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欧菲光官方的消息,近日,欧菲光突破传统的铺设铜网或铜粉烧结毛细芯结构,国内首家采用精密蚀刻微结构一体化毛细芯工艺,成功研制出 0.3mm 超薄 VC 均热板,并达到可量产的稳定工艺水平。
IT之家了解到,欧菲光国内首家采用蚀刻毛细芯研制出 0.3mm 超薄 VC 均热板,将厚度整体降低约 50um,不仅简化工艺,更降低成本,让 VC 均热板走进中低端手机成为可能。
欧菲光表示,目前业内 VC 均热板量产的最薄厚度是 0.35mm,此次欧菲光推出 0.3mm 超薄 VC 均热板无疑给各类产品设计提供了更大的发挥空间。除此之外,本次蚀刻毛细芯及连续式支撑柱结构支持产品可实现 180° 弯折的柔性设计,方便为各类客户产品进行热管理设计。同时,由于特殊的结构设计及先进工艺,欧菲光采用的蚀刻毛细芯吸液能力达到吸液高度 13.5cm,吸液速度 8mm/s,能支持 5W 的散热功率,完全可以满足手机等日常电子产品的散热需求。
责任编辑:haq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手机
+关注
关注
35文章
6908浏览量
158475 -
散热器
+关注
关注
2文章
1060浏览量
37813 -
欧菲光
+关注
关注
0文章
126浏览量
23247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超薄时代的选择:0.025mm合成石墨片如何重塑消费电子散热格局
侵占矛盾:传统金属散热片厚度普遍>0.5mm,占据设备内部30%以上空间2. 热流密度瓶颈:芯片局部热流密度突破200W/cm²,远超铜箔(380W/m·K)的传导极限3. 电磁干扰叠加
发表于 02-15 15:28
科技力量助力,欧菲光迎来重生曙光
辉煌的企业,因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动,业务遭受重创,一度陷入生死存亡的边缘,饱受外界质疑。但正当众人以为欧菲光将就此陨落之际,2023年,伴随着国产手机市场的强势回暖,它竟奇迹般地实现了逆
安卓散热技术领先,苹果iPhone 17系列终迎散热变革
近年来,安卓手机阵营在散热技术上实现了飞跃式进展,即便是中端千元机型也已普遍采用VC均热板技术,有效提升了手机的
散热技术的演进 | 热管、VC(Vapor chamber)
的前景下,VC等相变传热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切实决定着通信产品散热可靠性与性能升级空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关键词:5G,相变传热,VC,均热板,均温板
![<b class='flag-5'>散热</b>技术的演进 | 热管、<b class='flag-5'>VC</b>(Vapor chamber)](https://file.elecfans.com/web2/M00/3F/D6/poYBAGJqO-mASPG4AAAes7JY618194.jpg)
畅能达小课堂 中等厚度均热板及常规半导体应用介绍
中等厚度均热板有什么特点? 中等厚度均热板大概在0.8mm-2mm,相对而言导热系数、耐受温度也是在它们的中间。但是呢,热导率也一样可以达到10000W/m·K以上的。一般对于器件的平整度要求较高
![畅能达小课堂 中等厚度<b class='flag-5'>均热板</b>及常规半导体应用介绍](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FD/D6/wKgZomafH--AZ-vFAABX2GVAhB0285.jpg)
热管理需求显著增加!VC和热管的优势在哪里?
带来的器件失效,导热硅脂、导热凝胶、石墨导热片、热管和VC均热板等技术相继出现、持续演进,散热管理已经成为5G时代电子器件的“硬需求”。 由于在散热效率方面极具优势,
![热管理需求显著增加!<b class='flag-5'>VC</b>和热管的优势在哪里?](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FC/40/wKgaomaQqP2AQf9VAAHB7EwYPPQ823.jpg)
手机均热板是智商税?是否真的有用?
影响使用体验。这时就需要一种可以提高手机整体温度均匀性,整体散热迅速的热控技术。 相变热控技术具有热导率高、稳定性好和寿命长等优点;在相变散热器件制作复杂表面热功能结构可以有效提高散热
![<b class='flag-5'>手机</b><b class='flag-5'>均热板</b>是智商税?是否真的有用?](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F7/65/wKgaomaCJaCAZVRUAAEOY4MbiSM147.jpg)
恒元光电成功研制出12英寸(直径300mm)光学级铌酸锂晶体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近日,山东恒元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元光电”)在济南市“揭榜挂帅”科技计划项目的支持下,成功研制出12英寸(直径300mm)光学级铌酸锂晶体。
我国科研团队成功研制出新一代激光陀螺驱动模组
降低电路设计难度,大幅减小体积重量,实现激光陀螺仪电路低成本、国产化……近日,我国科研团队成功研制出新一代激光陀螺驱动模组。
高导热绝缘透波超薄氮化硼均热膜
和工作温度,进一步引发严峻的热失控难题。超薄均热板具有优异的导热性能,较大传热面积、较好的均温性能和高可靠性等优点,是解决电子设备散热问题的首要途径。为满足5G时代下现
![高导热绝缘透波<b class='flag-5'>超薄</b>氮化硼<b class='flag-5'>均热</b>膜](https://file.elecfans.com/web2/M00/3F/D6/poYBAGJqO-mASPG4AAAes7JY618194.jpg)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