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次利用被认为是退役动力电池价值得以最大发挥的有效途径,但理想与现实之间往往会存在很大差距。因为退役动力电池性能、规格等方面存在的差异,退役后的动力电池需要经过多重检测等工序才能进行梯次利用,这成为困扰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的最大障碍。再加上商业模式、流通机制等方面的问题,真正实现梯次利用还面临着不少困难。
退役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产业链涉及到用户(车主或商业运营单位)、车企、动力电池企业、梯次利用企业,如何创造一个共生共赢的产业链生态圈,是必须要考虑的。如果仅仅是后端的梯次利用企业获利,那么用户、车企、以及动力电池企业,就没有足够的动力去参与和推动退役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产业规模就难以起来。
目前,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项目大部分都处于探索验证阶段,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的理论易于理解,但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常遇到一系列问题,但问题出在动力电池的产品结构和生产工艺设计上,很多企业为提高动力电池组工作的可靠性,采用激光焊接工艺将动力电池串联起来,或者采用螺栓紧固方法。这样的连接结构造成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的难度,用户采用退役的动力电池重新组装成动力电池组的成本过大,阻碍了退役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因此要在动力电池产品结构设计上和生产工艺方面进行大胆创新,方便退役动力电池组的拆装以及维修保养,通过自动化组装设备缩短退役动力电池组装的时间。随着技术进步,多项问题正在逐步解决,助推其商业化应用。
毫无疑问,成本是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的最大优势,也是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经济效益的来源。那么如何做到良好的成本控制,将系统成本做到新动力电池产品的三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将直接决定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是否能够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这既需要政府层面建立相关规范和标准,也需要产业链各环节的企业,一起紧密合作,尝试成立电动汽车后市场的产业联盟,大家一起来参与,才能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在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和回收尚未发展成熟的情况下,运营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关乎成本和盈利等企业切身利益。目前,国内已有企业在退役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和回收方面展开布局,运营模式也各有不同。
对于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的衍生产品,客户在知情的情况下,会对产品的性能、寿命、可靠性、安全性等心存疑虑,产品的推广会存在一定的阻碍。在产品的推广和应用方面,要充分考虑客户的现状和诉求,多种商业运作方式相结合,在充分帮助客户获利的基础上,获得自己的利益。
责任编辑:tzh
-
动力电池
+关注
关注
113文章
4542浏览量
77779 -
自动化
+关注
关注
29文章
5599浏览量
79459 -
电池
+关注
关注
84文章
10639浏览量
130452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