过渡。这一重大举措旨在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巩固公司在
    的头像 发表于 03-07 11:06 804次阅读

    全球知名晶圆厂的产能、制程、工艺平台对比

    台积电:13座晶圆厂(6/8/12英寸),产能1420万片/年(12英寸),主要覆盖工艺节点(0.5µm~3nm),工艺平台覆盖逻辑、混合信号与射频、图像传感器、模拟与电源管理、嵌入式
    的头像 发表于 02-27 17:08 784次阅读
    全球知名晶圆厂的<b class='flag-5'>产能</b>、制程、工艺平台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