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207所成功研发新型气体泄漏监测系统

MEMS 来源:MEMS 作者:MEMS 2021-01-15 13:56 次阅读

危险化学品管控,防患于未然是关键。在危险化学品泄漏初期及时发现、及时处置,就可以避免事故发生。但当前国内化工园区的监测产品存在造价高、维保成本高、监测过程不直观等不足,无法很好地实现有效、及时的管控。针对这一现状,近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207所成功研发新型气体泄漏监测系统。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207所成功研发新型气体泄漏监测系统。

依托航天技术,207所自主创新研发的气体监测产品具有高性能、低成本的优势,它采用红外成像技术,可以实现对烷类、烯类、醛类、酮类、苯类、氨类、硫化物等50余种常见化学气体的有效监测。一旦发现气体泄漏,系统将进行快速报警,同时识别泄漏位置、气体种类、泄漏浓度等,为后续处置提供科学依据。

甲烷实测图

近年来,我国发生多起因化工园区化学气体泄漏引起的重大安全事故,如天津港爆炸、江苏响水爆炸等,在给国家财产安全带来巨大损失的同时,对人民生命安全也造成了极大威胁。危险化学品管控已经成为一个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焦点话题。未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化工园区的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也将成为各地化工园区关注的重点。

207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系统不仅适用于化工园区、港口库区、消防现场的有害气体监测,同时,对污染物排放监测、空气质量监测也同样有效,在“美丽中国”“绿色中国”建设过程中也将大有可为。

以下为207所气体泄漏监测系统“家族”的成员们:

产品1:高处固定式化学体泄漏监测系统

作为红外家族中的“大哥”,高处固定式产品提供“点-面-立体”高效兼顾的监控效果,可实现对监测区域内化学气体的快速检测、准确识别、定量计算、动态显示和精确定位。

图中左侧为高处固定式化学体泄漏监测系统;右侧红色部分为监测区域内出现的目标气体云团

产品2:移动式化学体泄漏监测系统

作为红外家族中的“二哥”,移动式产品继承了大哥优秀的基因,是一款可定制、识别能力强、适应性好的小型监测产品。可与“大哥”组成最佳拍档,采用固定式与移动式相结合,解决监控视觉死角问题,使整个化工园区安全“底线”尽在掌控之中。

图中左侧为移动式化学体泄漏监测系统;右侧蓝色部分为监测区域内出现的目标气体云团

产品3:便携式化学体泄漏监测系统

作为红外家族中的“小弟”,便携式产品更加轻巧,可搭载在无人机上。在兼顾监测效果的同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易操作等特点,是固定式与移动式产品的重要补充。

图中左侧为便携式化学体泄漏监测系统;右侧为红色部分为监测区域内出现的目标气体云团

虽然红外成像式气体监测产品是最新研制的,但在化学气体监测领域,207所却不是首次踏入。由207所自主研发的激光式气体监测产品——开放式激光气体遥测仪和云台扫描式激光气体遥测仪(见下图),便已经获得行业内最高等级的防爆资质证书,可用于石油石化、市政燃气、煤矿、燃机电厂等领域,具有监测距离远、探测精度高、响应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207所研制的系列气体监测产品技术领先、经济实惠、配置丰富、安全可靠、应用广泛,可谓气体监测领域的不二之选。

责任编辑:lq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监测系统
    +关注

    关注

    8

    文章

    2768

    浏览量

    81599
  • 红外热成像
    +关注

    关注

    2

    文章

    358

    浏览量

    15176

原文标题:“火眼金睛”识别气体泄漏,红外热成像破解危险化学品管控难题

文章出处:【微信号:MEMSensor,微信公众号:MEMS】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广汽集团参与中国载人月球车研发

    2月12日,元宵节,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正式宣布,经公开征集评选,中国载人月球探测任务登月服和载人月球车名称已经确定,登月服命名为“望宇”,载人月球车命名为“探索”。值得一提的是,广汽集团
    的头像 发表于 02-13 09:35 82次阅读

    中国成功在太空验证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功率器件

    近日,中国在太空成功验证了首款国产碳化硅(SiC)功率器件,这一突破性进展标志着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有望牵引中国航天电源系统升级换代,为中国航天
    的头像 发表于 02-11 10:30 169次阅读

