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远程旁听了由行业举办的电磁兼容研讨分会之后,心中对于研讨会上谈到的一些事情或者说问题久久不能释怀,也有自己的一些思考和感触。于是乎,我就想写一篇帖子来与大家分享,分享我个人的一些看法,希望对大家在今后的工作开展、推动和产品研发过程中有些帮助。也希望这篇文章可以作为您的一些案例或者故事,去说服周边领域的协作和领导的支持,能达到此目的就足矣!
背景
NO.1
随着5G技术由探索阶段快速进入商用应用阶段,在各行各业之中(例如工业、医疗、物联网、机器人等领域)开花落地,这对于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具有相当积极正面的影响。
但也正如我们所知道的,一个技术的应用之后,也将带来了新的挑战或者问题。那就是一个系统中不同模块之间的融合相处,以及这种技术在设备商用环境的适应能力挑战。在工业自动化、机器人、医疗、智能汽车等领域对于其安全可靠性的要求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我们大家可以自我观照一下,电磁兼容是否会影响其安全性呢?我们自己的研发设备是否考虑了电磁兼容的问题呢?
下面,我就来分享一下有些人对于电磁兼容认识存在的一些误区,希望您可以避开!
对电磁兼容认识的常见误区
NO.2
01
忽视电磁兼容是产品质量可靠性的重要措施
在我接触的不少企业中,很多人对于电磁兼容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为“认证”而生的岁月,而不是作为产品质量可靠性的重要手段措施。导致出现客户有需求才进行电磁兼容的相关测试,更别谈前期的设计考虑考量。
往往都是通过后续整改的措施来进行弥补。如果整改不能通过的话,通常会采取一定的手段,委托第三方作出报告来欲盖弥彰。这种事情多半出现在一些没有走出国门的企业之中,并且为数甚多。以我在杭州研讨会上向大家提出的一问题为例,分享一下我所得出的结论。
在会上,我提出了一个问题:“您是如何定义电磁兼容的”?或者可以解释成“您是如何理解产品电磁兼容的”?要求参加本次研讨的客户来分享一下,其中对电磁兼容的看法主要有这两种:
有人从技术的角度谈:电磁兼容包括哪些测试项目,从而需要在设计上去一一考虑。
也有人从“兼容”二字考虑,谈到了产品需要适应在不同环境,而设计是确保产品实现在不同环境下正常工作。
如果仅仅是为了证明满足电磁兼容标准的证书,犹如大学生的毕业证;
而从商业价值的角度去看产品电磁兼容的意义,则更重要几分。一个产品的电磁兼容做得足够优秀,就犹如汽车行业的奔驰宝马,是品牌与质量的象征。
至于到底如何来理解电磁兼容,还需要产品要求和决策者来决定。定位决定地位,从长远方向来看,在一个公司的产品里,对电磁兼容的定位,必然能够作为其产品未来的关键竞争力。
02
电磁兼容设计重要还是测试重要?
如果有人还对于这个问题从技术角度来讲(不包括公司文化或者政治的角度)存在疑问和讨论,那么反映出来此人对于电磁兼容的认识存在误区,甚至对于研发设计与测试的讨论也存在误区。其实,这个问题可以借用一个不恰当的比喻来讲,对于一个人的出生来说,父亲和母亲哪个更重要呢?
产品质量是设计出来的,而测试是对设计验证,是闭环的手段、相辅相成的关系,而不是对立关系,所以在技术角度上千万不要对立起来。
03
认证通过=质量可靠?
记得在之前在工作的时候,公司的前同事引入了一款电源适配器。在通过标准认证要求浪涌1KV差模和2KV共模的情况下,这款电源适配器在商用一年不到的时间内,应用在外部配电箱中出现50%左右的大面积失效。
产品线的领导人对此非常关注,并立即对这款适配器使用的地方进行全面更换浪涌规格为6KV的差模和6KV的共模的新规格适配器,与此同时之前适配器的购买费用全部退还才安抚了客户。
我们不妨算一下,这个适配器带来的消耗多大呀?更换之后的适配器,商用多年都没有一款因浪涌问题而失效。这说明了什么?有时候因某些小利而节省的地方,往往会埋下祸端。看似毫无问题,一旦出现差错就会构成惨重的代价。
满足认证条件就能满足商用吗?商用才是一切标准的终点,也是行业最高的标准。
那么如何可以避免这种问题呢?那就是需要对电磁兼容学科的研究进行正确的认知!
04
电磁兼容学科研究的不就是EMI和EMS吗?
