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基于纳米孔测序的病原微生物检测与进化分析平台

MEMS 来源:MEMS 作者:MEMS 2021-01-15 14:43 次阅读

近日,记者从上海科技创新资源数据中心获悉,由数据中心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郝沛研究员、波兰华沙理工大学人工智能系主任诺瓦克教授等专家共同研发,基于纳米孔测序的病原微生物检测与进化分析平台,日前更新上线。该平台是数据中心去年2月推出的二代测序数据的病毒基因组鉴定在线服务升级版,可以检测出包括新冠病毒、SARS、流感在内的所有人类已知基因组的病毒,疫情期间将面向全国医疗机构、医生和医学研究者在线免费开放。

基因组测序是新型冠状病毒疑似病例确诊的病原学证据之一,国家卫健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解读时,特别针对诊断提到“单从临床表现、胸部影像学难以鉴别,需依靠病原学检测来区分”。可见,精准的病毒基因检测无论是新冠疫情在全球暴发初期,还是当下新冠病毒出现变异毒株,更快更精准的基因组测序结果,都是与时间赛跑、及时诊疗的重要依据。

上海科技创新资源数据中心副总经理李敏介绍:“新一代纳米孔测序的病原微生物检测与分析流程从开始测序到获得检测结果的时间压缩到1小时以内。相比传统的体外培养法和荧光PCR法,较之前二代病毒基因组鉴定与核酸检查,新型基因测序在临床病原微生物检测中范围更广、准确率更高,而基于纳米孔测序的仪器也具有便携性强、价格低廉、测序速度快等优势,可以在不同级别的医院使用。另外,数据中心基于遗传进化树研发进化分析模块,力求实现发现新型病毒、鉴定传播链条、发现超级传播者和指导用药方案等功能。”

上海科技创新资源数据中心首席技术官张嘉锐表示:“新一代测序分析平台的研发对于底层技术基础设施有很高的要求。数据中心目前已完成云平台的搭建,已拥有1PB的存储能力、20多台资源服务器以及2台GPU服务器(Tesla P40),可以满足研发和在线数据分析的需求。在算法方面,数据中心主要聚焦提高识别准确率,此次的升级平台就是以常见病原微生物的纳米孔测序数据为训练数据集,采用迁移学习方法,对当前的CNN算法优化参数,并尝试融合CTC、RNN等人工智能算法,争取F值(准确率和召回率的调和平均值)优于现有识别算法。”

据悉,由于三代测序的门槛要求降低,数据中心正计划将三代测序分析平台下沉至社区医院等基层医疗机构,通过统一的在线平台提供分析服务,数据中心将提供从测序仪数据接口到线上分析平台的“一条龙”服务;各相关机构也可以自行完成测序后,将数据上传到平台进行在线分析;对于医院、疾控中心等对数据保密性要求较高的机构,数据中心支持本地化部署分析平台,定期维护和更新。

责任编辑:lq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算法
    +关注

    关注

    23

    文章

    4586

    浏览量

    92465
  • 纳米
    +关注

    关注

    2

    文章

    688

    浏览量

    36924
  • 人工智能
    +关注

    关注

    1789

    文章

    46576

    浏览量

    236899

原文标题:基于纳米孔测序的病原微生物检测与进化分析平台上线

文章出处:【微信号:MEMSensor,微信公众号:MEMS】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华大发布两款纳米测序

    日前华大集团向全球发布最新的CycloneSEQ测序技术,两款拥有自主产权的新型基因测序纳米测序仪CycloneSEQ-WT02、Cyc
    的头像 发表于 09-10 18:00 1138次阅读

    荧光检测器适用范围有哪些

    、材料科学等多个方面。 一、生物分子检测 核酸检测 荧光检测器在核酸检测中具有重要应用,如DNA测序
    的头像 发表于 08-08 10:35 628次阅读

    新型材料在生物检测方面的应用和前景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对于生物分子、病原体、细胞等生物检测的需求越来越高。生物检测技术可以用于诊断
    的头像 发表于 07-14 09:34 2208次阅读
    新型材料在<b class='flag-5'>生物</b><b class='flag-5'>检测</b>方面的应用和前景

