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强劲的需求,为全球芯片产业提供“大市场”,2019年中国集成电路市场需求规模已达到1.5万亿元人民币,在全球市场中所占份额超过50%。而在华收入已经成为各国芯片企业成长的重要贡献力量,随着美国的“松口”,全球芯片企业也迎来了一片艳阳天。
美日韩损失12340亿!美国允许8家企业恢复对华芯片供应
据报道,日本存储芯片制造商铠侠(Kioxia)已经获得美国当局许可,可向中国科技巨头华为出口部分产品。报道指出,该许可证主要适用于数据中心服务器等的商用芯片,不包括智能手机的闪存芯片。
据悉,Kioxia曾是日本东芝的存储芯片业务部门,智能手机存储芯片约占公司销售额的40%,而华为是其重要的大客户。但自9月15日美国的芯片出口新规正式生效后,该公司便不得不停止向华为供货。
为此,Kioxia曾发出警告称,美国新规将导致全球存储芯片供过于求并降低价格。同时考虑到各种负面影响,还搁置了其数十亿美元上市的计划。如今重获对华芯片供应许可,对Kioxia而言,就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实际上,Kioxia的损失只是“冰山一角”,自9月中旬美国宣布调整芯片出口规则以来,许多国际芯片巨头已经备受打击。早先报道,受限制令影响,日企零件出口损失规模达1万亿日元(约合629亿元人民币)。
另据韩国半导体行业预估,停止向华为供货一年以上,韩国半导体业的年损失额将达10万亿韩元(约合603亿元人民币)。除了日韩企业之外,美国芯片业也是深受其害,短短余月已经损失了近1700亿美元(约合11108亿元人民币)。
也就是说,目前所知的是日韩美芯片企业因为不与华为合作,共计损失高达12340亿元人民币。于是,不少企业游说美国希望继续供货华为,在经济和舆论的双重压力之下,美国也终于“松口”了。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2月初,包括日企Kioxia在内,美国已对高通、索尼、豪威科技、三星、台积电、英特尔、AMD这8家供应商“放行”,允许他们对华为继续供应部分产品。
即便如此,华为也坚持走国产芯片自研之路。因为中国的科技产业,终归是要建立起来一条完全去美化的芯片产业链,才是最终的出路。
值得一提的是,华为已经实现部分关键芯片量产。11月30日华为旗下知名芯片设计公司海思宣布,该司自主研发的OLED驱动芯片,流片流程已经顺利完成,预计年内就会实现量产,并将此芯片用于华为旗下的手机及企业大屏产品中。
目前全球驱动芯片95%的市场份额被韩国企业垄断,来自中国企业的占比还不到1%,而美国虽然没有掌握驱动芯片的核心技术,但是驱动芯片用的是美企独有的ARM架构,因此在芯片的供应和生产方面,美国还是拥有一定话语权。
据悉,华为年底即将量产的这款芯片,工艺水准最高就只达到28nm,而我国最高的芯片量产制造工艺已经发展至14nm。因此证券公司的分析指出,以华为海思的水平,完全可以在这类芯片做到100%去美化,摆脱对海外的依赖。
不过,这仅是华为突破的一项芯片技术,还有存储芯片、手机芯片、处理器等领域的技术亟待突破。但是华为已经迈出了第一步,随着更多国产芯片的量产,中国芯片去美化产业链形成也在即。
责任编辑:tzh
-
处理器
+关注
关注
68文章
19156浏览量
229062 -
芯片
+关注
关注
453文章
50373浏览量
421666 -
华为
+关注
关注
215文章
34293浏览量
251148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