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半导体行业迎来史上最大缺货潮

我快闭嘴 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卢洁萍 2021-01-15 11:44 次阅读

新年伊始,半导体行业从2020年下半年就开始的产能紧缺愈演愈烈。

据时代财经不完全统计,有34家上游厂商陆续涨价,而计划2021年后涨价的厂家也不少于12家,这当中包括华润微、微芯科技、光宝科技、富满电子等。

更无奈的是,缺货和价格波动已传导到大众消费层面。2020年下半年以来,丰田、大众、福特、本田均有汽车减产计划。1月13日,中汽协表示,此波芯片涨价潮将会影响我国汽车产业运行的稳定性。受上游波及,PC等电子消费品类也出现涨价。

不同于2017年的半导体行业涨价周期,此轮涨价始于中间的晶圆代工环节产能紧俏,从而将价格上调逐步传导给下游IC厂。此外,“宅经济”刺激下,电子产品的需求激增,也是助推因素。

时代财经采访多方业内人士获悉,这是芯片有史以来最缺产能和最缺货的一次,有的产品流入下游分销商手中,涨幅甚至接近50倍。

供需失衡之外,产能不足带来的市场恐慌,也造成了渠道商炒货、下游终端厂商恐慌性囤货的局面,进一步加剧了整个市场的价格波动。

1美元物料价格飙升至50美元

香港电子元器件分销商PRIT electronics的董事总经理牛超杰对时代财经表示,目前就他的公司而言,涨价的品牌主要包括音频IC大厂旭化成微电子株式会社(AKM)、各大晶振品牌Epson、NDK、STM的MCU、RenesasNXP的车用物料、CSR物料以及Microchip的各种物料等。

“AKM因为工厂发生火灾导致至少半年到一年无法正常生产,所以市场大缺货。平时1美元的物料最高时飙升到超过50美元;还有各大晶振品牌涨价,也是因为原料都是由AKM工厂生产的。”牛超杰解释道,“另外,就Cirrus logic而言,此品牌是AKM的竞争对手,在AKM物料非常缺货的情况下,很多客户选择更换成Cirrus,这也导致了Cirrus的单价需求都爆增。”

尽管火灾事故属于偶然,但牛超杰的感受并非个例。据时代财经统计,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已有三十多家厂商进行了价格调整。

比如在2020年的最后一天,功率半导体和智能传感器厂家华润微发函表示,为了争取生产线资源,尽量满足供货需求,华润微自2021年1月1日起产品价格做相应调整,调整幅度视具体品种不等。

触控IC大厂汇顶科技也在2020年12月28日发布的《产品调价通知函》中表示,决定对GT9系列所有产品美金价格在现行价格基础上统一上调30%,自2021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

而今年1月4日,微芯科技再发通知函,自2021年1月15日起,将提高多条产品线的价格。

从终端产品来看,半导体产品类型繁多,大致可分为集成电路和分立器件两类。集成电路一般被称为芯片,是指将一定数量的元器件及其连线,通过半导体工艺集成在一起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电路,又可细分为逻辑电路、存储器、微处理器模拟电路,其中市场销售占比较高的是逻辑电路和存储器。

分立器件则一般包括功率半导体器件、光电子器件、传感器,其中功率半导体器件又可分为功率二极管、功率三极管、整流桥IGBTMOSFET等。

功率半导体器件是电子装置中电能转换与电路控制的核心,主要用于改变电子装置中电压和频率、直流交流转换等,目前它的应用领域多在工业控制消费电子、变频家电等,市场规模呈现增长态势。

此次涨价的34家厂商中,有近10家为功率半导体厂家,但大部分还是集中在集成电路领域。

2020年下半年以来宣布涨价的半导体厂商。 来源:时代财经制波及多个下游产业,汽车影响最大

半导体行业下游应用广泛,包括数据处理、通信、汽车、消费、工业及其他五大类。而此次涨价对汽车产业的影响尤为明显。

此前的1月8日,福特汽车就表示,由于半导体芯片短缺,其位于美国肯塔基州的工厂生产线将被迫提前停产。日产汽车也曾表示,半导体芯片无法满足需求,迫使他们不得不调整日本工厂的产量。菲亚特克莱斯勒近日则宣布将暂时关闭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工厂,以及位于墨西哥的一家小型SUV工厂。

除此之外,本田称,因为全球汽车芯片及半导体零部件供应不足,决定在2021年1月将首先削减日本本土约4000台汽车的产量。丰田也宣布,正在考虑减少其在美国南部德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市的工厂生产的皮卡车“Tandra”的生产。