    2025:中国航天将从火箭研制、智能航天器开发、载人航天工程、月球和深空探测等领域进一步推动强国建设

    ,扬帆再起航。中国航天科技工作者将继续在新型重型火箭研制、智能航天器开发、载人航天工程、月球和深空探测等领域取得新突破,进一步推动航天强国建
    的头像 发表于 01-17 14:10 741次阅读
    2025:<b class='flag-5'>中国航天</b>将从火箭研制、智能<b class='flag-5'>航天</b>器开发、载人<b class='flag-5'>航天</b>工程、月球和深空探测等领域进一步推动强国建设

    Testin云测参编的智能化软件测试能力标准发布

    近日,中国信通《智能化软件工程技术和应用要求 第3部分:智能测试能力》(标准编号AIIA/PG 0138-2024)标准现正式发布,Testin云测与中国工商银行、中信银行、中国民生
    的头像 发表于 01-02 14:14 251次阅读

    理想汽车与中国航天空天材料建立联合实验室

    近日,理想汽车与中国航天空天材料,在北京共同成立“先进隔热材料联合实验室”,此次合作旨在打造适用于动力电池的
    的头像 发表于 12-19 15:50 260次阅读

    如何利用气体压力传感器监测气体泄漏

    在化工、石油、天然气等行业中,气体泄漏可能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和环境污染。因此,及时准确地监测气体泄漏对于保障人员安全和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的头像 发表于 12-09 18:03 545次阅读

    CASAIM与中国航天达成全自动化光学测量技术合作

    近日,CASAIM与中国航天达成全自动化光学测量技术合作,并将CASAIM IS全自动化光学测量系统交付给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山西工厂,这一合作标志着双方在智能制造和精密测量领域迈出了重要
    的头像 发表于 12-02 16:14 440次阅读

    中国成功发射海洋盐度探测卫星

    让我们再一次为中国航天点赞!据央视新闻报道,14日早上,海洋盐度探测卫星成功发射进入预定轨道,据悉此次发射任务是由长征四号乙遥五十三运载火箭执行;这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545次发射。
    的头像 发表于 11-14 14:31 545次阅读

    一款24小时实时检测的六氟化硫气体泄漏报警系统

    气体泄漏报警监测系统仍是企业守护气体环境安全的重大选择。   六氟化硫气体监测报警器是预防
    的头像 发表于 07-10 14:55 501次阅读
    一款24小时实时检测的六氟化硫<b class='flag-5'>气体</b><b class='flag-5'>泄漏</b>报警<b class='flag-5'>系统</b>

    安泰维修租赁亮相第三届中国电磁频谱学术大会

    2024年6月20-22日,第三届中国电磁频谱学术大会在陕西西安曲江国际会议中心顺利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电子学会、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航天
    的头像 发表于 06-28 15:15 393次阅读
    安泰维修租赁亮相第三届<b class='flag-5'>中国</b>电磁频谱学术大会

    中国第一颗!亚太6E通信卫星定点成功

    来源:维科网电子工程,谢谢 编辑:感知芯视界 Link 在2024年6月10日上午10时32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匠心打造的我国首颗全电推进通信卫星——亚太6E,圆满实现了在东经135.5度
    的头像 发表于 06-14 09:13 478次阅读

    航天科技集团成立卫星智能空间动力联合实验室

    近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六11正式挂牌成立了卫星智能空间动力联合实验室。这一创新平台的建立,依托陕西省等离子体物理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的科研实力,并与江苏巡天揽宇
    的头像 发表于 06-04 09:18 540次阅读

    中国首座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台试运行成功

    据悉,我国首座发动机垂直高空模拟试验台已于日前顺利完成试火测试,该试验台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101研制建设,是亚洲最大的同类设备。
    的头像 发表于 05-16 10:36 676次阅读

    航天宏图荣获中国气象服务协会气象科技创新等奖

    华南环境研究、雄安创新研究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共同完成的“污染物释放输移的气象影响及监测评估应用研究”项目成果荣获
    的头像 发表于 03-18 18:16 1246次阅读
    <b class='flag-5'>航天</b>宏图荣获<b class='flag-5'>中国</b>气象服务协会气象科技创新<b class='flag-5'>二</b>等奖

    中国可重复火箭研发进展顺利 

    据悉,今年1月份,中国航天火箭技术有限公司自行设计的快舟火箭可重复使用技术试验箭已顺利完成垂直起降测试。相关官员表示,此次测试选用了自主研发的液氧甲烷发动机进行试航,运行时长约为2
    的头像 发表于 03-04 15:25 530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