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芯片,首先想到的一定是性能,功耗,价格,成熟度,生态圈兼容性等。但是只针对芯片本身的话,是看芯片内部有什么运算能力,比如处理器,浮点器,编解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图形加速器,网络加速器等,还要看提供了什么接口,比如闪存,内存,PCIe,USB,SATA,以太网等,还有看里面自带了多少内存可供使用,以及功耗如何。
性能,对CPU来说就是基准测试程序能跑多少分,比如Dhrystone,Coremark,SPEC2000/2006等。针对不同的应用,比如手机,还会看图形处理器的跑分,而对网络处理器,会看包转发率。当然,还需要跑一些特定的应用程序,来得到更准确的性能评估。
功耗,从high level来看,也分动态功耗和静态功耗。动态功耗,就是在跑某个程序的时候,芯片的功率是多少瓦。通常,这时候处理器会跑在最高频率,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晶体管都在工作,由于power gating和clock gating的存在,有些没有被用到的逻辑和片上内存块并没在耗电。芯片公司给出的处理器功耗,通常都是在跑Dhrystone。这个程序有个特点,它只在一级缓存之上运行,不会访问二级缓存,更不会访问内存。这样得出的功耗,其实并不是包含了内存访问的真实功耗,也不是最大功耗。为得到处理器最大功耗,需要运行于一级缓存之上的向量和浮点指令,其结果通常是Dhrystone功耗的2-3倍。但是从实际经验看,普通的应用程序并不能让处理器消耗更高的能量,所以用Dhrysone测量也没什么问题。当然,要准确衡量整体的芯片功耗,还得考虑各种加速器,总线和接口,并不仅仅是处理器。
在芯片设计阶段,最重要的就是PPA,它转化为设计,就是功能,性能,功耗,直接影响价格。其中,性能有两层含义。在前端设计上,它表示的是每赫兹能够跑多少标准测试程序分。通常来说,流水线级数越多,芯片能跑到的最高频率越高。可是并不是频率越高,性能就越高。这和处理器构架有很大关系。典型的反例就是Intel的奔腾4,30多级流水,最高频率高达3G赫兹,可是由于流水线太长,一旦指令预测错误,重新抓取的指令要重走这几十级流水线,代价是很大的。而它的指令又非常依赖于编译器来优化,当时编译器又没跟上,导致总体性能低下。而MIPS或者PowerPC的处理器频率都不高,但是每赫兹性能相对来说还不错,总体性能就会提高一些。所以性能要看总体跑分,而不是每赫兹跑分。
性能的另外一个含义就是指最高频率,这是从Backend设计角度来说的。Backend的人只看芯片能跑到多少频率,频率越高,对实现的时候的timing, noise等要求不一样。频率越高,在每赫兹跑分一定的情况下,总体性能就越高。请注意对于那些跑在一级缓存的程序,处理器每赫兹跑分不会随着频率的变化而变化。而如果考虑到多级缓存,总线和外围接口,那肯定就不是随处理器频率线性增加了。
从后端角度考虑,影响频率的因素有很多,比如:
首先,受工艺的影响。每一种制程(例如14nm)下面还有很多小的工艺节点,例如LP,HP等。他们之间的最高频率,漏电,成本等会有一些区别,适合不同的芯片,比如手机芯片喜欢漏电低,成本低的,服务器喜欢频率高的,不一而足。
其次,受后端库的影响。Foundry会把工艺中晶体管的参数抽象出来,做成一个物理层开发包(可以认为叫DK),提供给工具厂商,IP厂商和芯片厂商。而这些厂商的后端工程师,就会拿着这个物理层开发包,做自己的物理库。物理库一般包含逻辑和内存两大块。根据晶体管参数的不同,会有不同特性,适合于不同的用途。而怎么把这些不同特性的的库,合理的用到各个前端设计模块,就是一门大学问。一般来说,源极和漏极通道越短,电子漂移距离越短,能跑的频率就越高。可是,频率越高,动态功耗就越大,并且可能是按指数级上升。除此之外,还会有Track这种说法,指的是的标准单元的宽度。常见的有6.75T,9T等。宽度越大,电流越大,越容易做到高频,面积也越大。还有一个可调的参数就是阈值电压,决定了栅极的电压门限,门限越低,频率能冲的越高,静态功耗也越大,按对数级上升。比如需要低功耗(更多使用HVT的晶体管)或者高性能(更多使用LVT,ULVT)的晶体管。
接下来,受布局和布线的影响。芯片里面和主板一样,也是需要多层布线的,每一层都有个利用率。总体面积越小,利用率越高,布线就越困难。而层数越多,利用率越低,成本就越高。在给出一些初始和限制条件后,EDA软件会自己去不停的计算,最后给出一个可行的频率和面积。就好像下图,Metal Stack表明,整个芯片是9层Stack。
