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总线一直以来以稳定、容错性高而著称。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其独特的同步机制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本文将为大家讲解一下CAN总线的同步机制以及SJW的作用所在。
CAN总线的同步共有两种方式:硬同步和重同步。
硬同步
在总线刚刚从空闲状态中走出来的时候,在帧头的位置都会进行一次同步。此时所有的节点位时间重新开始,就像所有的运动员都再一次回到了起跑线上。这种同步方式被称作硬同步。
重同步
硬同步时只是在有帧起始信号时起作用,无法确保后续一连串的位时序都是同步的,这个时候重同步就到了发挥作用的时候。具体来说,CAN总线的一个位时间中包含两个缓冲段BS1和BS2:
在两个缓冲段中间的位置,即是读取总线电平的采样点位置,当检测到总线上存在相位差的时候,通过延长BS1段或缩短BS2段来获得同步,这样的方式称为重新同步。
这两个相位缓冲段的延长时间或缩短时间上限由再同步跳转宽度(SJW)给定。采样点是接收节点判断信号逻辑的位置,CAN通讯属于异步通讯,需要通过不断的重新同步才能保证收发节点的采样准确,所以SJW(同步跳转宽度)决定了接收节点是否能有比较好的兼容性。如下图,即是某CAN总线中利用ZLG CANscope进行的采样点与位宽度容忍的快速测试结果:
因此,使用CAN总线的时候,发现位宽度有偏差,则需要对其程序中的位定时寄存器或者晶振进行修正。比如不要使用带小数点的晶振,如11.0592HZ。这样算出来的波特率肯定不准。不要使用陶瓷晶振,会有偏差超过1%的概率,即使重同步也会失败。
波特率计算时,提高适应范围,需要保证12-20(特征16)个的位时间因子,然后通过提高正常节点波特率寄存器中的同步跳转宽度SJW值(加大到2-3个单位时间)来实现。比如使用ZLG两款波特率计算工具,可以计算出良好的波特率寄存器值。
-
CAN总线
+关注
关注
145文章
1958浏览量
131186 -
线缆
+关注
关注
5文章
563浏览量
29187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CAN总线通信原理介绍 CAN总线模块选择指南
使用CAN总线的注意事项 CAN总线与其他通信协议对比
如何使用Arduino实现CAN总线通信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B/0D/wKgZomcse3WAMCkFAAHZ5kcfkGo538.jpg)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B/AF/wKgaomcoXPyAd0BeAAHVXcPTtkk237.jpg)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B/56/wKgaomcgYsCAXo3oAAI0Tzg84-Q157.jpg)
【CAN总线知识】全面了解CAN总线协议
![【<b class='flag-5'>CAN</b><b class='flag-5'>总线</b>知识】全面了解<b class='flag-5'>CAN</b><b class='flag-5'>总线</b>协议](https://file.elecfans.com/web2/M00/50/DA/pYYBAGLH6TyAB71EAAAPQ7KgtYA038.png)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9/6E/wKgaomb4rj2AWt3OAAxBUmL4rrw100.jpg)
CAN总线协议的数据链路层有哪些部分
【CAN总线知识】CAN总线信号传输的位定时与位同步理论
![【<b class='flag-5'>CAN</b><b class='flag-5'>总线</b>知识】<b class='flag-5'>CAN</b><b class='flag-5'>总线</b>信号传输的位定时与位<b class='flag-5'>同步</b>理论](https://file.elecfans.com/web2/M00/50/DA/pYYBAGLH6TyAB71EAAAPQ7KgtYA038.png)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