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固态钠金属电池新突破:大连化物所研制出新型电解质

工程师邓生 来源:IT之家 作者:信鸽 2020-12-07 17:59 次阅读

12月7日消息 中科院 11 月 30 日发布消息,称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发展出一种 “高室温离子电导率的光聚合凝胶准固态电解质”,可以用于高倍率、长寿命的纳金属固态电池。该种电池有着 55 mAh/g 的可逆放电容量,与主流锂电池类似,同时具备优异的安全性能,以及远超当前锂电池的循环寿命表现。该种电池在 5 库伦的大电流快充下,仍可以保持1000次循环寿命。

IT之家了解到,钠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使用成本更低,在锂离子电池发展遇到瓶颈的今天,采用纳金属制作电池是目前研发的一个方向。根据中科院消息,“钠元素具有与锂相似的特性,使钠离子电池成为一种具有竞争力的电化学储能器件。”但是锂离子目前使用的石墨负极材料不适用于钠离子电池,因此需要研发满足钠离子特性的理想负极材料。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光聚合策略制备出一种新型的高离子电导率聚合物,即乙氧基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ETPTA)基准固态电解质,并以此构建出高能量密度、高倍率、长循环固态钠金属电池。这种材料能够有效抑制钠枝晶的生长(枝晶会导致电池容量下降,甚至短路)。这种材料应用于纳金属电池,表现出了出色的能量密度以及大电流下的循环性能,在 5 C 的倍率下循环 1000 次,仍可保持 97% 的容量。

不仅如此,此种纳金属软包电池还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柔韧性和安全性能。在实验室中,研究人员对电池进行一次、两次折叠,并重新展开,甚至直接切除一半,电池依旧完好输出电流,没有起火爆炸。

这项研究是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二维材料化学与能源应用研究组研究员吴忠帅团队研发的。该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科院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等的支持。中科院表示,该研究为发展室温高能密度柔性固态钠金属电池提供了新方向。

IT此前报道:中科海钠:全球首款完全自主研发钠离子电池实现量产,表明了我国钠离子电池的发展已经得以应用,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电解质
    +关注

    关注

    6

    文章

    821

    浏览量

    20190
  • 固态电池
    +关注

    关注

    10

    文章

    706

    浏览量

    27985
  • 电池
    +关注

    关注

    84

    文章

    10706

    浏览量

    131699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清华大学:自由空间对硫化物固态电解质表面及内部裂纹处锂沉积行为的影响

    全性的全固态金属电池的最具潜力的候选电解质材料之一。 尽管如此,仍有大量研究表明,即使在较低的电流密度下(0.5-1 mA/cm2),全固态
    的头像 发表于 02-14 14:49 52次阅读
    清华大学:自由空间对硫化物<b class='flag-5'>固态</b><b class='flag-5'>电解质</b>表面及内部裂纹处锂沉积行为的影响

    固态电池最新突破

    兼容性的固态电解质(SSEs)具有重要意义。 SSEs主要分为固态聚合物电解质(SPEs)和固态无机电解
    的头像 发表于 01-14 11:15 353次阅读
    <b class='flag-5'>固态</b>锂<b class='flag-5'>电池</b>最新<b class='flag-5'>突破</b>

    陈军院士团队最新Angew,聚合物电解质突破

    研究背景 固态金属电池(SSLMBs)因其高的能量密度和优异的安全性能在能源存储领域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现有固态电解质(SSEs)普遍存在
    的头像 发表于 01-06 09:45 198次阅读
    陈军院士团队最新Angew,聚合物<b class='flag-5'>电解质</b>新<b class='flag-5'>突破</b>

    一种薄型层状固态电解质的设计策略

    研 究 背 景 用固态电解质(SSE)代替有机电解液已被证明是克服高能量密度锂金属电池安全性问题的有效途径。为了开发性能优异的全
    的头像 发表于 12-31 11:21 237次阅读
    一种薄型层状<b class='flag-5'>固态</b><b class='flag-5'>电解质</b>的设计策略

