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短缺背景下,一些头部代工厂开始集中子弹,打向汽车芯片。
据媒体报道,格芯汽车业务部门负责人迈克•霍根近日表示,公司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工厂,并优先考虑汽车芯片生产以满足市场需求,预计今年汽车业务的收入将增长一倍以上。“我们去年汽车业务的出货量创下了历史新高,今年扩产的资本支出将是去年的两倍。 ”
格芯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目前为世界第三大晶圆代工厂,市占率仅次于台积电与三星电子。
而在1月14日周四举行的业绩电话会上,台积电CEO魏哲家表示,随着汽车供应链的需求回升,汽车供应短缺变得更加明显,“在台积电,这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台积电四季度财报显示,行业对5纳米技术的强劲需求支撑了公司四季度业务,而这部分需求主要由5G智能手机的发布和HPC相关应用应用驱动。台积电表示,进入2021年一季度,预计HPC相关需求、汽车行业的复苏等将支撑公司业务。
去年12月,关于汽车行业“缺芯”的消息已经开始发酵。继大众中国、广汽本田等车企宣布降低生产班次后,戴姆勒、福特、丰田、日产等国外汽车巨头也纷纷宣布减产。
就在昨天,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发表了对汽车产业芯片匮乏的看法,他表示:“芯片短缺从12月份下旬开始,对2021年一季度的生产造成很大影响,有可能会对二季度产生影响。”
另一方面,中国汽车行业持续复苏,市场表现超预期。中国汽车工业协会1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汽车销量同比下降1.9%,远好于预期。汽车电子化、智能化的发展也进一步提升了汽车芯片的单车需求量。
据IDC预计,2020年全球汽车领域的半导体市场收入约为319亿美元,2024年将达到约428亿美元,到2030年,每辆汽车的车载AI芯片平均售价将达1000美元,整个车载AI芯片市场的规模将达到1000亿美元,成为半导体行业最大的单一市场。
从全球未来汽车智能化发展来看,从2022年到2025年整个自动驾驶从L1到L5渗透率会到50%以上,2025年将达到60%以上。据iResearch数据显示,到2025年,预计中国智能驾驶汽车产量超过1600万辆,占全球四分之一。
目前短缺的汽车芯片最主要的是功能芯片MCU,MCU在传统燃油汽车电子核心部件中被大量使用。根据StrategyAnalytics公布的数据,2019年全球车载MCU安装量超25亿。
全球车载MCU的前5大供应商是英飞凌、恩智浦、瑞萨电子、德州仪器、意法半导体,五家企业占据着全球汽车芯片约50%的市场份额(2019年数据)。国内汽车芯片市场基本被国外企业所垄断,我国汽车芯片自给率不足10%。
国内只有少量企业如兆易创新、比亚迪等能够生产汽车芯片。兆易创新是国内32位汽车MCU产品龙头企业,2019年MCU销量为1.09亿颗,累计出货量已超过3亿颗,客户数量超过2万家。比亚迪从2007年开始进入MCU领域,目前拥有工业级通用MCU芯片、车规级8位、32位MCU芯片以及电池管理MCU芯片等系列产品,其中车规级MCU装车量突破500万颗。
责任编辑:tzh
-
芯片
+关注
关注
456文章
50892浏览量
424312 -
mcu
+关注
关注
146文章
17171浏览量
351507 -
台积电
+关注
关注
44文章
5647浏览量
166618 -
晶圆
+关注
关注
52文章
4922浏览量
128064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