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一文解析GSM系统的发展历史

我快闭嘴 来源:爱集微 作者:老兵戴辉 2020-12-16 09:48 次阅读

这两年,普罗大众突然发现:中国以移动通信为代表的电子产业潜滋暗长,居然成为全球最大,而且份额还很高!

全民科普后,中学生去买个手机,都要问问CPU是几纳米,就像买车要问发动机的排量一样。

西方世界彷佛也是突然发现这个事实。有西方媒体找到老兵戴辉,就问一个问题:中国产业彷佛一夜之间崛起,HOW(怎么搞的)?

答案其实很明白:

·中国抓住了一个千载难逢的产业发展时机。本世纪初,欧美通信业整体陷入3G迷雾不可自拔。GSM貌似落后,却很好满足了全球老百姓的信息化需求。

·中国产业是在GSM(2G)领域精耕细作并迅速崛起的,包括基站、手机。中国稚嫩的互联网产业是通过GSM短消息(移动梦网)咸鱼翻身的,中国稚嫩的芯片产业则是在自主设计的山寨机浪潮中发展起来。

·正是GSM大大推动了全人类的文明的发展,全世界无数老百姓一步跨入了现代信息世界,为他们谋求巨大的福利。

·欧美为GSM贡献了大量基础技术,如GSM用的维特比译码就是“CDMA之父”维特比在加入高通之前发明的(没有申请专利)。中国产业力量却是决定性的。

·2007年,苹果在中国制造iPhone也是看上了中国GSM手机供应链的雄厚基础,第一款iPhone也只支持GSM。然后,日本的个人消费电子消失了,中国的智能手机产业却起来了。

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万亿规模的科技产业,能如此迅速的从西方转移到东方,这真是一个奇迹。老兵戴辉是世界移动通信史的见证者、参与者,也是创造者之一,请听我讲故事。

1G证明中国是移动通信单一最大市场

80年代开始,欧美日开始搞大哥大,主要是专业人士使用,如消防员、救护员等。

西方人家里有电话,办公室有电话,路上有公用电话,腰上还可以挂上BB机。西方人也不愿意将生活挂在裤腰带上,领导若晚上给你家里打个工作电话还要先道歉打扰了你的生活。不像中国,半夜若联系不到我,第二天我就要去检讨。

总而言之,西方世界的手机普及率一点都不高。上世纪的好莱坞片子里,出现的要不是录音电话,要不就是警察的车载电话。1989年11月,埃博拉病毒首次在一群进口至美国维州雷斯顿的食蟹猴身上发现,电影《恐怖地带》展现的是这个故事,达斯汀·霍夫曼饰演的病毒学家使用了大哥大,这是很少见的。

摩托罗拉觉得移动通信的下一步是在山穷水尽、没有常规电话覆盖的地方,所以他要去做铱星!摩托并没有在铱星上亏钱,只是机会成本太大。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摩托罗拉到今天依然是全球最大的针对专业人士的集群呼叫系统供应商。

摩托罗拉认为老百姓用CALL机+固定电话好了。

大哥大在中国,却成为了炫富和体现身价的好东西,就好比现在手腕上的表,并没有多少计时的实际意义。改革开放突破了以前一起受穷的思想约束,中国崛起了一批先富阶层,具有购买实力。又因为中国的信用体系几乎为0,大哥大就成为了实力和信用的象征。

男“猪脚”拿个大哥大招摇过市的场景,在港片里大量出现。

江苏的第一个1G基站开在苏州的张家港,按西方话务模型,八个信道就够了,结果一上线就拥塞,赶紧扩容。这大砖头啊,打的是气派,打的是排场,打的是牛X!

华为于87年成立,正是广东开放模拟移动通信的同一年。为了拓展业务,华为也花巨资买了一部大哥大,前台小姑娘保管。任老板和销售员出去都不能带,只有财务部和采购部的人出去带在身上。我司连大哥大都有,银行尽管借钱啊,供应商尽管供货啊,我司肯定还得起!