    半互穿网络电解质用于高电压锂金属电池

    研究背景 基于高镍正极的锂金属电池的能量密度有望超过400 Wh kg-1,然而在高电压充电时,高镍正极在高度去锂化状态下,Ni4+的表面反应性显著增强,这会催化正极与电解质界面之间的有害副反应
    的头像 发表于 12-23 09:38 382次阅读
    半互穿网络<b class='flag-5'>电解质</b>用于高电压锂<b class='flag-5'>金属</b><b class='flag-5'>电池</b>

    通过电荷分离型共价有机框架实现对锂金属电池固态电解质界面的精准调控

    (-3.04 V vs SHE),被认为是次世代电池的最优选择。然而,锂金属负极的实际应用面临诸多挑战,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锂枝晶的生长和副反应的发生。这些问题不仅会导致电池寿命急剧下降,还会引发严重的安全隐患,如短路和热失控。
    的头像 发表于 11-27 10:02 452次阅读
    通过电荷分离型共价有机框架实现对锂<b class='flag-5'>金属</b><b class='flag-5'>电池</b><b class='flag-5'>固态</b><b class='flag-5'>电解质</b>界面的精准调控

    固态电池中复合锂阳极上固体电解质界面的调控

    采用固体聚合物电解质(SPE)的固态金属电池(SSLMB)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能量密度,在下一代储能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的头像 发表于 10-29 16:53 590次阅读
    <b class='flag-5'>固态</b><b class='flag-5'>电池</b>中复合锂阳极上固体<b class='flag-5'>电解质</b>界面的调控

    固态电池的优缺点 固态电池与锂电池比较

    固态电池是一种使用固态电解质代替传统液态电解质电池技术。这种
    的头像 发表于 10-28 09:12 3359次阅读

    无极电容器有电解质吗,无极电容器电解质怎么测

    无极电容器通常存在电解质电解质在无极电容器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可以增加电容器的电容量和稳定性。然而,电解质也可能带来一些问题,如漏电和寿命问题。
    的头像 发表于 10-01 16:45 491次阅读

    多家上市公司回应固态电池 固态电池应用加速

    固态电池技术采用锂、制成的玻璃化合物为传导物质,取代以往锂电池电解液,大大提升锂电池的能量
    的头像 发表于 08-22 16:01 814次阅读

    氧化物布局格局一览 氧化物电解质何以撑起全固态

    今年以来,各式各样的半固态、全固态电池开始愈发频繁且高调地现身,而背后均有氧化物电解质的身影。
    的头像 发表于 05-16 17:41 1254次阅读

    铌酸锂调控固态电解质电场结构促进锂离子高效传输!

    聚合物基固态电解质得益于其易加工性,最有希望应用于下一代固态金属电池
    的头像 发表于 05-09 10:37 969次阅读
    铌酸锂调控<b class='flag-5'>固态</b><b class='flag-5'>电解质</b>电场结构促进锂离子高效传输!

    固态金属电池的外部压力研究

    目前,使用易燃液体电解质的商用锂离子电池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要求。用无机固态电解质(SSE)取代传统的液体电解质有望在很大程
    的头像 发表于 04-26 09:02 1185次阅读
    <b class='flag-5'>固态</b>锂<b class='flag-5'>金属</b><b class='flag-5'>电池</b>的外部压力研究

    不同类型的电池电解质都是什么?

    聚合物,如固态电池固态陶瓷和熔融盐(如钠硫电池)中使用的聚合物。 铅酸电池 铅酸电池使用硫酸作
    的头像 发表于 02-27 17:42 1820次阅读

    新型固体电解质材料可提高电池安全性和能量容量

    利物浦大学的研究人员公布了一种新型固体电解质材料,这种材料能够以与液体电解质相同的速度传导锂离子,这是一项可能重塑电池技术格局的重大突破
    的头像 发表于 02-19 16:16 993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