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消息 据央视新闻,2021 年,我国将开展空间站的建设工作,并将首次采用火箭组合发射的方式开展建设任务。
IT之家了解到,我国将首先使用长征五号 B 运载火箭发射空间站核心舱,接着使用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货运飞船,以及使用长征二号 F 运载火箭搭载航天员进入空间站。
这三型火箭将在两个发射场的三个工位开展发射,预计将于今年春季发射空间站核心舱。1 月 19 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已正式举行空间站任务试验队出征仪式。
按照规划,我国计划在 2021 年上半年发射空间站核心舱,之后陆续发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和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未来两年计划通过 11 次密集飞行任务,建成中国独立建造、自主运营的天宫空间站。
这 11 次发射任务包括 3 次空间站舱段发射,4 次货运飞船以及 4 次载人飞船发射,我国预计将于 2022 年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实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三步的任务目标。
责任编辑:PSY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火箭
+关注
关注
0文章
389浏览量
28923 -
空间站
+关注
关注
0文章
155浏览量
15247 -
航空航天
+关注
关注
1文章
399浏览量
24588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NASA将首次通过Twitch平台直播国际空间站活动实况
据悉,NASA计划在近日在国际空间站(ISS)进行首次Twitch直播。该直播将于美国东部时间2月12日上午11:45在NASA的Twitch频道进行(https://www.twit
一箭18星 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立新功 千帆极轨02组卫星成功发射
10月15日,我国航空航天再传喜报,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再立新功 ;一箭18星的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
发表于 10-16 11:53
•283次阅读
高华科技助力长七A火箭成功发射中星3A卫星
高华科技为本次发射配套发射场地面无线传感监测系统,并为地面发射系统提供国产化压力变送器系列产品,实现对火箭整流罩内外温湿度、燃料储箱压力及微压的数据采集,为
日本将发射首颗木质外壳卫星,预计9月抵达空间站
该微型卫星预计今年9月由美国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前往国际空间站,并于次月从日本“希望号”实验舱投放至太空中。
NASA本周六批准波音Starliner试飞,首次载人飞行测试在即
此次飞行试验(CFT)为Starliner首个载人任务,搭载ULAAtlasV火箭,载着NASA宇航员布奇·威尔莫尔和苏尼·威廉姆斯前往国际空间站,预计停留一周左右。
长征六号丙运载火箭首飞成功 一箭四星
进入预定轨道,“一箭四星”任务获得成功!飞行试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长征六号丙运载火箭采用的是无尾翼单芯级两级最简构型,同是也是国内首次将AAC控制技术(自适应增广控制)应用于火箭的“
发表于 05-08 16:26
•420次阅读
神舟十八号计划本月下旬发射,迎接神舟十七号乘组返回
据悉,此次发射任务将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负责。这款火箭为我国自主研制的载人航天专用火箭,具备高度可靠及安全性能,是
长征二号丁助推火箭成功发射四维高景三号01卫星
此批火箭属于常温液体二级运载火箭,起飞推力达300吨,可将1.3吨重物送至700公里太阳同步圆轨道,具有单星或多星发射能力,适应各种轨道需求。值得一提的是,这是长征二号丁火箭
中国成功发射云海三号02星,长征六号改火箭运载
这是长征六号甲运载火箭的第五次发射,也是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发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05次飞行,同时也使我国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达到第514
日本新型H3火箭计划:每年至少6次发射,进军商业航天市场,与SpaceX竞争
三菱重工H3火箭项目经理新津真行称,该公司计划每年最少实施6次发射,以满足各类通信、观测及安全卫星的迅猛发展需求。他说:“商业火箭市场需求强劲且供给不足,尽管SpaceX占据多数份额,
SpaceX火箭发射形成白旋涡,北极夜空曾被极光点亮
此次现象的产生,源于 SpaceX 公司的航天计划。专家们预计随着 SpaceX 火箭技术的进一步提升和发射频率的逐渐增加,类似的“SpaceX 螺旋”现象可能会更加普遍。
SpaceX 发射龙飞船为国际空间站送去新科研设备和物资
约在发射后八分钟,猎鹰九号顺利降落在SLC-40的指定着陆区域,本次发射使用的一级助推器B1080已有过六次发射纪录。CRS-30货运龙飞船与火箭上级分离仅耗费不到12分钟,其
天兵科技天龙三号火箭首飞交付,对标SpaceX猎鹰9号
天龙三号是天兵科技专为卫星互联网开发的大型液体火箭,而此次“天火十二”(TH-12)系列首飞批次在最高环境温度下的热试车的一致成功,标志着天兵科技大型液体火箭及其配套引擎正式进入批量交付阶段。
俄罗斯成功发射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及17颗微型卫星,其中一颗成功加入轨道
飞船在发射后约9分钟分离火箭,进入预定轨道,之后借助上面级实施部署进入轨道。此次发射是自2024年来的全球第39次航空发射,俄罗斯年度第三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