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2020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于杭州开幕,首次走出京门的软博会来到了数字化程度较高的美丽杭州。一直以来,软博会都是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陪伴者、见证者和参与者。工信部副部长王志军通过视频致辞,并表示软件作为信息技术之魂、网络安全之盾、经济转型之擎、数字社会之基,正通过“软件定义”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各领域,驱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推动智慧社会加速到来。
从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来看,国内软件规模有了长足的发展。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软件业务收入58387亿元,同比增长11.3%,实现利润总额7066亿元,同比增长7%,规模和效应双双提升。截止到2019年末,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信息产业比重从2015年的25%提高到33%,总收入占GDP比重达7.2%。
(图: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院士陈左宁)
有规模还不够,长远的发展还要看质量。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院士陈左宁指出,软件是一项创新性很强的工作,作为信息技术的灵魂,软件是引领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当前我国软件产业中最大的短板是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基础性软件,近几年虽然国内基础软件有一些进步,但仍然以集成创新为主,真正的原始创新非常少。要把基础软件做好,首先要清楚其基本原理,要有基础研究做支撑,要有做冷板凳的决心。
日前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公布,提到“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首次把坚持创新放在“核心地位”,让科技自立自强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陈左宁院士认为,创新是从0到1的原始去做,不是简单拿来主义。
国内拿来主义被诟病较多的是开源技术的使用,“我们国家的软件,成也开源,败也开源。”陈左宁院士指出,软件要创新,不能走简单拿来主义的路子,快速出产品快速打市场,但是从长远来看,极大损伤整个软件市场的源头创新。
在当下国际国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要通过数智化转型构建高可用生态,实现软件高水平发展。陈左宁院士认为,软件产业想要获得成功,技术只是其中部分因素,生态是软件成功的核心要素。新发展格局下为软件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一方面,整个信息系统的数字化、智能化与传统领域的融合越来越深,同时,国内大循环为主,就是要在供给侧构建生态以满足国内的市场需求。目前,国内应用软件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不过国内应用软件和基础软件之间还没有完成真正的闭环,基础软件之间也没有形成完备的生态,整个软件生态只是形成了点或者面没有体系化。要构建完整的生态体系,需要产、学、研、用各个环节协同发力,需要各个企业之间协同创新。
陈左宁院士强调,国内大循环并不代表要封闭,而是在国内大循环基础之上积极构建国际循环。以开源软件为例,开源是软件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现在信息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开源技术的应用,要继续保持开放的心态,积极参与到开源社区中。拥抱开源,保持创新,不断提高开源贡献度,更要有引领开源的自信。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信通院)发布的《开源生态白皮书(2020年)》,2019年我国企业已经使用开源技术的企业占比为87.4%,同比增长10.7%,我国企业使用开源技术已成主流。
“成也开源,败也开源”,提醒着国内软件从业者不忘创新的初心,在新的发展机遇下,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
责任编辑:lq
-
工信部
+关注
关注
2文章
548浏览量
35576 -
网络安全
+关注
关注
10文章
3179浏览量
59957 -
信息技术
+关注
关注
0文章
602浏览量
29703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