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多方面加码有望推动汽车行业继续向前发展
中国是全球重要的汽车市场,汽车零售额占中国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相关税收占税收总额、相关从业人数占城镇就业总人数的比例均在10%左右。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汽车市场的表现成为焦点。
近期数据显示,中国汽车产销量保持稳步增长,汽车产业复苏势头正在持续。未来促进汽车消费、产业创新升级等政策力度还将加码,有望推动行业继续向前发展。
1、中国汽车产销连续8个月增长
近日,历时多月的“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在云南昆明迎来收官之战。考虑到农村地区推广新能源汽车的诸多优势条件,今年7月,工信部会同农业农村部、商务部组织开展了这项活动。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司长罗俊杰介绍,据初步统计,新能源汽车下乡车型近4个月的销量已经超过18万辆。
这次下乡活动,既诞生了一批新能源汽车明星产品,也助推了农村消费的全面升级,检验了汽车市场的潜力。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0年11月当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19.8万辆和20万辆,环比增长17.5%和24.1%,同比增长75.1%和104.9%。
累计方面,2020年1-1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11.9万辆和110.9万辆,产量同比下降0.1%,降幅比1-10月收窄9.1个百分点,销量同比增长3.9%,结束了下降趋势。在新能源汽车主要品种中,与上年同期相比,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均呈增长;纯电动汽车产量小幅下降,销量结束下降,呈一定增长。
注:2019年11、12月月度产量增速为-36.9%、-30.3%。
注:2019年12月月度销量增速为-27.4%。
汽车行业整体也延续增长态势。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0年11月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4.7万辆和277.0万辆,环比增长11.5%和7.6%,同比增长9.6%和12.6%。截至本月,汽车产销已连续8个月呈现增长,其中销量已连续7个月增速保持在10%以上。
累计方面,2020年1-11月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237.2万辆和2247.0万辆,同比分别下降3%和2.9%,降幅较1-10月分别继续收窄1.6和1.8个百分点。
“回首2020年,从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市场按下‘暂停键’,到第二季度逐步复苏,第三季度逆势爬坡,第四季度全面恢复,基本实现与去年持平。”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说,即将过去的2020年,是中国汽车市场经历的不平凡的一年,也充分体现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强大恢复能力和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
2、全年汽车销量或达到2500万辆
汽车产业链长、涉及面广、国际化程度高,今年以来,受突发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较大。汽车产业的逐渐回稳向好,离不开消费侧的拉动和供给侧的不断升级。
消费端,促消费政策加力。增加小客车指标、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等,各地相继推出多种形式促销活动,较好地释放了汽车市场需求。出口方面,市场延续9月份以来的恢复态势。如长春海关推出畅通汽车产业相关货物物流渠道、支持汽车零配件暂时进出境、支持回国留学人员购买免税国产汽车等举措,1月至10月,吉林全省汽车(包含底盘)及汽车零配件进出口416.6亿元,同比增长4.2%。
供给端,为适应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发展趋势,有关部门组织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的攻关和载人载物应用示范,推动计算平台、激光雷达等前沿技术研发,也取得初步成效。罗俊杰介绍,目前,有15%的新上市车型装载了L2级自动驾驶系统,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也保持良好的势头。
在付炳锋看来,各级政府积极出台促进汽车消费的一系列政策,较好地释放了汽车市场需求,为促进汽车市场回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新机遇。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今年全年中国汽车销量有望达到2500万辆,同比降幅可能收窄到2%以内,大大好于年初预期。
3、推动产业消费双升级
汽车产业的回稳向好,从根本上看,离不开背后的市场需求。“中国汽车市场总体来看潜力依然巨大。”付炳锋说,一二三线城市由于人口的净增长,汽车刚性需求仍然很大;在其他城市及农村地区,消费潜力还没有充分释放,这方面的消费需求还有待挖掘。
放眼未来,推动汽车消费和产业的双升级的方向已经明确。
一方面,加大产业创新催生消费新需求。工信部表示,将协同推进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启动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的城市试点工作,开发更多适合消费者的休闲娱乐、生活服务、自动驾驶等功能,催生更多消费需求。
另一方面,完善政策措施促进汽车消费。多部门表示,鼓励地方出台更多真金白银的优惠政策,同时将编制汽车下乡活动计划,进一步推动农村汽车的消费升级,启动全面电动化试点城市的申报等,以公共领域电动化有效带动私人新能源汽车消费。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明年汽车市场将呈现缓慢增长态势,未来五年汽车市场也将会保持稳定,2025年有望达到3000万辆。与此同时,全球产业链重塑等外部环境的变化给汽车产业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总体而言,我们对于中国汽车产业未来充满乐观,同时,也要警惕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付炳锋说。
责任编辑:gt
-
新能源汽车
+关注
关注
141文章
10568浏览量
99687 -
汽车电子
+关注
关注
3027文章
7979浏览量
167233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