大众汽车去年12月就表示,因半导体芯片供应短缺问题,将调整在中国、北美、甚至欧洲的产量,并于今年第一季度开始执行。

汽车之外,PC行业也受到波及。华硕于近日宣布2021年起将陆续调整显卡和主板定价,包括美国官方商城与零售商都已调整为新价格,已知幅度达20%,如ROG Strix LC Radeon RX 6800 XT 水冷显卡在新蛋的售价就从原本得899.99美元调整为1079.99美元。

此外,空调、彩电品牌也陆续涨价,不过分析人士表示这些产品与半导体产业涨价关系不大。

据报道,格力电器曾于去年11月底表示因工厂原材料价格上涨,决定自2020年12月15日起,对家用空调新国标产品提货价格及终端零售价格进行调整。另外,奥克斯、志高、美博空调也接连发布了涨价的消息。

家电行业分析师刘步尘对时代财经表示,此次空调涨价的原因,一方面是空调原材料涨价比较多,挤压了空调企业利润空间;另一方面则是空调价格去年下半年持续走低,从另一个方面削薄了企业利润。“两方面同时挤压,企业经营压力很大,于是涨价。”

根据奥维云网的报道,上游原材料方面,铜、铝、钢材等家电主要原材料价格近日一路上涨,比如沪铝主力合约进入11月份,价格创下近三年新高,而截至11月30日,沪铜报收5.77万元/吨,创2013年3月以来新高,铜的价格也达到了201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一名显示面板行业资深从业人员对时代财经透露,由于疫情,目前面板产能同样紧缺,有的产品相比于一年前涨价近一倍。

渠道商炒货,终端厂商恐慌性囤货

“由于2020年市场剧烈变化,晶圆厂及测封等上游供应商价格大幅度持续上涨,导致我司产品成本亦不断增加。截止至2020年12月份,我司仍然不断收到供应商的涨价通知,成本上涨压力持续存在。”对于涨价的原因,汇顶科技如此解释。

微芯科技则直言,目前市场对他们的产品需求量特别巨大,是以前从未遇到过的。他们第一和第二季度尚未交付的订单增长速度,已经难以为客户提供准确而恰当的服务。

“此外,由于各种因素的叠加效应,从晶圆制造、封装到测试的全球供应链正面临严重的供应链瓶颈。”微芯科技称,由于新冠肺炎对行业业务造成了巨大负面影响,全球半导体供应链陷入前所未有困境,导致成本增加以及苛刻商业条款。

深圳原子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9月,其芯片产品专注于高性能数字传感器芯片和高端模数转换ADC芯片,可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穿戴式设备、手机、智能电器、汽车电子等领域。

该公司联合创始人袁文章对时代财经表示,这是芯片史上最缺产能和最缺货的一次。他认为,此次半导体产业涨价的首要原因是需求和订单不匹配。

年初由于疫情,终端厂家不敢下备货订单,同时很多上游的美欧原厂还削减了很大比例的生产计划及预算,但实际上,新冠疫情并没有对电子产品的消费造成影响,反而在局部领域助长消费。

第二原因则是央企、国企、科研院所为应对中美芯片贸易战,对进口和国产芯片进行的大量备货和存货。另外还有华为公司的大规模备货,其他手机、家电厂商应对市场需求的大规模备货,这使得晶圆厂和封装测厂产能严重不足,造成市场恐慌,比如芯片进口巨头保利集团在2020年进口额就翻了2-3倍。

“几乎所有设计和封装厂的产能已经安排到2021年的年底,有的甚至已经到了2022年。”袁文章表示,“与此同时,很多国产原厂、渠道商、贸易商在12月份后无货可卖,对缺货情况趁机大肆宣扬,其中自媒体就是最大的推手,让终端厂商更加恐慌,也加入补单的行列。但买不到货的事实让终端厂商的减产看起来不可避免。”

一半导体行业匿名人士则同样对时代财经分析道,半导体缺货的原因主要是需求快速增长,而产能没有得到及时填补。

“2020年年初疫情打乱了晶圆厂扩张产能的节奏。同时,疫情带来的宅经济需求爆发,二季度开始,包括笔记本电脑、显示器以及电视等电子产品需求量激增。”该人士表示,“另外一个突发因素,是华为受到美国制裁限制,被迫在2020年第三季度扩大了手机芯片的备货力度,造成产能挤兑,加剧了缺货情况。”

不过袁文章也指出,目前半导体产业的繁荣亦有水分。

“只是大家力往一处挤的结果,真正每个月的需求并没有太大改变,在2021年3-4季度后应该会看到一些问题。存量在释放过程中,2022年--2023年渠道商的订单会是很大的考验。”此外,如果比特币继续上涨,矿机持续看好,也许会填补上游晶元厂和封装厂的产能。