尽管邮电部一所在70年代就提出了蜂窝通信的思路,与贝尔实验室差不多时候,但从头到尾,中国都没有发展出自己独立的1G基站和终端,缺位。

匪夷所思的是,90年代后期,随着农村大放号的开展,有了“农村大哥大”,在拉线困难的偏远农村架设基站,终端则是采用带双工天线的座机(内置充电电池),华为的ETS450是最有名的,余承东的无线生涯从此起步。赶集的时候,摆摊卖菜的农妇用篮子装着硕大的无线座机去市场。我去河源万绿湖迎接千禧时,在湖中小岛上看到了天立通的无线终端。

GSM起源于欧洲,却是在中国率先做大

1991年,欧洲开始商用GSM。不过,用户并不多,原因见上一节。

GSM最大的两个推动者是爱立信和诺基亚。百年老店爱立信撑得住。诺基亚就为难了,之前是个加工型企业家底不厚,GSM研发投入太大,如果短时间不能盈利,诺基亚就要关门了。

从大哥大历史可以看到,整个世界上,唯有一个国家可以做大GSM产业,那就是中国。瑞典首相成了爱立信的首席推销员,芬兰首相成为了诺基亚的首席销售员。

1994年底,中国广东开始有了GSM,全网爱立信设备。老戴也是在那年到广州中山大学电子系读研究生。有在广东移动局工作的学长拿着手机周末返校跳舞泡妞,战斗力很强,回头率很高。

1995年,诺基亚从爱立信虎口拔牙获得了福建全省的GSM项目。诺基亚中国区负责人跪倒在地,感谢上天,诺基亚得救了!电信新秀诺基亚的系统设备是在中国完善和成长起来的,我一个同事之前在山西移动做维护,说他不知道给诺基亚反馈过多少问题。

相比大哥大,GSM的技术优势是无与伦比的。GSM采用数字通信方式因此容量更大并且保密性能好,手机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从而更加小巧。哪里的GSM基站建起,哪里的大哥大用户就急剧减少。

换句话说,欧洲发起的GSM以无可比拟的技术优势完美地干掉了采用模拟通信方式的大哥大,后者美国公司更强。

96年,位于东南大学的国家移动通信工程重点实验室尤肖虎团队做出了GSM实验系统。此时,毕业自这里的童文正在加拿大研究未来移动通信技术

97年底,华为做出了国内第一套GSM商用系统。

华为是初创公司,在GSM上投入很大,如果不能很快变现,也将深入困境,和诺基亚一样。99年春节,GSM行销体系、服务体系和研发人员一起在青青世界封闭培训。“黄埔一期”的结业典礼上,“校长”任正非前来训话:先卖国内,以后卖海外!

1999年,移动行销部李祥庭和宋联忠等人推动华为GSM在福建移动赢得了巨大的市场成功(主要是核心网,与C&C08同平台),合同金额高达三个亿人民币。这个成功模式广泛复制,华为从前途有限的“有线”进入了前途无限的“无线”事业。

从此以后,华为的GSM核心网一直都很成功,长期补贴GSM基站。沧海遗珠,深圳还诞生了震有科技这家科创板上市公司。

不幸的是GSM基站,技术确实幼稚(客户的话),树立了几个小城市的样板点后,就被西方公司围追堵截,但也逼迫西方公司疯狂降价。

中兴和大唐也开发了GSM商用系统。继程控交换机之后,再次实现了令吴基传部长骄傲的民族通信产业集体突破。

2000年,因为国产设备加入竞争,中国移动的主设备采购成本降低了2/3以上,再加上预付费的崛起,中国移动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运营商,达到了1亿用户,超过了沃达丰在几乎所有西欧国家的用户数总和。

如果按国家论,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用户总数更是遥遥领先于其他任何一个国家,包括美国。

中国手机产业因GSM而起步。

99年开始,中国有了第一波GSM手机潮,在本世纪初达到高潮,如科健、波导、TCL、夏新、厦华、首信、康佳等众多公司。

中兴从98年底开始自主设计GSM手机,先后采用了ADITI的方案。邱文生98年加入中兴手机事业部,是“007”号员工。

中国市场大,产业力量强,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中国有巨大的制造红利,有巨大的工程师红利。

GSM发明了短消息数据通道,移动互联网因此起步。

预付费带来了众多喜欢新鲜事物的年轻人,移动梦网诞生,基于短消息的双向互动数据业务诞生。中国的互联网企业都“咸鱼翻生”了!

