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有人视它为人类的又一次工业革命,但同时,更多的人却担忧这次“狼真的来了”。
因为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在人工智能疯狂发展的情况下,未来几十年内,大部分人会变得无用。换言之,机器人取代人类工作的恐惧已经变得越来越真实。
是不是很多人会遭到淘汰?
首当其冲的就是制造业。富士康曾宣布引入机器人生产线,并传言其因此裁员6万人。
而此后,不断出现的智能语音软件、无人驾驶系统甚至让一些较为复杂的技能行业也受到显著的冲击。据说未来人工智能还会进军管理领域,甚至拥有企业、房产。..。..
这样的情况下,未来还有哪些职业是安全的?CNN就此做了一个调查分析,并分析出一些相对风险较低的行业。
【一】重“人情味”的工作很难被完全取代。比如医疗行业的从业人员,医师、护士等。
为超过800种工作进行自动化评估的资讯科技及创新基金会也认为这类职业相当安全。
虽然目前人工智能已经开始陆续开始应用于医疗服务行业,而且愈来愈擅于医学诊断,从之前的射线治疗、医学造影到现在的简单手术治疗,人工智能仿佛无处不在。但根据国外调研机构统计的数据,大多数病人并不想要没有“人味”的机器诊断。
“他们希望从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那里听到诊断,这样的人也能协助他们了解、接受常是坏消息的结果。”
【二】必须领导和激励他人的工作,应该不会被机器取代。
比如,运动教练。
以青少年运动队伍教练而言,获胜并不是这份工作最重要的任务;他们写道,“真正重要的能力,是让这些孩子合作、一同追寻某个目标,教导他们成为相互扶持的好队友,并透过运动发展他们的人格。”
这份工作中,如何辨识团队的领头人、如何管理个性不佳的人、如何协助队伍产生凝聚力。..。..可能都超出了机器的能力。
“我们深信,在接下来好一段时间里,有效地处理人的情绪和社会动机,仍旧会是专属于人类的能力。”
【三】情感理解和表达是很难程序化的,从事艺术类工作很难被代替。
比如词曲作家。
早在2004年之前,部分音乐人就已经开始使用人工智慧协助创作。曾经一位参加《美国偶像》歌手表示,她在作曲方面靠人工智能协助,不过歌词,需要她自己填写。
因为人类的情感是很复杂,也没有专业的标准的规律可循,“词曲创作的创意一大部分源自对人类本质的理解,目前也没有任何迹象显示,我们快要有能力将这样的理解数位化。”
所以即使人工智能可以做出企业财务报告、运动分析文章,甚至短小的事件新闻稿,但关乎情感的文学、音乐等艺术创作工作,短时间内仍然无法胜任。
【四】此外,还有发型设计师及化妆师
根据资讯科技及创新基金会的排名,发型设计师和化妆师,也是机器难以取代的职业。
资讯科技及创新基金会理事长艾金森表示,“人类的头上平均有15万根头发,而且每根头发都得精准地剪成不同的长度。科学家和工程师,是不是有能力设计出精通此事的机器人呢?我想,我们这辈子不太可能见到此事成真。”
【五】人工智能很难完全取代陪伴体验型工作。比如社工人员。
“我们大脑的基本结构就和10万年前一样,因此,从其他人类身上获取各种各样的经验,例如同理、陪伴、聆听、团体行动等,亦深植于我们的内在价值之中。”
美国劳工统计局预估,心理健康及社工领域的工作数量,到了2024年将再增长19%;而香港媒体近期也表示,未来几年,香港需要更过养老服务护理人员,这个行业的薪酬也将普遍上涨。
其实,简单的总结来说,那些在人工智能时代很难被取代的工作,大部分都有“情感”这个共通特点。
华商韬略曾探讨过人工智能到底能不能彻底取代人类的工作,参考各方答案后,回答恐怕是“不能”。
机器人的“思维方式”是基于0和1的简单逻辑,他可以模仿人类的动作,甚至已有的思维方式,却无法创造灵感、拥有直觉和获得情感。机器人可能会越来越像人,却终究不是人。
另外,一些小众职业被代替的可能性也相对较低。比如考古专业。
行业人士给出的理由是,这类工作不仅需要复杂的模式识别,且利润较低,可能不会获得大规模的人工智能投资和开发。毕竟人工智能也是一项商业化产业。
责任编辑:PSY
-
机器人
+关注
关注
211文章
28490浏览量
207448 -
人工智能
+关注
关注
1792文章
47399浏览量
238905 -
职业
+关注
关注
0文章
3浏览量
2953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