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科学家研发加快DNA测序进程的软件

如意 来源:cnBeta.COM 作者:cnBeta.COM 2020-12-16 15:47 次阅读

据外媒报道,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称,一种全新的开源软件可以从根本上加快DNA测序的进程。据悉,这个叫做UNCALLED的软件通过使用便携式测序器可以将原先15天的操作时间缩短到3天乃至1天。全基因组测序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并且很多时候,研究人员可能只对基因组的特定部分感兴趣。

这正是这个新软件的不同之处,它允许研究人员只对其感兴趣的特定区域进行排序从而节省大量时间。

操作过程大致如下:DNA样本--也许是一滴血或唾液--从它原来的染色体上分裂成越来越小的碎片,一直到有数十亿甚至数万亿的碎片分子漂浮在样本中,然后其被输入到一个叫做纳米孔测序仪的设备中,这是一个跟PC或笔记本电脑相连的小型便携式外设,价值1000美元。

这项研究的论文首席作者、计算机科学与生物学副教授Michael C. Schatz表示,这种方法涉及到一个电子过程,“DNA是带电的分子,它处于带电的环境中。分子则通过一个极小的孔,即纳米孔。当这个过程发生时,它周围的特定核苷酸会产生不同的电力。纳米孔测序仪读取这些力并将一些非常原始的电子数据传回计算机。通常这里会有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叫做碱基识别--原始数据被解码成核苷酸序列:ACGT、ACGT,、ACGT。但UNCALLED能很快地做出一种形式,它可以判断,哦,这是来自癌症的相关基因。或者,哦,这是一种疾病基因。或者,哦,这是基因组的一部分,我一点都不感兴趣。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让纳米孔测序仪翻转单个孔上的电压,它就会吐出那个分子。这就是我们的软件所做的,它可以让你挑选并选择从纳米孔中剔除的分子,所以你可以尽可能高效和快速地使用测序器的能力。”

因此,如果一位医生或研究人员正在寻找特定条件下的特定基因--某些癌症、自闭症谱系障碍、心脏病或任何其他已知的基因标记,这套软件可以有效地告诉纳米孔测序器扔掉任何跟研究目的没有直接关联的分子,并能更快地得到他们需要的结果。

在最初的测试中,研究小组对148个特定癌症基因的样本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常规测试,并获取了通常需要在后续5次测试中才所能获得的信息
责编AJX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软件
    +关注

    关注

    69

    文章

    5034

    浏览量

    88184
  • DNA
    DNA
    +关注

    关注

    0

    文章

    243

    浏览量

    31157
  • DNA基因
    +关注

    关注

    0

    文章

    2

    浏览量

    6309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深开鸿亮相“小小科学家”品牌发布暨科学探索研学营开营活动

    为在青少年中营造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1月14日,由市委组织部、市委教育工委、团市委共同主办的“小小科学家”品牌发布暨科学探索研
    的头像 发表于 01-15 21:17 219次阅读
    深开鸿亮相“小小<b class='flag-5'>科学家</b>”品牌发布暨<b class='flag-5'>科学</b>探索研学营开营活动

    西湖大学:科学家+AI,科研新范式的样本

    研究,创新科研新范式。这一点在西湖大学的科研项目中已得到体现。 成立于2018年的西湖大学是由施一公院士领衔创办的、聚焦前沿科学研究的研究型大学,该校鼓励科学家们探索AI与各学科交叉融合,为科研创新提速。为此,西湖大学在浪潮信息等企业助力下打造
    的头像 发表于 12-12 15:59 275次阅读
    西湖大学:<b class='flag-5'>科学家</b>+AI,科研新范式的样本

    华为自动驾驶科学家陈亦伦投身具身智能创业

    近日,华为车BU自动驾驶领域的昔日明星科学家陈亦伦,如今已开启了一段全新的创业旅程。据可靠消息,陈亦伦在今年7月正式创立了名为“它石智航”的新公司,专注于具身智能领域的研发与创新。 与陈亦伦携手共进
    的头像 发表于 11-28 10:25 284次阅读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4章-AI与生命科学读后感

    研究的进程。从蛋白质结构预测到基因测序与编辑,再到药物研发,人工智能技术在生命科学的各个层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像AlphaFold这样的工具,成功解决了困扰生物学界半个多世纪的蛋
    发表于 10-14 09:21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一章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创新学习心得

