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研究所成功研制全球电波传播大气模型系统

iIeQ_mwrfnet 来源:中国无线电管理 作者:中国无线电管理 2021-01-13 15:50 次阅读

近日,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指导下属北京东方波泰无线电频谱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研究所)经过刻苦攻关,立足国际前沿视角,聚焦各行业难点痛点问题,成功研制了全球电波传播大气模型系统。该系统可实现对流层范围内全球不同时段、任意地点的大气温度、湿度和压力等气象因子的精确建模和准确预测,从而提升对流层散射、大气波导通信等超视距电波传播模式的总体效能。

大气对流层中的两种超视距电波传播——大气波导和对流层散射具有抗毁性强、作用距离远、应用成本低等一系列优势。然而,对流层的电波传播会受到大气折射率效应、大气湍流、水汽、气溶胶粒子等气象因子的影响,造成在时、频、空域呈现机理复杂、多域交织、随机快变等一系列问题,使得其传输特性的准确建模与参数预测极具挑战性。

该系统聚焦上述问题,构建了高分辨率的全球大气时空数值模型,提供包括精准大气湍流、大气逆温层和大气折射率梯度在内的三维空间结构模型及预测,进而实现了对大气波导和对流层散射传播的发射时段、最优频段及仰角等核心参数的定量分析和预测。 系统的研制成功将电波的超视距传播计算,由基于经验统计的粗略估算变革为基于理论数值的精确计算,可提供未来7天以上,精度达1公里内的准确预测,从而显著提升了大气对流层超视距传播的可靠性、传输效率和适用场景。

图1 核心气象参数全球三维分布计算及展示系统

图2 北京-河北易县大气折射率梯度垂直剖面 (下部蓝色近地面出现大气折射率逆变区,代表大气波导结构形成)延伸阅读:大气波导:当近地层存在显著的逆温和随高度减少越迅速的水汽压,则越容易形成无线电波的超折射现象。由于射线的曲率大于地球表面的曲率,射线传播路径会向地球一侧弯曲,经地面产生反射后继续向前传播,继而又弯向地面,一直重复这个过程,类似于电波在波导中进行传播,便形成大气波导。大气波导主要分为3种类型:蒸发波导、表面波导和抬升波导。对流层散射:指利用大气层中传播媒介的介质不均匀性对无线电波的散射作用进行的超短波、微波频段超视距电波传播。与大气波导的突发特性不同,对流层散射现象长期存在,但其散射效果、传输损耗具有明显时、空、频特异性和随机性。

原文标题:全球电波传播大气模型系统研制成功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微波射频网】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haq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无线电
    +关注

    关注

    58

    文章

    2087

    浏览量

    115391
  • 无线电波
    +关注

    关注

    2

    文章

    233

    浏览量

    25417

原文标题:全球电波传播大气模型系统研制成功

文章出处:【微信号:mwrfnet,微信公众号:微波射频网】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再刷世界纪录!“九章三号”国产光量子计算原型机研制成功,速度提升一百万倍!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李弯弯)10月11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陆朝阳等组成的研究团队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宣布
    的头像 发表于 10-12 00:22 2426次阅读

    英国AI安全研究所推出AI模型安全评估平台

    据报道,英国人工智能安全研究院近日发布了名为“Inspect”的AI模型安全评估平台,此平台采用开源技术且对全球AI工程师免费开放,旨在提升模型性能与安全测评效率。
    的头像 发表于 05-13 15:20 159次阅读

    探秘我国集成电路科技工作者早期创业足迹

    是河北半导体研究所、四川固体电路研究所,一支是中科院冶金等。”参与陈列馆筹建的王守祥同志介绍说。1956年,国家第二机械工业部十局决定将华北无线电器材联合厂中心试验室,改为二机部第十一研究所
    发表于 03-30 17:22

    射频通信电路应用(无线通道中的电波传输)