不少人对于电磁兼容学科认识存在误区,认为电磁兼容学科仅仅是电磁兼容设计、或者说EMI和EMS,而忽视了电磁兼容环境的考虑,从而导致产品商用时与实际产品的认证是存在差异的。
这种差异会对产品实际产生多大的冲击呢?在我们前提设计中是否考虑过?是否有过摸底验证过呢?极限测试过呢?这些问题都是需要去规划、执行的。
假如没有进行过这些验证,一旦出现电磁兼容问题,小则更换设备,大则损失上万。网上此类案例层出不穷,例如以下这条:
这还是非常小的一个案例,还有把整栋楼烧掉的事故呢。
05
全部寄托于整改
前面我们也谈到,有些公司没有考虑电磁兼容设计,只是在遇到问题或者认证诉求时,才进行测试执行电磁兼容相关项目。但作为行业内的人都知道,对于大部分产品来说,如果前期都没有考虑过电磁兼容设计的话,去执行电磁兼容测试时,必然会准确的爆发出各式各样的问题。这点甚至不用怀疑,如有不信,可以拿自己的产品去试试看。
在本次研讨会上,有一位老师出题了一个很好的问题,那就是:“能够通过整改可以搞定的电磁兼容问题占比有多大呀”?从原则上来说,这种可能性不会超过50%。就像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假如一个人得了癌症,其治愈的几率有多少,或者存活的几率又有多少?就算医学发达的今日,某些癌症可以得到治愈,那在治疗中投入的费用又有多少?更何况对于一个产品来说,投入的费用不仅仅是金钱,还有上市的时机,人员工资等…
如我之前的视频课程《电磁兼容犹如疫情控制之道(详情见文末阅读原文)》中所谈到的一样,预防永远是王道,也是最省事省力的做法,也是老外所鼓励大家参考下图的缘由:
06
改,还是不改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有一些实际案例可以供大家参考一下:
在大会上,有人提到其产品在执行电磁兼容测试时,采用3m电缆测试的过程中,电缆捆绑与不捆绑测试结果差距巨大,一个OK,一个FAIL。然后向老师提问,老师后来给与的回复是:您的产品设计还有待优化。
无独有偶,在前端时间有朋友咨询我一个问题,浪涌测试结果会把系统重启,如果把旁边的端口电缆去掉就OK。那么商用时候,旁边电缆是否也可以去掉呢?不可以,您说是否需要改吗?
在之前的某次研讨会上,课程结束之后,有一个来参加本次研讨会的电源厂家走过来与我讨论一个电磁兼容问题,请大家先容许我描述一下这个问题。
【问题描述】
厂家端着笔记本电脑过来,并指出电源适配的RE测试数据,采用1m长的电源线可以满足要求;而采用1.5m长的电源线,测试结果不满足裕量要求即不符合标准需要。然后,就问我这个是不是问题啦。
【解决方案】
我看到以下这个测试数据,发现都是电源适配器的本身设计上存在而导致的,可以通过增加滤波电容或者在电源线上增加磁环。
但因为电源适配器空间有限,增加磁环没有机会,而电源线上增加磁环也没有机会,因为电源线不是电源厂家提供的,故长度不能固定。因此,只能够调整电源适配器的原理和PCB布局布线啦,这种优化改变对于电源适配器的出货进度时间冲击比较大。
于是,我又解释道:如今你不调整的话,购买你的适配器客户会下单买你的吗?不会,因为测试无法满足要求。如果客户不买你的东西,何谈出货进度呢?两相对比之下,到底哪个问题重要呢?
后来我告诉这位朋友说:即使采用1.5m线缆满足了A客户的诉求,你可以保证B客户一定也使用1.5m的线缆吗?假如B客户采用了1m的线缆,那时你又再来改进你现在的适配器,你到底需要保留几款产品呢?编码以及物料成本等是否是问题呢?
最后,我们回到了最初的问题上来,因质量不满足要求没有订单的产品,属于产品还是废品?保健品产品是一种什么样的产品呢?可以说是一种对身体到底会带来多大效果又无法短期见效的东西,因此是无法衡量的。而产品设备很多时候是可以立竿见影的东西,是无法仅仅靠营销做好的。
原文标题:对于电磁兼容的认识,你是否掉入这些误区(上)?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EDA365】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haq
-
电磁兼容
+关注
关注
54文章
1879浏览量
97872
原文标题:对于电磁兼容的认识,你是否掉入这些误区(上)?
文章出处:【微信号:eda365wx,微信公众号:EDA365电子论坛】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