业绩大增,国产厂商承接海外订单

从历史规律判断,一般半导体周期下行4~5个季度后,会上行2年时间左右。方正证券在2020年12月发布的研究报告中表示,“目前我们正处于半导体周期下行周期走完,开启景气上行周期的拐点。”

而半导体周期上行的显著特点就是涨价,一般从8英寸产品先涨价,比如功率、模拟、TDDI、指纹识别等,然后再是65-90nm的12英寸产品,比如 MCU、智能卡、CIS等,最后全系列产品涨价,走完整个半导体周期。

上述半导体行业人士对时代财经表示,欧美疫情持续严重,宅经济延续到当前,需求依旧保持较高水位。“IC厂产能扩张需要大量投资和较长时间,而且设备和技术储备不是一时半会可以解决的,所以,今年上半年供需紧张的局面预计仍旧严峻。”

集邦咨询分析称,从接单状况看,10nm等级以下先进制程中,台积电5nm制程因华为旗下海思遭限制投片,主要的客户苹果难以完全弥补海思的空缺,导致产能利用率维持在约九成;其他制程,如TSMC 7nm及三星7/5nm则分别受惠于超威、联发科英伟达高通的强劲需求,使产能皆近乎满载,并将持续至明年第二季。

集邦咨询分析师曾冠玮对时代财经表示,目前不少设备商已停止生产8英寸机台,导致二手设备价格昂贵,市场流通量低,且资金投入后折旧耗费时日,影响后续产线投入。因此,对于以8英寸晶圆代工为主的企业来说,旧有产能的维持与优化,及小量新产线的建置更有效益。

这意味着,8英寸产能仍将供不应求,本就身处国产替代潮中的本土厂商将迎来更大的机会。

“欧美和东南亚的很多上游晶元和封测厂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很大,有些在国内和国外都有生产能力的厂商会将部分产能转移到国内的晶圆和封测厂生产。”袁文章认为。

从业绩来看,华虹半导体、杨杰科技、华润微等本土厂商表现喜人。

根据11月华润微公布的投资者调研报告,2020年华润微的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产品收入预计可以突破1亿元,前三季度IGBT营收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70%,毛利率较去年同期也有提升。

而截止到今年前三季度,华润微的MOSFET(金氧半场效晶体管)累计销售额约已达14亿元。华润微表示,华润微自有产品90%营收来自于功率半导体,10%的营收来自于智能传感器、智能控制和其他产品。

信达证券在1月6日的研报中,首予华润微增持评级。同样地,受益于MOSFET涨价红利,国内功率半导体企业新洁能也被中银证券首次给予增持评级。

1月5日,扬州杨杰科技发布的业绩预告则显示,受益于功率半导体国产替代加速和下游市场拉动,2020年杨杰科技订单充足,产能利用率持续攀升,目前已处于较高水平,带来单位产品成本下降、毛利率水平明显提升。

2020年,杨杰科技预计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将为3.6亿元-4.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0%-85%。

不过,目前国产替代化进程仍然面临一定阻碍。华微电子此前表示,国产化替代,目前的主要困难是客户对国产半导体功率器件的接受度,尤其是在新的应用领域和高端应用领域,需要客户给予一定的机会和时间,给予国产品牌与客户磨合的机会。

“从整体晶圆代工的产品组合来看,中低阶需求的半导体元件规格要求不高,可以用许多国产半导体产业供应链加以替代,有机会达成芯片国产化制造。”曾冠玮指出,“但从高端芯片来看,即使设计与封测方面能达到技术水平,制造芯片仍有很大的困难,包括晶圆制程技术、设备与原物料供应等,皆需要相互搭配,建议持续尝试、按部就班的进行纳米节点微缩化。”
责任编辑:tzh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芯片
    +关注

    关注

    458

    文章

    51374

    浏览量

    428384
  • 半导体
    +关注

    关注

    335

    文章

    27844

    浏览量

    223970
  • IC
    IC
    +关注

    关注

    36

    文章

    5992

    浏览量

    176437
  • 晶圆
    +关注

    关注

    52

    文章

    5004

    浏览量

    128433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半导体行业:机遇无限,前景可期

    在科技强国战略的引领和政策的大力扶持下,科技产业正蓬勃发展,半导体行业更是其中的焦点。 过去五年,国内半导体设备上市公司的收入、归母净利润不断增长,但仍然和海外半导体设备公司相比规模尚
    的头像 发表于 02-10 10:07 127次阅读

