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京大学获悉,该校中科院院士祝世宁团队将2架无人机空中编组,通过光学中继,在2个相距1千米的地面站之间实现了纠缠光子分发,验证了多节点移动量子组网的可行性,标志着量子网络向实用化迈出关键一步。相关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
记者了解到,去年,我国国际学术期刊《国家科学评论》报道了该团队首次使用单一无人机成功进行量子通信。然而,从单节点量子链路发展到移动量子网络,中继节点必不可少,要求无人机数量实现“从一到二”的提升。
这不是直接增加一架无人机那么容易,南京大学团队龚彦晓教授介绍,无人机的载荷只有几千克,要把复杂精密的光学仪器轻量化,还要让两架无人机在空中实现单光子高精度跟瞄接收和重新发射,“难度犹如百步穿杨。”
经过多次实验,团队最终证明光学中继高度保持了光子对的纠缠特性,是一个有效的量子链路。
团队谢臻达教授表示,新成果证明了移动量子组网的可行性,未来可以用高空巡航无人机建立距离300公里以上的量子链路,低成本的小型无人机负责城市和农村的小范围量子通信,充分利用无人机编组的灵活性,搭建移动量子网络。
责任编辑:PSY
-
量子
+关注
关注
0文章
484浏览量
25581 -
组网
+关注
关注
1文章
361浏览量
22447 -
无人机
+关注
关注
230文章
10542浏览量
182869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半导体制冷模组赋能无人机巢:无人机效能 “热” 点突破
![半导体制冷模组赋能<b class='flag-5'>无人机</b>巢:<b class='flag-5'>无人机</b>效能 “热” 点<b class='flag-5'>突破</b>](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0/2D/wKgZO2dG58GAUKtlAADLiPdl8Ts120.png)
科技防线:无人机干扰系统如何保障空域安全 特信无人机反制
无人机的发展十分火热在哪些领域都有所应用
知语科技:无人机反制领域的创新与突破
![知语科技:<b class='flag-5'>无人机</b>反制领域的创新与<b class='flag-5'>突破</b>](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FA/4D/wKgZomaM9vmAN06yAAN-qC9fajk168.png)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