    射频概念-为何采用高频通信?射频通信电路应用简介,无线通道中的电波传播
    发表于 03-07 13:48 236次阅读
    射频通信电路应用(无线通道中的<b class='flag-5'>电波</b>传输)

    艾伦人工智能研究所发布全球首个100%开源大模型

    艾伦人工智能研究所近日宣布,与多所大学合作,成功开发出全球首个100%开源大模型OLMo,包括权重、代码、数据集和训练全过程。这一创新性项目旨在推动人工智能领域的开放
    的头像 发表于 02-05 09:34 592次阅读

    5g通信中天线设计及电波传播特性

    5G通信中的天线设计和电波传播特性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话题。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讨论5G通信中的天线设计和电波传播特性,探讨其在提高通信性能和扩展网络覆盖范围方面的作用。 一、5G通信中
    的头像 发表于 01-09 16:37 590次阅读

    LabVIEW进行癌症预测模型研究

    LabVIEW进行癌症预测模型研究 癌症是一种细胞异常增生的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细胞分裂速度放缓,但癌细胞会失去控制地不断分裂,形成可能良性或恶性的肿瘤。 2012年的国际癌症数据显示,新发癌症
    发表于 12-13 19:04

    上海微系统所助力研制超导神经形态处理器原型芯片—苏轼(SUSHI)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尤海航研究员、唐光明研究员带领的研究团队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的头像 发表于 10-22 09:11 895次阅读
    上海微<b class='flag-5'>系统</b>所助力<b class='flag-5'>研制</b>超导神经形态处理器原型芯片—苏轼(SUSHI)

    天线是什么?无线电波的波长、频率与传播速度的关系

    无线电波是一种信号和能量的传播形式,在传播过程中,电场和磁场在空间中相互垂直,且都垂直于传播方向。
    发表于 10-12 09:32 3324次阅读
    天线是什么?无线<b class='flag-5'>电波</b>的波长、频率与<b class='flag-5'>传播</b>速度的关系

    中国科学家成功研制“九章三号” 255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

           中国科学家再立新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陆朝阳、刘乃乐等组成的研究团队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的头像 发表于 10-11 17:06 1136次阅读

    雷达波束在地球大气传播原理是什么

    实际应用中,为了简化计算,通常采用"等效地球半径"的概念。这个等效的地球半径是基于亚湿热大气模型的一个假定值,其值是地球实际半径的4/3,也可以说是地球实际半径增长了三分之一。
    发表于 09-14 09:58 713次阅读
    雷达波束在地球<b class='flag-5'>大气</b>层<b class='flag-5'>传播</b>原理是什么

    雷达波束在地球大气层中的传播方式

    我们知道,雷达波束在地球大气层中的传播并非直线,而是受到大气层的影响呈现出一种弯曲的形态,这种现象称为大气折射。这是由于地球大气的密度并非均
    的头像 发表于 09-14 09:57 1266次阅读
    雷达波束在地球<b class='flag-5'>大气</b>层中的<b class='flag-5'>传播</b>方式

    无线电的原理是什么 无线电波各波段的划分方法

    无线电波是由电场和磁场构成的,无线电波中电场和磁场的方向是相互垂直的,电磁波传播速度接近300,000 km/s(精确值为299,792,485 m/s)。通常的波段计算是这样的:波长(m-米波段) =300/频率(MHz-兆赫
    发表于 08-04 10:42 1.3w次阅读
    无线电的原理是什么 无线<b class='flag-5'>电波</b>各波段的划分方法

    智能感知与物联网技术研究所2021级硕士研究生中期报告(四)

    原文标题:智能感知与物联网技术研究所2021级硕士研究生中期报告(四)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智能感知与物联网技术研究所】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的头像 发表于 07-21 07:35 383次阅读

    智能感知与物联网技术研究所2021级硕士研究生中期报告(三)

    原文标题:智能感知与物联网技术研究所2021级硕士研究生中期报告(三)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智能感知与物联网技术研究所】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的头像 发表于 07-20 07:35 444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