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肤效应概述
当导体中有交流电或者交变电磁场时,导体内部的电流分布不均匀,电流集中在导体的“皮肤”部分,也就是说电流集中在导体外表的薄层,越靠近导体表面,电流密度越大,导体内部实际上电流较小。结果使导体的电阻增加,使它的损耗功率也增加。这一现象称为趋肤效应(skin effect)。
在计算导线的电阻和电感时,假设电流是均匀分布于它的截面上。严格说来,这一假设仅在导体内的电流变化率(di/dt)为零时才成立。另一种说法是,导线通过直流(dc)时,能保证电流密度是均匀的。或者电流变化率很小,电流分布仍可认为是均匀的。对于工作于低频的细导线,这一论述仍然是可确信的。
但在高频电路中,电流变化率非常大,不均匀分布的状态甚为严重。高频电流在导线中产生的磁场在导线的中心区域感应出最大的电动势。由于感应的电动势在闭合电路中产生感应电流,在导线中心的感应电流最大。因为感应电流总是在减小原来电流的方向,它迫使电流只限于靠近导线外表面处。效应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变化的电磁场在导体内部产生了涡旋电场,与原来的电流相抵消。
趋肤效应的产生原因
趋肤效应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因为电磁感应。
如上图所示,这是一根导线,导线中的小圆表示电流。当导线通电以后,电流会顺着这根导线流动,我们把电流路径称为“电流线”。为了便于理解,我暂时用两根电流线来分析说明。
如上图所示:假设导线电流是从左向右流动,那么电流线I1和I2的方向都从左向右。那么电流线I1产生的磁场方向是怎么样呢?
根据右手螺旋定则,电流线I1上方的磁场方向为垂直纸面向外(用圆点表示),下方的磁场方向为垂直纸面向里(用叉表示)。
由于交流电流是一直变化的,所以它产生的磁场也是一直变化的。根据电磁感应,电流线I1产生的磁场会在I2导体上产生感应电动势,这个感应电动势会阻碍I2的电流变化。
越往导体中心电流线越密,它受到的磁场也就越强,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也就越大,电流也就越小。
当电流变化越快、频率越高时,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也越多,所以趋肤效应在高频电路中很明显。如果电流一直不变,那么就没有感应电动势的产生,也就不会有趋肤效应,所以趋肤效应只存在于交流电路。
趋肤效应的应用
1. 最常见的典范应用就是室外电视天线,室外电视天线接收的无线电波频率很高,一般达几百MHZ。这么高频率的电流信号,它的趋肤效应就非常明显。为了降低材料成本、减轻重量、满足趋肤效应,所以电视室外天线一般都是采用空心铝管制作而成。
2. 我们常用的电力电缆线有单股线和多股线,但是信号传输电缆线都是采用多股,这是因为信号电流频率一般都比较高,趋肤效应明显,为了增加电线表面积、提高利电线用率,所以信号传输电缆线都是采用多股线。
注意:趋肤效应并不是说导体中心没有电流。只是由于趋肤效应的作用,导体表面电流最多,越往导体中心电流越小。
一般来说在交流50HZ的频率下,趋肤效应的穿透深度大约为6mm。当导线直径大于12mm时,导体中心的电流几乎为零。所以你可以观察一下,低压电柜里的矩形母线排(铜排)厚度都不超过10mm。
责任编辑:YYX
-
趋肤效应
+关注
关注
0文章
20浏览量
9836 -
电磁感应
+关注
关注
17文章
829浏览量
58050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