网易和新浪在纳斯达克一度股价低于1美元,濒临退市的边缘,一年后涨了几十倍,被拉着去救市的”中国巴菲特“段永平一炮成名。腾讯则得以在港股创业板上市,从此一飞冲天。

日本的iMode是这项业务的始作俑者。加拿大的黑莓(RIM)则通过短消息通道去推送电子邮件,在911事件中名声大噪。

车联网和广域物联网也借助GSM迅速崛起。

上海的出租司机遇险时候,用左脚一踩,就可以将GPS位置信息通过短消息信道上报公安局。深圳的车被盗之后,可以在后台监控车子位置,并远程断油。

更夸张的是,长途铁路系统也普遍采用GSM/GPRS来传递工作和定位信息。地铁主要是同属2G的TETRA系统。

华为率先走出3G迷雾大干GSM,为全球提供“信号

华为的GSM基站从诞生之日起,就持续被西方企业围追堵截。国内刚开始还获得了几个小城市的应用,后来就越来越难,主要是在边际网上应用,在各省实现了宝贵的准入,为天涯海角提供覆盖,但是不赚钱。

1998年底,中兴拿到了巴基斯坦近亿美元的程控交换交钥匙项目,这是中国电信设备在海外市场首次大突破。

2000年开始,华为开始大跨步走向海外市场,最初也是想卖固网设备,但因为亚非拉基础设施薄弱使得固网建设困难,建设快捷的GSM基站就成为了海外市场突破的利器,颇有斩获。我就参与了乌兹别克的千万美元项目。华为后来取得了南非MTN、俄罗斯MAGAFON、沙特STC(软交换)等主流运营商以及一批国家的小规模突破。

但到了后来,西方公司也开始群起封锁,获得项目越来越难,和国内的情况差不多。权威咨询机构GARTNER的报告里,华为GSM的份额都没有标注,和中兴、马可尼、意达太尔等玩家一起都被归在OTHERS里面。

2004年,关于3G的呼声越来越高,华为于阿联酋和香港也有了3G应用。业界普遍认为GSM即将被3G全面替代。

反观华为的的GSM基站,则是长期亏损,一直靠核心网补贴,更可怕的是看不到未来。华为毕竟是个商业企业,所以放弃了新产品研发,只有王海杰在上研所带着几十个人在维护。BTS3.0是后出线,不能靠墙安装,基站控制器还是用的90年代的C&C08 32模块架构,都是如假包换的老古董产品!

3G研发人员的薪酬在市场上炒得很高。GSM研发人员内部跳槽到3G部门,薪酬立马也翻番,王海杰留不住人。正好中兴一些人投奔了过来。中兴实行事业部机制,CDMA事业部很富,GSM事业部却很穷,GSM研发人员在内部没有地位。

当时市场口有一个说法:GSM基站将逐步退网,所以不要卖GSM基站了,要卖就卖3G!

04年9月,我孤身一人来到了菲律宾,当时这个市场已经关闭了,电信渗透率已经达到了40%,在当时是一个很高的数字。留守的本地秘书Sherry正在出售办公设备,连打印机和投影仪都卖掉了。亚太产品部领导打电话告诉我客户都是骗子,勒令我离开。我通过杨炤曦找到了胡厚堃,坚决地留了下来。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国内蓬勃发达的小灵通启发了我,老百姓挺喜欢的,手机便宜、资费便宜是硬道理,技术不重要。

第三大GSM运营商DMPI市场份额很小,迫不得已采用了网内无限通话和短消息的模式,受到追捧,成为“第二SIM卡”的最佳选择,本质上和小灵通的超低资费模式类似。旺盛的需求下,网络需要大扩容,DMPI有迫切的引入低成本GSM设备供应商的需求。

先拓展第二大运营商,技术和商务都是排名第一,还是丢给了诺基亚,据说是诺基亚提供了很多最新款的手机。不过,这个项目的参与向业界发出了强烈的信号:华为又回来了!幸运之神眷顾了我,在第三大的DMPI拓展出了将千万人口马尼拉整个网络全部替换的巨大项目。

一番努力不表。签单之后,DMPI董事长Mr Gokongwei对来访的徐直军说:你们的对手告诉我,整体搬迁千万人口大城市的无线网络,全球都没有成功先例,现在大家都在看我们两个的笑话!

我找公司要求紧急发货,被告知没有库存物料,生产周期长。我说不是一直上报项目成功概率是90%吗?计划员说实在对不起,丢单概率实在太高,无法提前备货。我非常沮丧,计划员突然打来电话:好消息,一个200%成功概率的项目丢单了,物料给菲律宾项目!