    研究人员:微生物电池可能会对远程应用产生巨大影响

    一粒土壤中可以包含宇宙般的微生物群,据估计数量可以多达100亿。现在,位于英国巴斯的一组研究人员正在开发原型机技术,以收集一些微生物物种呼出的电子。 这个想法是为了给低产出的传感器和开关供电,并可
    的头像 发表于 06-29 17:17 1501次阅读

    生物反应器半导体制冷温控方案

    生物反应器是用于培养和操作微生物、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等生物体系的设备,在细胞培养、发酵过程和代谢工程等领域有着重要作用。生物反应器的温控系统是其关键部件之一,它决定了
    的头像 发表于 06-21 16:28 260次阅读
    <b class='flag-5'>生物</b>反应器半导体制冷温控方案

    利用无标记光流控平台,实现对生物纳米颗粒的分子指纹识别

    以高通量方式对多种分析物进行无标记检测生物传感应用领域长期追求的目标之一。
    的头像 发表于 05-22 09:20 461次阅读
    利用无标记光流控<b class='flag-5'>平台</b>,实现对<b class='flag-5'>生物</b><b class='flag-5'>纳米</b>颗粒的分子指纹识别

    利用液滴纳米传感平台,实现单分子水平上皮克级生物标志物的灵敏检测

    生物标志物存在于各种新陈代谢过程中,需要在单分子水平上进行精确细致的分析,以进行准确的临床诊断。
    的头像 发表于 04-23 11:38 587次阅读
    利用液滴<b class='flag-5'>纳米</b><b class='flag-5'>孔</b>传感<b class='flag-5'>平台</b>,实现单分子水平上皮克级<b class='flag-5'>生物</b>标志物的灵敏<b class='flag-5'>检测</b>

    电机的模块化分析

    电子发烧友网站提供《电机的模块化分析.pdf》资料免费下载
    发表于 04-19 09:18 0次下载

    程斯-微生物限度检测仪-解说视频

    检测仪器仪表
    jf_62302303
    发布于 :2024年04月02日 14:08:19

    用于增强微生物物种间DNA转移的新型液滴微流控平台设计

    利用各种合成生物学工具和方法进行微生物工程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
    的头像 发表于 03-17 10:41 880次阅读
    用于增强<b class='flag-5'>微生物</b>物种间DNA转移的新型液滴微流控<b class='flag-5'>平台</b>设计

    高通量测序技术及原理介绍

    高通量测序技术是生物学领域中一种重要的分析工具,它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DNA序列或RNA序列。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基因组学、转录组学以及
    的头像 发表于 02-03 14:46 1.1w次阅读

    基于碳纳米管的气体传感器用于人体胃肠道体外模拟器中气体监测

    人体胃肠道(GI)体外模拟器是研究食物对肠道微生物群影响的重要技术平台,可以对关键生物标志物进行连续和实时监测。然
    的头像 发表于 01-16 10:05 814次阅读
    基于碳<b class='flag-5'>纳米</b>管的气体传感器用于人体胃肠道体外模拟器中气体监测

    权威媒体 | 数智化环控技术创新应用,可解决消毒效果检测痛点

    (转自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12月9日,在科技创新优势推动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上,微生物快速检测终端智慧环控平台发布。“这个智能终端产品在软、硬件两方面都运用了国产‘根技术’能力,实现自主可控,可以
    的头像 发表于 12-11 15:15 747次阅读

    创新产品 | 引领医疗产业革新,润和软件打造智慧环控快速微生物检测终端新品

    近日,江苏润和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润和软件”)成功举办了以“医药智造 共筑未来”为主题的科技创新优势推动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润和软件基于智慧环控解决方案全新研发的“智慧环控快速微生物检测
    的头像 发表于 12-11 15:15 455次阅读

    产品发布 | 润和软件快速微生物检测仪与智慧环控系统首发亮相中国制药工程技术大会

    平台运营商以及通过技术创新推动千行百业数智化升级的领先企业受邀参会并发表主题演讲。同时, 润和软件智慧环控快速微生物检测终端新品于大会期间正式发布,设备实物首次于行业盛会中亮相供行业专家及机构用户现场体验。 本届大会
    的头像 发表于 11-13 08:45 713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