    2025年,半导体行业三大技术热点

    本文由半导体产业纵横(ID:ICVIEWS)编译自sourceability随着市场跟上人工智能应用的日益增长,半导体行业将在2025年在功率元件、先进封装和HBM方面取得突破。在准备进入2025年
    的头像 发表于 12-26 11:56 742次阅读
    2025年,<b class='flag-5'>半导体</b><b class='flag-5'>行业</b>三大技术热点

    半导体行业工艺知识

    写在前面 本文将聚焦于半导体工艺这一关键领域。半导体工艺是半导体行业中的核心技术,它涵盖了从原材料处理到最终产品制造的整个流程。 半导体制造
    的头像 发表于 12-07 09:17 620次阅读
    <b class='flag-5'>半导体</b><b class='flag-5'>行业</b>工艺知识

    半导体迎来触底反弹,半导体时代即将绽放光彩

    在经历了波涛汹涌的市场调整和周期性低谷后,全球半导体行业终于迎来了曙光,一场触底反弹的盛宴正在悄然拉开序幕。这不仅仅是数字的跃动,更是技术、市场与政策三重奏下的华丽转身,预示着一个新的半导体
    的头像 发表于 11-09 09:17 1768次阅读

    中国半导体的镜鉴之路

    的启发。今天,我们也在学习欧美的技术,也在学习日本和美国的技术。 1953年,日本政府意识到半导体的重要性之后,调动了几乎日本全部的大型工业企业进入半导体行业。在日本政府投入了这么大的精力之后,达到
    发表于 11-04 12:00

    2024年全球半导体营收预计迎来20%增长

     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的最新预测揭示了全球半导体行业的强劲增长势头,特别是在人工智能(AI)芯片和存储器领域的显著推动下,今年全球半导体营收预计将
    的头像 发表于 09-04 16:35 781次阅读

    如何减少半导体行业温室气体排放

    半导体行业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智能手机、电动汽车等各种设备提供核心动力。然而,半导体在生产过程中能耗密集,同时伴随温室气体的排放,对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在这篇博文中,我们将探讨半导体
    的头像 发表于 08-27 09:30 746次阅读
    如何减少<b class='flag-5'>半导体</b><b class='flag-5'>行业</b>温室气体排放

    全球汽车半导体市场将迎来快速增长

    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的最新研究报告,全球汽车半导体市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预计到2027年,该市场规模将超过880亿美元,标志着半导体技术在汽车行业中的关键角色日益凸显。
    的头像 发表于 08-09 18:11 1360次阅读

    半导体

    本人接触质量工作时间很短,经验不足,想了解一下,在半导体行业中,由于客户端使用问题造成器件失效,失效率为多少时会接受客诉
    发表于 07-11 17:00

    中国半导体行业迎来黄金发展期,预计五年内产能将激增40%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半导体行业作为信息时代的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根据权威市场研究机构TechInsights的最新预测,中国的半导体行业迎来
    的头像 发表于 06-18 16:13 896次阅读

    喜讯 | MDD辰达半导体荣获蓝点奖“最具投资价值奖”

    企业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方面的创新,表彰他们对电子信息产业创新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展现其优秀企业风采,树立新时代行业标杆。 此次,获得“最具投资价值奖”是对MDD辰达半导体高速发展的肯定
    发表于 05-30 10:41

    如何看待半导体行业未来的新趋势

    如何看待半导体行业未来的新趋势
    的头像 发表于 04-25 11:38 850次阅读
    如何看待<b class='flag-5'>半导体</b><b class='flag-5'>行业</b>未来的新趋势

    半导体发展的四个时代

    台积电的 Suk Lee 发表了题为“摩尔定律和半导体行业的第四个时代”的主题演讲。Suk Lee表示,任何试图从半导体行业传奇而动荡的历史中发掘出一些意义的事情都会引起我的注意。正
    发表于 03-27 16:17

    半导体发展的四个时代

    台积电的 Suk Lee 发表了题为“摩尔定律和半导体行业的第四个时代”的主题演讲。Suk Lee表示,任何试图从半导体行业传奇而动荡的历史中发掘出一些意义的事情都会引起我的注意。正如
    发表于 03-13 16:52

    英政府设限Siliconix和Vishay收购英国最大半导体

    NWF晶圆厂占地面积达28英亩,提供车规级200mm晶圆加工服务,主要客户为汽车行业,也是英国最大半导体制造基地之一。2021年,来自中国的闻泰集团旗下的安世半导体斥资约6000万英
    的头像 发表于 03-04 09:40 940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