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探索太阳系的过程中,其他世界的地形并不是人类唯一需要穿越的困难地形。 在我们自己的星球上,有一些地方是荒凉的,难以穿越的。 中国北方省份内蒙古肯定会被列为其中一个地区,尤其是在冬季。 但这正是12月16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的团队成员为取回“嫦娥五号”任务的月球样本而不得不穿越的地形。 更为独特的是,他们是在外骨骼的帮助下完成任务的。
奇怪的是,穿戴外骨骼的队员并不是为了帮助完成艰难的登山任务,甚至不是为了取走月球着陆器本身的有效载荷(仅重2公斤)。这是为了搭建一个通讯帐篷,将野外团队连接回北京的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总部。
外骨骼的设计是为了帮助人们背负大约两倍的重量。 据报道,穿戴外骨骼后,一个人搬运50公斤的东西在100米的崎岖地形上行走而不感到疲惫。 此外,这款外骨骼配备可更换电池,可持续工作约4小时,可在恶劣天气情况下使用。 类似的技术可以帮助未来的太空探索者在世界外更加恶劣的环境中导航。
责编AJX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外骨骼机器人
+关注
关注
1文章
60浏览量
5407 -
航天航空
+关注
关注
0文章
190浏览量
7619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广汽集团参与中国载人月球车研发
2月12日,元宵节,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正式宣布,经公开征集评选,中国载人月球探测任务登月服和载人月球车名称已经确定,登月服命名为“望宇”,载人月球车命名为“探索”。值得一提的是,广汽集团正在联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空间技
为控制Mercury X1和Mercury B1机械臂而设计的创新外骨骼
今天,我们将介绍一款专为控制 Mercury X1 和 Mercury B1 机械臂而设计的创新外骨骼。这种外骨骼以人类手臂的结构为蓝本,可实现直观和精确的控制。 开发这种外骨骼的动机源于
![为控制Mercury X1和Mercury B1机械臂而设计的创新<b class='flag-5'>外骨骼</b>](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7/D4/wKgZO2eqrWyAF4YnAAAv0yw6a9k579.png)
步行助力外骨骼机器人
概述 步行助力外骨骼是一种穿戴在人体下肢的人机一体化机械装置。它的优越性在于能将支撑、运动、防护三项功能紧密结合,通过同步“跟随”人体运动,辅助人体负重行走,有效提升使用者的负载行动能力。在康复训练
![步行助力<b class='flag-5'>外骨骼</b>机器人](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C/A0/wKgaomc3-yuAUqRSAAAbEhhoraE872.jpg)
「知识讲堂」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医疗器械分类、标准、注册指导原则
作为智慧康养创新引领者,迈步机器人深耕康复医疗器械领域多年,近期陆续有粉丝私信或留言,说自己刚涉足医疗器械不久,对外骨骼康复机器人比较感兴趣,希望有更深度的了解。对此,小迈通宵达旦收集、整理了一份
![「知识讲堂」<b class='flag-5'>外骨骼</b>康复机器人医疗器械分类、标准、注册指导原则](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A3/EE/wKgZomUKm9CAS-XGAAAuNViJEQI576.png)
嫦娥六号回家!49所传感器助力世界首次月背采样圆满成功
来源:电科传感 编辑:感知芯视界 Link 嫦娥六号返回器准确着陆于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工作正常,标志着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世界首次
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突破:模拟框架加速外骨骼机器人控制系统开发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生物医学工程领域迎来了一项重大突破。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发表的研究成果,为我们揭示了一个由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苏浩团队开发的全新模拟框架,这一框架有望加速外骨骼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开发,进一步推动外骨骼装置在现实世界的广泛应用。
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加速外骨骼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研发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进步尤为引人注目。近日,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成果,报道了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苏浩团队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他们成功开发了一种模拟框架,这一框架有望极大加速外骨骼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开发,从而推动外骨骼
慧能泰HUSB363 PD Source全协议灵活充电方案
想必大家前段时间有关注到嫦娥六号全球首次月球背面取样返回之旅。此次登月,嫦娥六号顺便释放了搭载的巴基斯坦的立方星。一夕之间,巴基斯坦从一个摩
![慧能泰HUSB363 PD Source全协议灵活充电方案](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EE/21/wKgaomZqUGCAcpvOAASJX6Bycs4945.png)
嫦娥六号成功抵达月球轨道,将进行背面采样并返回地球
随后,借助鹊桥二号中继星,嫦娥六号探测器将调整轨道高度及倾角,择机完成轨道器与返回器组合体与着陆器上升器组合体分离。着陆器上升器组合体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实施软着陆,按计划开展
国家航天局:鹊桥二号中继星成功完成在轨对通测试
鹊桥二号中继星自3月20日升空以来,依次进行了中途修正、近月制动、环月轨道调整,最终在4月2日进入预定的24小时环月大椭圆使命轨道。4月6日,鹊桥二号成功实现与月球背面的嫦娥四
NASA选定三家企业研发月球车,目标最早2030年初探月
研究周期为一年,任务完成后只有一家企业能争取到最后的演示阶段,他们必须制成月球车并进行实际测试。此外,NASA预计最早在2030年初展开阿波罗V号任务,首次试用所选月球车。
鹊桥二号中继星成功进入月球轨道,为嫦娥六号提供服务
国家航天局表示,近月制动是月球卫星飞行中的重要环节,对轨道控制要求极高。卫星需在接近月球时实施减速措施,使相对速度降至月球逃逸速度之下,便于被月球引力捕捉,达成绕月飞行目的。
佐治亚理工开发通用机器人外骨骼控制技术
这个全新设计的系统主要依靠深度学习来快速,准确且灵活地保护人类。如今已经证实,这种外骨骼装备能够流畅地适应各种室外行走、站立以及攀爬楼梯或斜坡等操作能力。
中国2030年将进行火星采样返回计划
值得关注的是,2022年国家航天局公布了中国深空探测任务规划,其中包括:嫦娥六号将于2025年左右执行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任务,嫦娥七号预计着陆
中俄将在2033-2035年月球建造核电站
此外,鲍里索夫强调俄罗斯与中国在嫦娥探月工程中的紧密合作。他坚信,凭借俄罗斯在核动力转化技术方面的强大实力,定能为月球研究站供电提供技术支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