大城市马尼拉高楼林立,无线网络的覆盖非常复杂,华为本来就严重缺乏经验。再加上要进行整体替换,就像是在正在飞行的飞机里换发动机,更难上加难。

交付经理来报到,告诉我才入职华为一个星期,说领导将项目管理资料拷在一个硬盘里让他火线学习,让我们大跌眼镜。

硬着头皮上,DMPI也全力配合,终于搞定。容量上去后,DMPI的用户量暴涨,次年则迅速扩容,华为盈利再盈利。大城市的基站站型配置很高,所以毛利高,跟卖豪车一个道理。华为的GSM基站第一次进入了大城市,说明技术和工程能力都达到了全新的高度。

二战中,麦克阿瑟离开菲律宾时,留下一句话:I shall return,他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华为又重新演绎了这个故事。

华为顿然从3G迷雾中惊醒过来,GSM不仅不应该淘汰,而且还应该加强建设!

华为也找到了GSM基站的伟大盈利模式,那就是:不惜代价进入城市的GSM市场(价值市场),一是依靠扩容赚钱,二是未来3G/4G升级中再赚一次,一鱼双吃!

06年,胡厚堃率领的华为销售服务体系迅速调转枪头,在埃及、巴基斯坦、巴西等GSM市场获得了较好的市场地位。

在来不及开发新产品的情况下,上研在原有基站上推出了双载频板。以前一个单板只能支持一个载频,现在可以支持两个,这使得一个机柜的容量高了一倍。就好像以前C&C08从一个用户板支持8个用户提升到16个和32个用户一样。

我在销售服务策略部工作的三年里,去了亚非拉不少国家研讨拓展经验,“攻山头”、“炸碉堡”,抢占高地。

2006年,在中国国内,华为在成都移动做了以前连想都不敢的整体搬迁,并成功割接,随后一发不可收拾。在07和08年两年,将三大运营商至少20%的市场拿了下来。华为第一个出海的亚太总裁王诚回忆历史:GSM基站是第一个在海外找到成功模式后,再杀回国内市场的大产品。

BTS30基站从99年一直卖到08年,成为华为有史以来销售最大的产品,真让人始料未及,困难户成为了暴发户。single RAN源自沃达丰与华为的联合实验室头脑风暴产生的想法,随后成为新一代基站平台。

2008年,在徐文伟的领导下,华为在德国搬迁并新建了高达8000个GSM基站(部分有3G功能),大规模突破欧洲主流市场,这也是后来闻名遐迩的single RAN技术第一次成功应用。

必须指出的是,华为的3G路线是聚焦欧洲3GPP阵营(WCDMA制式),甚至突破了欧洲本土。全球亚非拉地区的GSM运营商不少是来自欧洲的跨国运营商,如沃达丰(总部英国)、西班牙电信、葡萄牙电信、法国电信、法国电信、T-MOBILE(总部德国)等。华为的3G为GSM突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为大家相信,用了华为的GSM,未来升级到3G不是问题,这也是我当年向菲律宾DMPI大吹法螺的东西。

08年,乔布斯的应用市场模式创新成功,3G/4G才真正开始大建设,第一步也是从大城市起步的。当时华为已经在全球占领了很多GSM市场根基,升级支持3G/4G就是小菜一碟。

如果华为不是猛干GSM市场,而是被动等待3G真正到来再去与西方公司分羹的话,华为今天顶多就是个大号的中兴通信而已。

任正非面对BBC故事工厂的采访,也表示,坚持走欧洲3GPP阵营的技术路线是成功关键。

中国通信产业崛起后,西方电信产业就整体衰落了。08年爆发了全球金融危机,中国的”四万亿“大规模基建成为将西方经济拉出泥沼的巨大带动力。所以此时中国面对的国际环境很好,并没有贸易战和科技冷战这样的黑天鹅事件,为中国科技的崛起谋得了宝贵的外部环境。

中兴采用事业部机制,早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如手机事业部的爆炸式崛起。华为挖掘出成功模式之后,中兴也在06年下半年调整了事业部机制,追入GSM浪潮之中,取得了诸如埃塞俄比亚这样的大市场。但因为之前过于重视CDMA积重难返,从此被华为迅速地拉开了差距。

