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为官宣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划归消费者业务 BG,由余承东直接负责。同时,华为再次强调不造车,称 “将基于 ICT 帮助车企造好车,内部员工谁再言造车可调离岗位。”
从徐直军到余承东,不仅总负责人变了,华为的智能汽车业务也迎来新的发展阶段。荣耀剥离、禁令打击之下,华为消费者业务急需 “输血”,新兴的智能汽车业务带来了新的想象空间。
“很有前途,华为手机业务受挫,车 BU 就是最火的”。..。.. 多位行业人士告诉搜狐科技,华为智能汽车业务的未来不容小觑,“这是华为的重点业务,未来肯定大举投入”。
资深汽车行业分析师钟师向搜狐科技表示,汽车行业正向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转型,华为算法、芯片设计能力很强,在 ICT 领域也有深厚积淀,能为汽车的智能化、网联化做很多事情。
划归消费者 BG,整合资源
作为通信领域的老牌巨头,华为将触角伸向智能汽车业务。迈入全新领域,内部员工对新业务讨论颇多。
在华为内部论坛心声社区中,有一则题为《想了解下智能车 BU 怎么样 ?》的帖子引起热烈讨论。部分内部员工认为该业务还处于尚未成熟的阶段——“业务初创,乱世出英雄,适者生存”“适合喜欢挑战的人”“几乎每个业务都要瞎折腾超过三年,培养一批人淘汰一批人,最后成功了”。
一名华为车 BU 人员对搜狐科技表示,集团在汽车领域还在探索,也不止车 BU 在做智能汽车的有关业务,比如 2012 实验室(也在做)。
据了解,华为目前车 BU 总人数超 4000,下设五大业务部门,分别是智能驾驶产品部、MDC 产品部、智能座舱产品部、智能车云产品部、架构设计部。与此同时,华为云在做汽车行业解决方案,2012 实验室下设车联网部门,HiCar 车载系统和车载智慧屏业务隶属于消费者 BG。
随着车 BU 下划消费者业务,内部资源得到了进一步整合。华为内部文件称,该调整是为了增强智能汽车部件业务与智能终端业务的技术、资源的互动。
据财新报道,有消费者 BG 人士表示调整是为了整合资源,避免浪费,“汽车内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会与消费者 BG 的鸿蒙 OS、HMS 相关性较高,两个事业群之间会联合开发”。
另一方面,荣耀剥离之后,消费者业务急需输血,有行业人士告诉搜狐科技调整是为了 “平衡”。“传言余承东在内部极力反对荣耀独立,但最后任总拍板了。现在华为手机业务经营难度很大,车 BU 能带来新的想象空间。”
对于此次调整,两位车 BU 人士向搜狐科技表示,工作上受到的影响比较小,变动更多还是体现在架构上。“车 BU 很多产品目前处于孵化的阶段,有调整很正常,不会对整体战略有质的影响。”
不造整车限期三年?
除了划归消费者业务,华为上周刊发的内部文件中,另一重点是重申不造整车。“以后谁再建言造车,干扰公司,可调离岗位,另外寻找岗位。”
但文件显示的有效期为三年,智能汽车业务主要是 TO B,现在又划归到了 TO C 的消费者 BG。再加之华为曾坚决表示不造手机的 “黑历史”,因此有媒体解读为华为只是暂时不造整车。
自华为接触汽车业务以来,造整车的传闻就从未停止。比如在 2016 年,传华为可能与麦格纳合作推出华为品牌汽车。此后,华为也被传参股长安蔚来、威马等整车厂商。但这些传闻均未得到证实。
而随着最新内部文件的流露,华为对智能汽车业务的战略已经明晰:不造车,聚焦 ICT 技术,定位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供应商,帮助车企造好车。
在钟师看来,华为没必要碰 “整车”,因为现在华为作为供应商,与车厂是合作关系,而一旦做整车,就意味着与行业为敌,身份转变的风险很大。此次文件声明也是强调 “不越轨”,怕整机厂猜忌。
另一方面,车企也需要华为的帮助。钟师认为,虽然传统整车公司也在招揽人才,构建智能网联方面的技术能力,但车厂没有芯片设计能力,靠自己的难度太大,趋势是与华为、博世等供应商合作。
“比如自动驾驶这块很费钱,大概三四年前,很多车企一哄而上,但后来发现啃不下来这块硬骨头。车企单独做自己的东西是不合算的,尤其是中国企业规模不大,成本不能分摊。”
此前,吸尘器巨头戴森曾在电动汽车项目投入三年研发时间、耗资 200 亿元,但最后 “因不具商业可行性”而选择放弃。苹果也曾被传造整车,但目前成果还是在车载系统和自动驾驶系统研发。
汽车领域迎来 “鲶鱼”
徐直军曾表示,中国自动驾驶电动汽车行业将成为 16 万亿产值的市场。根据 IDC 数据,这是 2019 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近 20 倍。
预料到巨大的市场空间,华为自 7 年前便成立 “车联网业务部”试水,但其正式入局的关键节点是在去年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战略地位进一步提高,与其他事业群同属一级部门,隶属于 ICT 管理委员会管理。
自此,华为对汽车行业的渗透逐渐加深。今年 5 月,比亚迪发布的 “汉”成为首款搭载 HiCar 技术的车型,华为还公布了其 5G 汽车生态圈的首批 18 家企业。
在 10 月的 Mate40 发布会上,华为正式发布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品牌 HI,并表示支持车机手机互联的 HiCar 已适配超过 150 款车型,明年计划预装超过 500 万台。
据了解,HI 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包括 1 个计算与通信架构和 5 大智能系统,(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电动、智能网联和智能车云),以及激光雷达、AR-HUD 等 30 多个智能化部件。
该解决方案与华为自身不造整车、做增量部件供应商的定位不谋而合,为车企提供了三大计算平台,(智能驾驶计算平台、智能座舱计算平台和智能车控计算平台),以及三大操作系统 AOS(智能驾驶操作系统)、HOS(智能座舱操作系统)和 VOS(智能车控操作系统)。
对于华为在汽车领域的动作,某厂商智能座舱技术负责人告诉搜狐科技,“华为的优势是人和钱,最早做手机业务的时候也算新入局者,后来也发展得很好。”
面对 16 万亿产值的大蛋糕,华为车 BU 能否在余承东的带领下成为华为营收增长的新引擎?又能否 “复刻”在手机领域创造的神话?答案或许仍需要时间的 “打磨”,毕竟徐直军前不久说过,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短期内不考虑盈利。
责任编辑:haq
-
华为
+关注
关注
215文章
34236浏览量
250898 -
智能汽车
+关注
关注
30文章
2743浏览量
107072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