    的效率,还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洞察力和精确度。例如,在生物学领域,AI能够帮助科学家快速识别基因序列中的关键变异,加速新药研发进程。 2. 跨学科融合的新范式 书中强调,人工智能的应用促进了多个
    发表于 10-14 09:12

    受人眼启发!科学家开发出新型改良相机

    新型事件相机系统与标准事件相机系统对比图。 马里兰大学计算机科学家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发明了一种照相机装置,可以改善机器人观察周围世界并做出反应的方式。受人眼工作原理的启发,他们的创新型照相机系统模仿
    的头像 发表于 07-22 06:24 376次阅读
    受人眼启发!<b class='flag-5'>科学家</b>开发出新型改良相机

    中国科学家发现新型高温超导体

    据新华社报道,我国科学家再立新功,又一新型高温超导体被发现。 复旦大学物理学系赵俊团队利用高压光学浮区技术成功生长了三层镍氧化物,成功证实在镍氧化物中具有压力诱导的体超导电性,而且超导体积分数达到
    的头像 发表于 07-19 15:14 797次阅读

    天津大学科学家突破人类大脑器官成功驱动机器人

    在科技探索的征途上,天津大学的科研团队再次迈出了令人瞩目的步伐。7月5日,该校宣布了一项革命性的成果——科学家们利用前沿的干细胞技术,成功培育出了高度模拟人类大脑的类脑器官,并创新性地将其与机器人系统通过先进的片上脑机接口技术紧密相连,开启了人脑与机器深度融合的新纪元。
    的头像 发表于 07-08 16:00 699次阅读

    新华社:突破性成果!祝贺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发这一传感器!

    6月25日,新华社以《突破性成果!祝贺我国科学家》为标题,报道了由我国科学家研发的传感器成果。 我国科学家研发高通道神经探针实现猕猴全脑尺度
    的头像 发表于 06-27 18:03 564次阅读
    新华社:突破性成果!祝贺我国<b class='flag-5'>科学家</b>成功<b class='flag-5'>研发</b>这一传感器!

    前OpenAI首席科学家创办新的AI公司

    消息在业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因为苏茨克维曾是OpenAI的联合创始人及首席科学家,并在去年在OpenAI董事会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的头像 发表于 06-21 10:42 585次阅读

    科学家研制出一款新型柔性X射线探测器

    英国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有机半导体材料,并利用其研制出一款新型柔性X射线探测器。这种探测器不仅“身段”更柔软,可贴合需要扫描物体的形状,从而提高患者筛查的准确性,降低肿瘤成像和放射性治疗的风险,而且成本
    的头像 发表于 06-13 06:29 377次阅读

    本源量子参与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启动会顺利召开

    2024年4月23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先进计算与新兴软件”重点专项“面向复杂物理系统求解的量子科学计算算法、软件、应用与验证”青年科学家
    的头像 发表于 05-11 08:22 867次阅读
    本源量子参与的国家重点<b class='flag-5'>研发</b>计划青年<b class='flag-5'>科学家</b>项目启动会顺利召开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IEEE Fellow邢国良出任国科微AI首席科学家

    4月22日,国科微宣布正式聘任国际顶级AI专家香港中文大学教授、IEEE  Fellow邢国良先生为国科微AI首席科学家,以进一步加强公司在AI边缘领域的技术探索,加快AI赛道商业部署。 邢国良教授
    的头像 发表于 04-22 15:49 598次阅读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IEEE Fellow邢国良出任国科微AI首席<b class='flag-5'>科学家</b>

    量子梦

    可以模拟原子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帮助科学家设计新材料、药物,甚至加速新材料的发现过程。这将有助于推动科学研究的进展,加快新技术的开发。 总的来说,量子计算机的梦想是通过利用量子力学的奇特性质,解决传统
    发表于 03-13 18:18

    NVIDIA首席科学家Bill Dally:深度学习硬件趋势

    Bill Dally于2009年1月加入NVIDIA担任首席科学家,此前在斯坦福大学任职12年,担任计算机科学系主任。Dally及其斯坦福团队开发了系统架构、网络架构、信号传输、路由和同步技术,在今天的大多数大型并行计算机中都可以找到。
    的头像 发表于 02-25 16:16 1334次阅读
    NVIDIA首席<b class='flag-5'>科学家</b>Bill Dally:深度学习硬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