拉丁美洲的蝴蝶扇一下翅膀, 就有可能使加勒比海产生飓风。而老兵戴辉,则是这只小蝴蝶,因为”一意孤行、我行我素“,介于有意与无意之间,对全球通信的发展历史有些影响。

中国力量迅速壮大,包括手机与芯片

联发科和展讯早在04年就做了GSM基带,早期推广也很难。

06年开始,华为和中兴这样的中国公司,在全球白山黑水不断加大覆盖,到处都开始有了GSM信号。

全世界的普通老百姓对价格低且功能花哨的GSM手机就有了强大的需求,华强北的山寨机就应运而生了。

06年开始,中兴创业系华勤、闻泰、龙旗等ODM公司采用联发科和展讯的方案,提供手机公板。华强北的档口拿上公板,再加上特色外壳、屏幕、键盘和电池,就是一部手机,perfect!

我的东大学长卢大伟博士从TCL出来,包了多条贴片线专门做展讯的手机公板。高梅松则从亿利达出来,拉了几条贴片线做手机板,赚了钱就去囤房子。

重要的内容来了:芯片!

八十年代初,IBM的PC兼容机整体方案,大大推动了全球PC产业的发展,让老兵戴辉早在1988年,就在十八线小县城里就体会到了单指敲打键盘的乐趣。这是“一揽子解决方案”的鼻祖,美国的芯片(INTEL CPU)和微软的操作系统从此海量崛起,IBM真是“活雷锋”。

看全球历史,做大芯片产业的国家其实没有几个。第一波动力是家电,日本是二战后靠家电(如收音机)先后将晶体管IC拉起来;第二波动力是PC兼容机,美国的CPU和韩国的内存则都是靠PC市场拉起来的;第三波动力是手机,第一批是ADI、TI等GSM基带公司和高通的CDMA基带,中国的芯片产业是第二批,是由自主设计的山寨机带动起来的。

早在2000年11月成为联发科“1号大陆干部”的杨承晋(现森国科CEO)是参与者和亲历者,他分享了历史。联发科脱胎于台湾联电的多媒体事业部,发现GSM手机芯片是一个巨大的高成长机会,但大多数下游企业的研发能力非常薄弱。于是用了四年,在04年攒出了一个GSM手机芯片TURNKEY解决方案,卖芯片再免费赠送整个软硬件解决方案,买芯片送大礼包!深圳的“屌丝”客户最多,彻底颠覆了只有巨头才能做手机的模式。

南山科技园要给块地给联发科,被蔡明介断然拒绝:我们努力做事不做房地产!天下没有后悔药吃,我也没在南山买房,每次看着后海十来万的房价就想削自己的头发。

中芯国际2000年成立,建厂后一直在找海量发货的机会。山寨机崛起后,本土芯片设计业崛起,在中芯国际流片,带来了发展机遇。格科微靠性价比高的图像传感器起家(是中芯国际第一个海量客户),艾为靠大功率音频放大芯片(服务大喇叭手机)和双卡控制芯片起家,锐迪科靠低成本模拟和射频器件起家,汇顶是靠屏幕控制芯片(服务山寨智能机)。..。..。

大家都知道,乔布斯重新定义的智能手机是一场革命,这是美国设计、中国制造的典型。苹果将智能手机放在中国生产。也是看中了中国强大的手机供应链。iPhone 第一代只支持GSM。

华米OV的崛起,也源自GSM时代。OPPO和联发科在DVD时代建立了战略合作,因此得到联发科大力支持进入到GSM智能手机领域。

所以说,如果没有在GSM领域的长期持续用力,中国的基站、手机、芯片产业都将失去一次巨大的带动力量。

老杳吧于08年诞生,是手机芯片论坛,大家都在上面吐槽。由老杳发起,于2011年成立了手机中国联盟,并有了这张难得的合影。

中兴事件之后,2018年集微芯片论坛上有个手机子论坛,我的老战友焦建堂主持。各手机公司纷纷表示,要多给国产芯片提供测试和导入的机会。

过去十年里,老兵戴辉顾问的明锐理想AOI设备,也服务手机公司的制造线。这十年智能手机风云变幻,来的来去的去,有了无数令人感慨的故事。

GSM大大推动了全人类文明的发展

最近,中国联通的GSM网络退网了。我好感伤,不想说再见!

