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AI四小龙云从云从改如何走完亏损路?

璟琰乀 来源:OFweek物联网 作者:OFweek物联网 2020-12-08 15:46 次阅读

12月3日下午,云从正式提交招股说明书,而上交所也正式受理。

1607071568621095146.jpg

(图片来源于上交所)

而云从也是“AI四小龙”中第三家申请上市的AI企业,在之前,旷视科技、依图都已披露上市文件,目前仅剩商汤没有提交招股说明书。

但对于云从而言,上市或许是正常流程,但对于AI企业来说,不亚于一场狂欢:又一AI企业正式进入上市程序,未来的AI必然大有所为!

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云从的上市步伐,云从也从“神秘”走向了现实——云从三年半亏损23亿,并且还准备持续亏损下去。

这一行为,被部分媒体称之为“流血上市”。

AI四小龙云从,准备上市!

然而对于AI企业来说,上市似乎成为今年最热门的“词汇”——自从旷视在2019年选择在香港上市后,上市已经成为当前AI企业的目标。

但不可避免的是,在今年2月底,旷视科技的IPO申请已经处于失效状态。但随后又澄清说“IPO仍正常推进,只是需补充材料”。

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港交所官网尚未查询到任何有关旷视科技的招股申请。

而据旷视科技所提交的材料显示,在过去的三个财政年度2016年、2017年、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旷视科技的净亏损分别为人民币3.43亿、7.58亿、33.55亿和52.5亿元。而其在这一期间,营业收入分别为人民币0.68亿、3.13亿、14.27亿和 9.49亿元。

依图营收方面,2017年是6,871.89万元,2018年是30,430.64万元,2019年是71,678.62,2020年上半年(截止到6月30日)为38,063.49万元,亏损则是2017年亏损116,845.61万元,2018年亏损116,841.40万元,2019年亏损364,713.25万元,2020年上半年(截止到6月30日)的亏损则是130,344.82万元,共计72.8亿元。

1607071577625038467.jpg

(图片来源于云从招股说明书)

反观云从,亏损并不大——2017年到2020年上半年间,云从营收分别为0.64亿元、4.84亿元、8.07亿元以及2.2亿元,而亏损则分别是1.2亿、2亿、17.6亿、2.9亿,共计亏损23.18亿。

相比之下,云从亏损并不多。

而据财报显示,云从在成本控制方面并不优秀——2017年至2019年,以及2020年上半年的毛利率分别为36.12%、21.46%、38.89%和52.87%。

反观旷视、依图,他们所公布的毛利率分别是:旷视2019年上半年为64.6%,依图2020年上半年为70.99%。

此外,云从在研发方面的投入比例远超其他企业——2017 年、2018 年和 2019 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 5,940.65 万元、14,818.94 万元和 45,415.38 万元,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合计超过 6,000 万元。

“遥遥无期”的盈利之路

但值得注意的是,云从在招股说明书上明确写明“未来一定期间无法盈利,未弥补亏损持续扩大的有关风险”,主要原因如下:

1、未来一定期间可能无法盈利或无法进行利润分配;

2、公司在资金状况、业务拓展、人才引进、研发投入等方面可能受到不利 限制或影响;

3、公司股票可能触及退市条件而被终止上市。

此外,在云从营销模式中不难发现,其销售的内容主要以软件为主,即提供基于各环境下的算法,这对于AI企业来说并不占优势。

(图片来源于云从招股说明书)

随着AI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从事这一领域,而除了企业自身的研发之外,部分开发人员会进行相应的开发——极视角则是集中庞大的开发者所提供的算法,从而进行商业化操作。在采访中,极视角CEO陈振杰曾说道:“我永远不怕其他AI企业利用低价对我们进行竞争,因为我可以比他们价格更低。”

极视角通过AI开发者或企业贡献自己的算法,从而为每一个客户定制针对性的算法,让客户以极小的代价,获取符合环境的AI算法。

而云从作为软件提供商,其并未参与硬件工程的建设,这导致其收入相对降低,而依图、旷视等企业,则是实现软/硬同时并进的做法。

虽然目前“软件定义市场”、“软件定义需求”的口号非常响亮,但就目前而言,硬件企业通常有匹配的算法,并不会主动采用其他企业的算法。

而对于云从来说,其盈利的道路依然漫长。

责任编辑:haq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AI
    AI
    +关注

    关注

    87

    文章

    31858

    浏览量

    270681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科技荣获亚马逊科技生成式AI能力认证

    Bedrock等技术,应用范围、模型选择、数据处理、模型调优到应用集成与部署等方面,助力企业加速生成式AI应用落地。此外,聚科技还基于亚马逊科技打造RAGPro企业知识库、
    的头像 发表于 02-14 16:07 95次阅读

