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在《市场泡沫渐散 多家巨头青睐的AR/VR行业现状如何?》一文中,针对以AR/VR硬件和终端为主的厂商现状进行介绍。
随着以苹果、Facebook、谷歌、微软为代表的行业巨头近年来持续投入开发,供应链有部分厂商这项业务的出货量已经达到颇为可观的规模。与此同时,零部件和终端市场份额也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向一线大厂倾斜。
反观大多数的中小企业,虽然在风口上涌现出许多,但也有大批是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迅速被淘滩。除了技术背景等因素,造成上述局面最直接的原因之一就是大厂拥有足够多的资金支持。
资本,在AR/VR产业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今年的投融资重点?
1月14日,市场调研机构IDC发布了关于2021年AR/VR市场10大预测报告。其中针对这一领域的投融资情况提到,由于2020年上半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AR/VR领域投融资事件数量和金额均出现明显同比下滑,去年下半年出现明显回暖迹象。在两者之间,由于AR领域的应用范围更具广泛性,对投资的吸引力明显更强,尤其是AR硬件领域,在2021年仍将是投融资重点。
在资本关注度逐年提升的情况下,真正能够俘获其青睐的企业有多少呢?
天眼查数据显示,在2000年至2020年间,主营业务与AR/VR密切相关的企业注册数量共有23500逾家;依下图来看,近20年内整体增长趋势最明显的是在2013-2019这7年间,按单一年份来看,则以2018、2019两年的注册数量为最。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众企业中实际获得融资的企业数量不及总数的4%。如下图所示,在总数多达23581家的企业中,有融资的企业仅855家,约占总比的3.63%。这其中,近三分之一的企业仅获得了天使轮融资。
之所以大多数资本都选择持续观望,是因为在这一领域中,提出概念的企业数量非常多,然而实际有产品落地且获得良好市场反馈的企业却很少。截至目前,合计已有4220家企业被吊销、注销。
对此,行业人士指出:“AR/VR这个概念很好,如果在技术方面有所突破,则会产生一个巨大的新增长点,所以关注度持续提升很正常。不过就近几年的情况来看,资本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谨慎的。”
“即使资本的关注度在提升,短期内也不会给产业带来大的变化和机会,尤其是国内的中小企业,如何解决产业瓶颈才是首要问题。根本问题没有解决,整个产业链都很难有成长。”上述行业人士谈到。
不止一家从业厂商表示,AR/VR产业发展过程中,不论是软件还是硬件,都正处于技术瓶颈待突破的阶段。
产业发展阻碍重重
一家从事软件算法的企业负责人对集微网表示:“今年让资本对产业关注度迅速回暖并继续提升的主要原因,其实是5G技术的到来。尤其在与AR技术的融合,华为在这次全球5G应用大赛上夺魁的项目就是这个。”
该企业负责人继续说道:“即便如此,这个产业依旧处于一个缺乏标准的局面。不论是哪一个环节,都需要以业界最新的技术方式处理才能推进发展,而新的技术标准则需要产业上下游共同合作制定,眼下巨头都希望以一己之力尽可能影响行业;这也让其和产业同时陷入一个被标准所掣肘的闭环里。”
除了这里提到的软件反观IDC预测中提及的硬件行业,可以说是衡量一款AR/VR类产品体验感的核心标准之一。
国内某AR/VR产品零部件制造商对集微网指出,对于这类产品一定是要软硬件同步解决。如果单从可穿戴产品硬件角度说,零部件需要兼顾小型化和性能提升两点;比如显示模块(含算法)。从近年来问世的产品看,尚未出现质的改善。
“以AR为例,我们目前没有看到市面上有非常亮眼的产品,同质化比较严重,今年5G的风口下可能会有一波行情。不过如果没有好的体验感,可能后面会陷入恶性价格战的局面,就像前几年AR头盔,现在已经没多少人用了。我们认为AR与5G融合带来的改善可能更多呈现在手机端,相反可穿戴设备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相比硬件,或许软件在今年实现突破的机会更多一些。”上述厂商谈到。
诚如文章开头提到,这一领域基本属于被谷歌、微软、苹果、Facebook等企业占领的寡头市场。迄今为止,国内产业链依旧还在扮演配角,拥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几乎都是为品牌提供零组件,品牌端甚至还看不到能够引领潮流的公司。
针对如何改善当前局面这个问题,文中提到的软件算法公司负责人谈到,一直以来,B端的产品在中国市场占有率都明显高于C端,却也一直做不好,我们坚信产业的将来还得看C端;我们预估在2022年左右,这个产业有机会进入一个上下游技术衔接的阶段,C端也会开始有小型且良性的产业规模,这也就意味着当前的局面出现了松动。
责任编辑:tzh
-
谷歌
+关注
关注
27文章
6173浏览量
105639 -
苹果
+关注
关注
61文章
24431浏览量
199190 -
vr
+关注
关注
34文章
9641浏览量
150419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