中国移动的全球通(GSM技术)还在运营,并没有退出时间表,毕竟还有那么多老人机和物联网终端在线,而且用移动手机打电话,多数还是用的GSM信道,少数是VoLTE。

从前,全世界的很多地方都是没有电,更没有电话的,通信基本靠吼,交通基本靠走,治安基本靠狗,娱乐基本靠手。

01年我去印度,电信渗透率只有0.3%。扣掉城市,农村里则基本上是0电话,大部分农村彷佛还停留在中世纪的文明程度。

亚非拉的广大地区先是有了GSM基站(有信号),然后老百姓有了价廉物美的多功能手机。无数偏远地区老百姓本来在刀耕火种,一跃有了GSM手机,进入现代社会,堪称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巨大进步。

06年我去安徽绩溪的山里旅行,有GSM信号的山村率先开展了民宿业务,没有信号的地方则天天盼信号。一个小伙子对我说:如果我这里有手机信号,我去城里网吧,在新浪旅游论坛发个贴,我家也可以搞旅游!

07-08年我去了印度、埃及、尼日利亚、赞比亚等地,感受到了现代通信文明进步给老百姓生活带来的变化。

再也不用走尽山道到城里排长队打长途,再也不用数着字儿拍电报了。无数人的第一个电话,第一条数据信息(短消息),第一张数码照片,第一个玩的电子游戏,都来自于GSM手机。

GSM承担了“LIFE LINE(生命线)”的责任。

在欧洲,家里的固定电话有“LIFE LINE”的职能,必要时喊救护车和报警。在亚非拉,则是GSM手机率先承担了这个职责。有什么急事,也可以打电话求援了,记得《无人区》里徐峥爬到树上打电话吗?

如果发生突发事件,如新冠抗疫、地震或海啸、孩子走失、犯罪事件,相关的紧急信息都可以结合地理位置来通过广播短消息,第一时间通知附近区域的所有人。当然,做假基站乱发广告的人,要绳之以法。

所以说,GSM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大大加快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欧洲和美国是重要的基础技术贡献者,而中国力量,却是决定性的!

倪光南院士的助手曹冬老师对我说:信息技术有可能在薄弱省份弯道超车,就是因为负担小拖累少,整体转型反而快,比如云计算和大数据,贵州和甘肃都是成功案例。

3G饱受磨难,孕育出应用市场

2000年的时候,西欧运营商的3G牌照拍卖都卖出了天价,英国发了5张3G牌照,费用达到了500多亿美元,而且还要求在几年之内实现对95%以上的城市面积进行3G覆盖。

西欧运营商为什么要出那么高的价格去拍牌照?当时,所有人都相信,3G很快就会将GSM干掉,并发展出和PC互联网一样辉煌的移动互联网业务。而且获得牌照后,股价就暴涨,真金白银进口袋,不香吗?

3GPP定义3G标准的时候,根据2G替代1G的老经验,也期待会全面替代GSM。对语音通话做了很多的保障,还画蛇添足地搞了基于专用信道的视频电话,终我一生也没有用过。这使得网络结构复杂臃肿,导致支持高速数据业务的效率不高并且终端成本过大。如果3G不考虑对2G语音业务的替代,而是从一开头干脆直扑数据业务,就可直接采用全IP架构,系统和终端可以更加简化。4G就是这么成功的。

3G手机的发展实在太慢了。高通推出了兼容GSM和WCDMA两种制式的手机芯片后,到2003年,诺基亚和爱立信各只出了一款昂贵的3G手机。华为和中兴因此都获得了为欧洲运营商定制3G终端的机会,包括手机和数据卡。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高价竞拍3G牌照的运营商都叫苦不迭。

3G数据业务流量空淌,无奈之下,就低价卖数据业务套餐,用数据卡配合便携机使用,引发了一波中国产数据卡潮。

3G没有发展起来,高通收不到LICESE费用,只好在属于2G阵营的CDMA上持续高强度收费。对朗讯、摩托罗拉、北电都是巨大的打击。中兴通信因为主攻CDMA,也受到了冲击。

大家会问,为什么3G没有在中国市场上壮大呢?