    科技荣获亚马逊科技生成式AI能力认证 助力企业加速生成式AI应用落地

    北京 ——2025 年 2 月 14 日 管理服务提供商聚科技获得亚马逊科技生成式AI能力认证,利用亚马逊科技全托管的生成式
    发表于 02-14 13:41 61次阅读

    个人电脑存储,个人电脑存储的教程,电脑搭建工具怎么连接

    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接下来和大家一起探索个人电脑存储的教程。    个人电脑存储的教程:    和把电脑改成存储方法类似。
    的头像 发表于 01-22 10:30 102次阅读
    个人电脑<b class='flag-5'>改</b><b class='flag-5'>云</b>存储,个人电脑<b class='flag-5'>改</b><b class='flag-5'>云</b>存储的教程,<b class='flag-5'>云</b>电脑搭建工具怎么连接

    科技荣登《2024胡润中国AI企业TOP50》榜单

    近日,备受瞩目的《2024胡润中国AI企业TOP50》榜单正式揭晓,科技凭借其在AI智能体领域的卓越成就与商业化能力,成功跻身榜单之列。这一荣誉不仅彰显了
    的头像 发表于 01-09 16:46 306次阅读

    科技报到:大模型到云端,“AI+计算”还能讲出什么新故事

    科技报到:大模型到云端,“AI+计算”还能讲出什么新故事
    的头像 发表于 01-07 13:27 153次阅读

    科技与软通动力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近日,科技与软通动力在上海正式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双方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度合作正式拉开序幕。
    的头像 发表于 12-03 12:52 450次阅读

    数字第一城到智算第一廊,“中国谷”将立起“AI+”Flag

    大模型的横空出世,成为全球技术变革的最佳注脚。人工智能,成为了新质生产力构建的最有力支撑。 GPT-4o、通义千问、文心一言、kimi、豆包、元宝、海螺等自动生成式大模型,文本、图片、视频、音乐等
    的头像 发表于 10-28 15:52 209次阅读

    AI平台与传统计算的区别

    AI平台与传统计算在定义、技术架构、应用场景和服务模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的头像 发表于 10-14 10:08 495次阅读

    AI平台怎么构建

    构建AI平台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过程,涉及多个环节和技术栈。准备工作到最终的部署运行,每一步都需要精心设计和实现。
    的头像 发表于 10-11 10:52 290次阅读

    科技报到:服务的中场战事,AI应用开始

    去年的大模型之战,到今年的AI应用之争,服务正在迈入全新的发展阶段。AI这个杠杆将各家厂商的竞争策略更向前推进了一步。
    的头像 发表于 10-08 17:44 372次阅读

    天翼AI取经路上的逐梦人

    息壤一体化智算服务平台升级,天翼帮助AI天命人踏上取经
    的头像 发表于 09-05 16:06 2403次阅读
    天翼<b class='flag-5'>云</b>,<b class='flag-5'>AI</b>取经路上的逐梦人

    科技报到:计算到AI大模型,巨头生态革命迈出关键一步

    ”,导致整个行业陷入到了“低水平内卷”的境地。 如今,在大模型的促进下,千行万业的智能化转型愈演愈烈,而化算力作为灵活高效、性价比极高的算力资源获取方式,正在成为各AI厂商新的算力底座。如果说芯片是智能时代的“石油”,那
    的头像 发表于 08-26 15:00 312次阅读
    科技<b class='flag-5'>云</b>报到:<b class='flag-5'>从</b><b class='flag-5'>云</b>计算到<b class='flag-5'>AI</b>大模型,<b class='flag-5'>云</b>巨头生态革命迈出关键一步

    阿里 all in AI 的决心

    “第一个提出MaaS的阿里,能否成为厂商在AI时代变革的新范本?”如何抓住AI的机会?这是进入大模型时代后,面对新的起点,各大厂商在不
    的头像 发表于 05-17 08:04 323次阅读
    阿里<b class='flag-5'>云</b> all in <b class='flag-5'>AI</b> 的决心

    科技2023营收增长近2成 毛利率提升至52.29%

    发布了2023年年报;根据云科技年报数据显示,2023年科技营收6.29亿,同比增长19.33%;整体毛利率较稳步提高,由2022年的34.37%提升至52.29%。 此外,
    的头像 发表于 04-19 17:27 1000次阅读

    服务市场持续扩大,阿里、华为、腾讯稳坐前三甲

    Canalys预测,2024年,中国基础设施服务支出增幅会加大,有望达到18%。原因在于企业客户开始IT优化阶段转向投资,以及生成式AI技术的发展将会促进
    的头像 发表于 03-29 14:59 816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