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4时14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将引力波暴高能电磁对应体全天监测器卫星(Gravitational wave high-energy Electromagnetic Counterpart All-skyMonitor,简称GECAM)发射升空,两颗卫星成功进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首次发射全天监测引力波电磁对应体的卫星。GECAM卫星也被称为“怀柔一号”。
GECAM卫星艺术图
2015年9月14日,人类首次探测到两颗黑洞并合产生的引力波,开启了“聆听宇宙”的引力波天文学时代。两年以后,2017年8月17日,人类首次探测到双中子星并合引力波事件,并首次探测到中子星并合发出的光,也就是引力波电磁对应体,它提供了全面理解引力波天体爆发过程、研究一系列基本物理规律的关键信息。引力波高能电磁对应体(X射线和伽马射线)在星体并合之后往往最先出现,探测它们可以为其他波段进行后随观测提供目标位置等重要信息;同时,引力波事件的高能辐射转瞬即逝,难以捕捉,对其进行高灵敏度的全天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抓住引力波天文学新时代的重要机遇,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于2016年3月提出了引力波暴高能电磁对应体全天监测器项目概念,简称GECAM,它由两颗微小卫星组成,采用双星共轭轨道的星座布局,轨道高度600公里,可以实现对高能爆发现象的全天360度无盲区高灵敏度监测。2018年12月,中国科学院正式批复GECAM卫星工程立项,根据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二期)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的统一部署,由先导专项总体负责单位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组织实施,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负责卫星总体并承担卫星平台研制任务,高能所承担卫星有效载荷研制以及科学应用系统的建设和运行,并作为首席科学家单位负责科学研究组织工作。
GECAM卫星自立项至发射仅两年时间。研制期间,参加项目的科研和工程技术队伍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并战胜了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巨大困难,按照技术指标和计划进度要求完成了卫星工程的各项任务。
GECAM卫星在监测天区范围、能区覆盖、探测灵敏度和定位精度等指标方面相对于国际上其他卫星具有显著的综合优势,预期将发现最大样本的引力波伽马暴和新型引力波电磁对应体,探索河外快速射电暴的产生原因,发现一批特殊伽马暴,监测一批磁星的完整爆发过程,推动破解黑洞、中子星等致密天体的形成和演化,以及双致密星并合之谜。此外,GECAM还将探测太阳耀斑、地球伽马闪和地球电子束等日地空间高能辐射现象,进一步研究其物理机制。
责任编辑:xj
原文标题:我国成功发射两颗引力波电磁对应体全天监测卫星GECAM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微波射频网】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
卫星
+关注
关注
18文章
1728浏览量
67458 -
电磁
+关注
关注
15文章
1141浏览量
52024 -
引力波
+关注
关注
0文章
31浏览量
4658
原文标题:我国成功发射两颗引力波电磁对应体全天监测卫星GECAM
文章出处:【微信号:mwrfnet,微信公众号:微波射频网】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电磁波谱与环境监测的关系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01组卫星
一体化自动气象监测系统:全天候守护,24小时不间断监测

交流电与电磁波的关系
中国成功发射海洋盐度探测卫星
雷达水位监测系统:精准监测,守护水域安全

哪种物质可以屏蔽电磁波
吸波材料和电磁屏蔽材料的区别
毫米波雷达是声波还是电磁波
直线电机生产厂家谈卫星互联网高轨卫星成功发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