对于中国市场而言,GSM已经够好用了,如果不能有效扶持自己标准的3G技术(TD-SCDMA),中国发3G牌照耗费几千亿人民币的意义在哪里呢?然而TDS发展缓慢,使得中国的3G部署步步推迟,年复一年都是”明年考虑发牌照”,一直拖到了2009年才发牌照。

回头来看,如果高通和爱立信当时全力来支持TDS,情况就可能就不一样了。可惜两家公司都不愿支持TDS,最后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2008年,伟大的APP STORE模式在3G上诞生,人民的生活迎来了新的篇章。世界的发展,是螺旋形的上升,没有3G的饱受蹂躏,也不可能有4G的成功。

4G谋求与2/3G共存,中美战略合作

INTEL在便携机中集成了WiFi,可以在咖啡厅愉快地使用,对移动运营商构成了挑战。

有了WiFi成功后,INTEL再接再厉,推动了WiMAX(俗称3.9G)技术,理念是:努力做好IP数据业务,不要去管语音的QoS。

INTEL来自IT领域,对于CT(电信)阵营而言,就是门外的野蛮人,电信阵营包括设备商和运营商前所未有的团结起来,借鉴了WiMAX的优点,迅速发布了LTE的4G标准,全球电信界第一次真正团结了起来。

北电拥抱WiMAX,对技术的理解是无与伦比的,可惜估中了开头,却没有估中那个结尾。

号称3.9G的WiMAX尽管先行一步,但最终失败,一个重要原因标准组织没有拉住中国。如果当时WiMAX愿意和TD-SCDMA融合,那么中国在4G上就会同时支持WiMAX,而不仅仅只是LTE了。未来鹿死谁手,还很难说呢。

08年,APP应用超市模式诞生后,3G/4G浪潮真正到来,华为因为在GSM上有很好的格局而赚到了大钱。

美国主导的移动互联网产业爆炸式发展,迫切需要中国企业去山穷水尽的地方贡献基站和低价手机,所以也和中国形成了战略的合作。

印度疯狂发展的JIO手机成本超低,在于只支持2G和4G,采用展讯芯片。2G做语音,4G做数据,够了!

中国3G之TDS产业艰难成功,体现出了强大的中国产业力量,所以在4G上西方世界和中国是精诚合作的。

LTE的CAT 1成为了车联网与广域网网的重要技术。基于4G又发展出了超低功耗的NB IoT技术,是电信阵营团结起来,共同对抗LORA这个来自IT阵营的门外野蛮人的。

云计算产业,也是在4G兴起之后,才大发展起来,正如当年GSM带动了互联网一样。

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UCLOUD(季昕华通过手机游戏起家)、金山云(背靠WPS和小米)、百度AI云等企业都大发展了起来。无数SAAS企业蓬勃发展。

老兵戴辉现在是专攻桌面云(VDI)的京华科讯公司董事,创始人曾浩文是华为第一任云计算业务负责人。2015年,京华科讯在福建电信推出了中国第一个采用自主KVM引擎的云游戏系统。

5G是大饼,破解了博弈困局

随着4G和移动互联网的成熟,智能手机发货量在18年开始下滑,整个全球电子信息业走入了瓶颈期。

如果一直停留在4G领域,将产生激烈的竞争。

2019年中国发了四张5G牌照,并大建5G网络。一年多过去,中国建设的5G基站数量,超过了全球的一半还要多。华为和爱立信自不待言,中兴通信的大楼上也高挂起了:中兴通信,5G之道!

19年国庆期间,vivo的5G手机就到营业厅了。当年3G用了三年才实现的历程,在中国一年就做到了。中国的市场和产业力量,展现了坚强的肌肉。

图注:19年国庆节,作者戴辉拍摄的vivo 5G手机上货架

19年底,小米和高通合作推出的K30 5G手机,直接跌破了2000元,这款手机,显然是亏损的,但是对拉动5G产业至关重要。老戴辗转找到了中大电子系学长林斌(小米CEO),搞了一个优购码。

随后,千多元的5G手机层出不穷,智能手机发货量爆炸式地上升。

中国5G手机产业链和应用业务的疯狂发展,也使得产业外移的趋势放缓。还出现了产业回流,产业已经整体外移的三星又将一部分5G手机交给了华勤等ODM公司来代工了。

5G是个市场大饼(BIG PIE),大家都来分享。美国对中国的芯片出口,不仅没有下降,还上升了。中国的芯片产业也获得了和平崛起的宝贵机遇。

当然,饭要一口一口吃,中国毕竟才改革开放四十年,科技崛起的路上一定还会遇到阻力和压力,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坊间都期待5G能在工业互联网上大有可为,5G还出了个新分支叫OPEN RAN,行业专网模式也在摸索。未来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tzh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手机
    +关注

