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杀熟成为越来越敏感的话题。
近日有网友反映,“能花钱的软件都在杀熟,淘宝携程美团一大堆,我都对比过。两个手机放一起,链接互相发过去,一样的东西价格都不一样。”
而今日携程客服回应称:绝不会大数据杀熟,如怀疑产品有大数据杀熟的内容,请提供相关截图,后续有相关客服为您处理。
目前未见到消费者和企业方面的进一步反馈,杀熟的质疑暂无定论。不过值得注意的不仅是做出回应的企业,也包括没有回应的企业。
同在今日,另一件涉嫌杀熟事件有了新进展。
此前,网友漂移神父发文质疑美团割韭菜。他表示,自己12月9日在美团App点外卖发现,同一家店,同一配送地址,同一时间节点点餐,会员配送价6元,实际下单时变成4元,而另一部非会员手机下单配送费始终为2元。
随后美团外卖表示,配送费差异与会员身份无关,是定位缓存偏差导致;已向用户致歉,并成立专门团队研究改进问题。不过美团的解释并未赢得信服。今日“漂移神父”再次发文,质疑美团是用“缓存”背锅了事。
互联网平台掌握大量用户信息,消费者在交易中处于弱势地位。“大数据杀熟”问题在2018年3月首次在国内进入大众视野,当时媒体对2008名受访者进行的调查显示,51.3%的受访者遇到过互联网企业利用大数据“杀熟”的情况。
然而两年多时间过,这一乱象从未中断。
在近日曝光的事件下,不少网友也反馈了自己被大数据杀熟的经历:淘宝的省钱月卡,别人续费5.8一个月,自己续费12.8一个月;用88VIP在天猫超市下单的价格,还不如朋友随机领到的一张券多;拿自己和同事手机定同一间酒店,价格差40……
好在相关监管即将得到加强。今年11月10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其中将“大数据杀熟”定义为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实施差别待遇。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治理即将迎来“强监管”时代。随着这一份指南的实施,消费者有望得到更多保障。
责任编辑:YYX
-
互联网
+关注
关注
54文章
11158浏览量
103356 -
大数据
+关注
关注
64文章
8893浏览量
137464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