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量子通信,都是当下热门的科技标签,但它们两个走在一起,会产生什么“化学反应”呢?
据报道,来自南京大学的中科院院士祝世宁团队,利用2架无人机空中编组,通过光学中继,在两个相距1000米的地面站之间,实现了纠缠光子分发。
此举验证了多节点移动量子组网的可行性,标志着量子网络向实用化迈出关键一步。
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
在去年,祝世宁院士团队层首次使用单一无人机成功进行量子通信,而从单节点量子链路发展到移动量子网络,中继节点是必不可少的,无人机也不能只有一架。
不过,一般无人机的载荷只有几千克,必须把复杂精密的光学仪器轻量化,才能搭载于无人机,而且还要让两架无人机在空中实现单光子高精度跟瞄接收和重新发射,“难度犹如百步穿杨。”
最终,团队经过多次试验,证明光学中继可以高度保持光子对的纠缠特性,是一个有效的量子链路。
未来,可以利用高空巡航无人机建立距离300公里以上的量子链路,再由低成本的小型无人机负责城市和农村的小范围量子通信,利用无人机编组的灵活性搭建移动量子网络。
责任编辑:pj
-
光学仪器
+关注
关注
0文章
107浏览量
11694 -
量子通信
+关注
关注
3文章
293浏览量
24322 -
无人机
+关注
关注
230文章
10542浏览量
182865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中国移动与南京大学合作研发高保真2D数字人说话系统
南京大学:研发水凝胶传感器动态保水新策略
![<b class='flag-5'>南京大学</b>:研发水凝胶传感器动态保水新策略](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2/16/wKgZO2daugGAAOLPAAGoa_xzCR0482.png)
创新研究不停步,南京大学采购了南京大展的DZ-STA200同步热分析仪
![创新研究不停步,<b class='flag-5'>南京大学</b>采购了<b class='flag-5'>南京大</b>展的DZ-STA200同步热分析仪](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5/BF/wKgZombejIiAIc3fAACmAUszijk202.png)
【品质见证,智慧之选】南京大学选购了南京大展仪器的差示扫描量热仪
![【品质见证,智慧之选】<b class='flag-5'>南京大学</b>选购了<b class='flag-5'>南京大</b>展仪器的差示扫描量热仪](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5/40/wKgZombYIYCAatpWAACrHffIEaY303.png)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