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健康码”、“通行码”等各种码无处不在,用手机扫一扫,就能确定你是安全人员还是有风险人群,瞬间决定让你通行还是拒之门外,为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这一“码”可知的背后是大数据的力量。今年因为疫情的发生,从机构、企业到个人,都深深地感受到大数据对我们生活、工作带来的巨大影响。而目前我们看到的也仅仅是大数据利用的“冰山一角”,在数字经济时代,我们期望破解大数据利用的难题,进一步释放数据的价值。
疫情发生倒逼大数据利用提速
今年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迅猛,有诸多利好。疫情的发生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进一步倒逼了大数据应用,使得大数据产业发展提速。根据IDC最新***,2020年中国大数据相关市场的总体收益将达到104.2亿美元,较2019年同比增长16.0%,增幅领跑全球大数据市场。IDC***,2020年,全球大数据相关硬件、软件、服务市场的整体收益将达到1878.4亿美元,较2019年同比增长3.1%。
而从行业上来看,2020年中国大数据技术与服务市场中收益前三的行业依次是金融(包括银行、保险、证券与投资)、政府(包括中央政府与***)以及通信,三者总和***国总体的50%以上。在金融行业中,大数据分析技术赋能于金融反欺诈、风控、信贷等业务。在政府行业中,智慧城市、公共安全、交通、气象等各部门对大数据应用较多。在电信行业中,三大运营商拥有庞大的个人位置数据,精准营销、信用评估等是大数据技术主要的应用方向。
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为大数据的应用与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市场氛围。《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工业大数据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共中央、***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以及最近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等,都对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等,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以及一系列的发展举措。不断破解利用大数据中的难点,充分释放数据的价值,进一步加速数字经济的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知盛数据CEO王晓梅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特别提及了今年是数据安全的分水岭,2020年7月3日,《中华人民***数据安全法(草案)》全文发布并征求意见,可称为是中国数据安全的元年。中国大数据领域的数据安全有了新的起点。中国数据安全法的推进预示着中国的数据安全保障将有法可依。
各个ICT企业纷纷推出一系列的大数据平台以及解决方案,为企业、机构等利用大数据搭建了平台,进一步降低了数据利用的门槛,丰富了数据利用的***能力。事实上,今年以来“数据中台”概念和解决方案异常火爆,进一步佐证了大数据市场发展的火热度。
加快治理与伦理建设 充分释放数据价值
随着大数据利用从C端向B端不断延伸,大数据应用的进一步深入,数据利用也***出许多问题。IDC中国研究副总监卢言霞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数据缺乏相应的标准是严重影响数据利用的很大一个障碍。一方面行业企业的元数据缺乏相应的标准,这会导致企业内部的数据不一致而无法进行分析利用;另一方面不同机构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共享也缺乏相关标准,这会阻碍数据交换共享数据融合,影响数据利用。
除了数据标准,数据治理是今年另外一个被高度关注的焦点。如果不能够更好地进行数据治理,我们很难从数据中获得更大的价值。“做大数据的科技工作者,应该像垃圾分类管理员学***,在捡之前就知道垃圾怎么分类,会产生什么价值。”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曼青表示。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大数据的价值充分释放。吴曼青认为要想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作用要在三个维度进行发力:一是尽可能保持数据的多样性,二是数据模型的准确性也非常重要,三是尽可能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如果我们缺乏数据治理的思维,那么有可能我们收集上来的数据同样会形成巨大的“数据垃圾。”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以医疗领域为例,讲述了目前在医疗领域推动人工智能医疗建设过程面临的障碍,由于对于数据缺乏标注和治理标准,导致医疗大数据仍然“大而混乱”。“我们20亿条就诊数据里面,其实收集的很多信息对疾病诊疗是没有用的,怎么甄别出来?缺少统一的标注、治理标准。”葛均波说。
所以,中国工程院院士郭桂蓉呼吁,要加强数据治理,构建完善的大数据法治体系。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作为生产资料的数据资源具有数量巨大、数据变化快的特点,造成大数据分析和应用场景更加复杂,因此必须遵守一定的法律法规以及道德标准。
互联网平台利用大数据“割会员韭菜”事件,最近引发了全社会关注。数据利用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我们以“科技向善”的角度来利用数据,能够很好地将大数据造福于百姓、有利于经济发展,但如果被利益驱动缺乏底线,则有可能带来巨大的危害。
王晓梅表示,大数据/人工智能的伦理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最近中国互联网公司的某些“失态”,本质是违背了伦理,要解决这样的问题,政府不仅要引导监管,还需尽快制定可执行的伦理体系和配套措施,人工智能才能行稳至远。而企业内部则需设立伦理委员会,领先企业可以自愿“先行先试”。这方面可以借鉴医学领域,在医学产业里有相对成熟的伦理委员会,包括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穿戴设备的使用等,都需要经过伦理委员会的讨论认定,这样不仅保证数据使用的合理合法,更加保障了数据使用符合伦理。
赛迪***信息化与软件产业研究所所长、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副主任吴志刚认为,要防范数据安全的新风险,必须加强底线思维,强化伦理道德规范,提升数据安全防范意识,遵守民法典及个人隐私保护的相关要求,构筑数字生态安全体系,同时要加强统一的监督制度,防范非传统安全风险。亟须完善数据方面的相关法律、规范等制度建设,开展数据安全治理,平衡数据流通使用与个人信息保护及数据安全之间的关系,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加大数据安全保护力度,确保数据要素市场得以安全有效运行。
责任编辑:tzh
-
电信
+关注
关注
2文章
730浏览量
61930 -
人工智能
+关注
关注
1791文章
47269浏览量
238439 -
大数据
+关注
关注
64文章
8889浏览量
137436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