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缺芯少屏”一直是我们电子信息产业的痛点,通过多年来的政策引导和市场运作,这一情况早已经有所改善。
根据数据统计,中国芯片产品全球市占率稳步提升,已经从2004年的0.58%提升到当前的10.3%。2020年,在疫情的干扰下,我国集成电路还是继续保持高度增长。
在显示面板方面,中国显示面板的产能连年攀升,据Omdia公布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中国面板企业生产的液晶面板在全球市场已占有约五成的市场份额,在全球液晶面板市场已取得绝对的优势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上游核心原材料和关键设备配套不足的问题普遍存在于半导体和显示面板产业,许多领域仍处于空白状态。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全球科技产业都在提倡“自主可控”,如何补齐短板,建立完整的国内半导体和显示面板产业链,成为业界近年来最为关注的话题。
从价格考量到供应链保障
长期以来,欧美、日韩、台湾等地的供应商伴随着当地半导体产业的发展,通过长时间的技术积累,实现了对上游材料、设备市场的垄断,国内半导体供应商普遍只能依靠成本优势以及更好的配合度参与市场竞争。
同时,下游制造厂商也更多是出于价格考量采购国产产品,但半导体和显示面板行业投资额巨大,试错成本很高,在验证过程中和产能也有冲突。因此,截止目前,国产半导体厂商和显示面板厂商还会在上游原材料、设备领域受到掣肘。
随着中美贸易摩擦、日韩贸易摩擦等事件不断发生,供应链安全问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尤其是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实体清单等事件的影响下,国内显示面板、半导体等行业开始从战略上重新考量采购和供应渠道。
事实上,包括中芯国际、华虹宏力、长江存储、合肥长鑫、方正半导体、武汉新芯、士兰微等晶圆厂以及京东方、华星光电、维信诺、深天马等显示面板厂都在加快导入国产供应商。
特别是中芯国际,一直以来就很重视供应链国产化的推动及本土供应商的培养。业内人士表示,国产光刻胶、溅射靶材、湿电子化学品、硅片等材料以及刻蚀机、清洗机等设备供应商基本都会在中芯国际做测试验证,完成中芯国际的供应商导入后,其他厂商的接受程度也很高。
当然,在疫情和目前国际形势影响下,不只是中芯国际,其他制造厂商也感到“唇亡齿寒”。
在导入国产供应商方面,华星光电设备与基建采购部部长何文超曾表示,经过这次疫情和目前国际形势影响,在价格因素考量变成从供应链保证、生存战略的角度考量可能有更多意愿和资源支持国产化进度。
中试线、Demo线助力国产供应商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在当下产能极度紧张的时期,任何变量都可能带来风险,试错成本高是不可避免的问题,更换材料、设备对产线的影响非常大,需要进行充分的测试和验证,才能尽量避免问题的出现。
事实上,对于国产供应商导入,试错成本高的问题,行业早已一致提出了最佳的解决方法,那便是建立一条中试线,不和大生产互相影响。
多名资深的业内人士也认可了这一解决方案,不过建设一条中试线也需要花费巨大的成本,仅靠某一家企业并不现实,需要政府引导才能完成。
事实上,中试线、中试基地等词早已经成了各地政策中的高频词,包括北京、上海、湖北、江苏、安徽等地均提出要构建集成电路中试线。
不过,由于国内集成电路各个环节,众多领域均处于追赶状态,在当下产能极度紧缺的时期,上述建设中试线更多地是面向IC设计企业,填补集成电路领域缺乏小批量中间性试验生产线的空白。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8年7月,亚光科技就宣布将与工信部直属科研事业单位——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又名:赛迪集团)计划在中国芯应用创新中心项目上开展深度合作,而中国芯应用创新中心项目中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共建以国产设备和材料为主的集成电路工艺中试线。
针对目前国产设备和材料厂商集成产业化验证的迫切要求,特色工艺研发需求以及8英寸产能需求旺盛的情况,首先建设8英寸工艺中试线,以国产设备和材料为主,一方面开展特色工艺与产品研发,另一方面进行国产集成电路设备和材料的应用验证。与亚光科技共同探索基于国产设备的工艺研发与IDM运营模式,形成基于国产设备与软件的自主可控的行业解决方案。
然而,集微网查阅资料发现,上述项目进展似乎并不尽如人意,除2019年7月签约落户荆州高新区的消息外,并未有其他进展,亚光科技公告中也再未披露该项目进展情况。
除了半导体方面,显示产业的国产化配套也是提升国产面板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包括京东方、维信诺等显示面板厂商都在积极导入国产供应商。
在2020年新型显示产业高峰论坛上,维信诺供应链中心总经理刘传珍曾公开表示,公司下一步将考虑在广州拿出2条全Demo线的计划,也希望与上游厂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同推动这个产业化发展。
京东方首席采购官组织/模组材料企划中心中心长袁曲平也表示,我们战略目标是持续完善国内平板显示产业链,推动国内供应商提升国产化配套能力与应用水平。国产化采购额比例方面,从2018-2024年每年采购金额每年都有20-30%以上的增长,2024年希望达到1600亿的采购,本土化比例在逐渐提高,预计到2024年达到48%。
写在最后
正如华星光电的观点,在疫情和当前国际形势的影响下,导入国产供应商不再是因为价格因素,而变成供应链保障、生存战略的角度,制造企业也有了更强的意愿以及投入更多的资源支持国产化进度。
而建立中试线是进行国产集成电路、显示产业设备和材料的应用验证的关键,尽管国内地方政府已经有意愿构建中试基地,但真正实现产业化落地的项目也少之又少,“喊口号”式发展也需要整个产业链警惕起来。当然“浮华”背后,国内半导体、显示面板产业都在积极导入国产供应商,国产化配套能力也在加速提升。
责任编辑:tzh
-
集成电路
+关注
关注
5389文章
11576浏览量
362348 -
半导体
+关注
关注
334文章
27527浏览量
219870 -
面板
+关注
关注
13文章
1680浏览量
53929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