    关注

    35

    文章

    6887

    浏览量

    157768
  • 移动通信
    +关注

    关注

    10

    文章

    2613

    浏览量

    69944
  • GSM
    GSM
    +关注

    关注

    9

    文章

    835

    浏览量

    122925
  • 5G
    5G
    +关注

    关注

    1355

    文章

    48480

    浏览量

    564878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解析路由器的奥秘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这个庞大的网络世界中,路由器作为连接不同网络的关键设备,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文档君将为大家解析路由器的奥秘,让您更好地理解这个网络世界
    的头像 发表于 01-09 15:37 202次阅读
    <b class='flag-5'>一</b><b class='flag-5'>文</b><b class='flag-5'>解析</b>路由器的奥秘

    聚焦离子束技术的历史发展

    聚焦离子束(FIB)技术的演变与应用聚焦离子束(FIB)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科技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尤其是在半导体制造和微纳加工领域。尽管FIB技术已经广为人知,但其背后的历史发展历程却鲜为人知
    的头像 发表于 12-05 15:32 216次阅读
    聚焦离子束技术的<b class='flag-5'>历史</b><b class='flag-5'>发展</b>

    读懂MSA(测量系统分析)

    读懂MSA(测量系统分析)
    的头像 发表于 11-01 11:08 1002次阅读
    <b class='flag-5'>一</b><b class='flag-5'>文</b>读懂MSA(测量<b class='flag-5'>系统</b>分析)

    手机芯片的历史发展

    手机芯片的历史和由来
    的头像 发表于 09-20 08:50 3752次阅读

    简述微处理器的发展历史

    微处理器的发展历史部充满创新与突破的技术演进史,它见证了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巨大变革。以下是对微处理器发展
    的头像 发表于 08-22 14:22 3303次阅读

    图像处理器的发展历史

    图像处理器(Image Processor)的发展历史段充满创新与突破的历程,它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图像处理需求的日益增长而逐渐成熟。以下是对图像处理器发展
    的头像 发表于 08-14 09:42 1056次阅读

    射频天线的发展历史

    射频天线,作为无线通信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发展历程充满了探索与创新。从最初的简单形态到如今的复杂多样,天线技术不仅见证了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也深刻影响了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以下是对射频天线
    的头像 发表于 08-13 10:50 706次阅读

    简述光通信的发展历史

    光通信的发展历史段充满创新与突破的旅程,它极大地推动了现代通信技术的进步,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与高效。以下是对光通信发展历史
    的头像 发表于 08-09 11:47 1931次阅读

    risc-v的发展历史

    RISC-V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06年左右,当时David Patterson和其他研究者开始探索创建个开放和可扩展的指令集架构(ISA)。以下是RISC-V发展的主要里程碑:
    发表于 07-29 17:20

    MEMS流量传感器的发展历史与原理

    来源:青岛芯笙流量计和控制器 编辑:感知芯视界 Link 发展历史 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微电子机械系统)流量传感器的发展
    的头像 发表于 07-22 09:14 431次阅读

    西门子PLC的发展历史

    创新与突破。本文将详细梳理西门子PLC的发展历史,并结合相关数字和信息,以期为读者提供个清晰、全面的视角。
    的头像 发表于 06-15 11:26 2041次阅读

    浅谈交换机的发展历史

      交换机作为网络通讯中的关键设备,其发展历程见证了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和网络架构的持续优化。从早期的电路交换到现代的以太网交换,再到未来的可编程交换机,交换机的发展不仅提升了网络的速度和性能,也推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革新。以下将详细探讨交换机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6-06 11:05 2232次阅读

    基于GSM的手机设计

    电子发烧友网站提供《基于GSM的手机设计.rar》资料免费下载
    发表于 03-04 09:41 0次下载

    基于GSM的远程家庭智能报警系统的设计及实现方法

    电子发烧友网站提供《基于GSM的远程家庭智能报警系统的设计及实现方法.rar》资料免费下载
    发表于 03-04 09:38 4次下载

    嵌入式系统发展前景?

    嵌入式系统发展前景? 嵌入式系统,从定义上来说,是种专用的计算机系统,它被设计用来控制、监视或者帮助操作
    发表于 02-22 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