再次,受前后端协同设计的影响。处理器的关键路径直接决定了最高频率。这一部分,还没体会,先放着,不懂。
从功耗角度,同样是前后端协同设计,某个访问片上内存的操作,如果知道处理器会花多少时间,用哪些资源,就可以让内存的空闲块关闭,从而达到省电的目的。比如Clock Gating,Power Gating等都是用来干这事的。
对于移动产品,静态功耗也是很有用的一个指标。静态就是晶体管漏电造成的,大小和芯片工艺,晶体管数,电压相关。控制静态功耗的方法是power gating,关掉电源,那么静态和动态功耗都没了。
另外,就是动态功耗。动态是开关切换造成的,所以和晶体管数,频率,电压相关。动态调频调压(DVFS)的控制方法是clock gating,频率变小,自然动态功耗就小,降低电压,那么动态功耗和静态功耗自然都小。可是电压不能无限降低,否则电子没法漂移,晶体管就不工作了。并且,晶体管跑在不同的频率,所需要的电压是不一样的,拿16纳米来说,往下可以从0.9V变成0.72V,往上可以变成1V或者更高。别小看了这一点点的电压变化,动态功耗的变化,是和电压成2次方关系,和频率成线性关系的。而频率的上升,同样是依赖于电压提升的。所以,1.05V和0.72V,电压差了45%,动态功耗可以差3倍。
再往上,就是软件电源管理了,也就是芯片的Low Power管理策略。把每个大模块的clock gating和power gating进行组合,形成不同的休眠状态,软件可以根据温度和运行的任务,动态的告诉处理器每个模块进入不同的休眠状态,从而在任务不忙的时候降低功耗。这里就需要PVT Sensor。在每个芯片里面都有很多PVT Sensor。
频率和面积其实也是互相影响的。给定一个目标频率,选用了不同的物理库,不同的track(也就是不同的沟道宽度),不同的利用率,形成的芯片面积就会不一样。通常来说,越是需要跑高频的芯片,所需的面积越大。频率差一倍,面积可能有百分之几十的差别。对晶体管来说,面积就是成本,晶圆的总面积一定,价钱一定,那单颗芯片的面积越小,成本越低,并且此时良率也越高。
从上面我们看到,设计芯片很大程度上就是在平衡。影响因素,或者说坑,来自于方方面面,IP提供商,工厂,市场定义,工程团队。水很深,坑很大,没有完美的芯片,只有完美的平衡。在这点上,苹果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苹果A10的CPU频率不很高,但是Geekbench单核跑分却比 A73高了整整75%,接近Intel桌面处理器的性能。为什么?因为苹果用了大量的面积换取性能和功耗。首先,它使用了六发射,而A73只有双发射,流水线宽了整整三倍。当然,三倍的发射宽度并不表示性能就是三倍,由于数据相关性的存在,发射宽度的效益是递减的。再一点,苹果使用了整整6MB的缓存,而这个数字在别的手机芯片上通常是2MB。对一些标准跑分,比如SpecInt2000/2006,128KB到256KB二级缓存带来的性能提升仅仅是7%左右,而256KB到1MB带来的提升更小,缓存面积却是4倍。第三,除了一二三级缓存之外,苹果大量增加处理器在各个环节的缓冲,比如指令预测器等。当然,面积的提升同样带来了静态功耗的增加,不过相对于提升频率,造成动态功耗增加来说,还是小的。再次,苹果引入的复杂的电源,电压和时钟控制,虽然增加了面积,但由于系统软件都是自己的,可以从软件层面就进行很精细的优化,将整体功耗控制的非常好。举个例子,Wiki上面可以得知,A10上的大核Hurricane面积在TSMC的16nm上是4.18平方毫米,而ARM的Enyo去掉二级缓存差不多是2.4平方毫米,在2.4Ghz时,SPECINT2000跑分接近,面积差了70%。
但是,也只有苹果能这么做,一般芯片公司绝对不会走苹果这样用大量面积换性能和功耗的路线,那样的话毛利就太低了。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整机厂家,愿意来自研芯片或者定制芯片的一个主要原因。
编辑:hfy
-
处理器
+关注
关注
68文章
19265浏览量
229684 -
电源管理
+关注
关注
115文章
6180浏览量
144455 -
cpu
+关注
关注
68文章
10855浏览量
211610 -
PowerPC
+关注
关注
2文章
39浏览量
30168 -
网络处理器
+关注
关注
0文章
48浏览量
13953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