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三利谱在电话会议中表示, 偏光片市场价格很难预测,32寸产品在2020年四季度提价幅度比较大,大概在5-10个点,短期之内比较难提价,除非供需缺口再次发生大的变化,非常紧缺,所以不排除提价空间,现在还是紧平衡的供需情况。
在产能方面,目前三利谱有光明宽幅1490mm生产线(500-600万产能),该生产线为大陆第一条线,2015年满产,做智能手机产品,跟国内的手机和模组发展和匹配。
合肥1490mm生产线于2017年底投产,后光明部分订单给合肥做,磨合生产线,然后开始开发TV产品,2018年底开发了京东方,2019年底1490线开始爬坡;而合肥1330mm生产线的进度跟1490线差不多,1330线在2020年大批量满产;2020年3季度末两条产线全部跑满。
三利谱称,目前合肥产线8成做TV产品,1-2成做手机产品,总的两条线产能1600万平米。所以光明+合肥,目前量产有2200万平米左右。龙岗工厂已经建完了,2021年爬坡,满产后将新增产能1000万平米。
同时,三利谱也坦言,目前TV产线最大能超负荷在10%,到20%比较难,大数在400万-500万,跟尺寸有关系。手机偏光片的需求国内是比较大的,如果公司龙岗产能满产手机产品的话,手机出货量可以达到4.5亿部左右的规模。
值得一提的是,国产化的大趋势下,杉杉收购LG化学。关于与杉杉的竞争,三利谱表示,公司之前几年没有跟LG直面竞争,全球龙头就这几家,LG和三星的优势很明显,三星主要优势在手机,LG优势在TV,LG在智能手机的出货量不多,他们的优势是垂直产业链。LG偏光片资产有两块,一是TV卖给了杉杉,自己保留了车载OLED等产品没有卖;三利谱的优势在手机,所以公司的发展重心是非TV领域,龙岗工厂也主要为手机产品,目前是1.5亿部,未来做到5亿部,会成为龙头。
对于上游材料国产化进度,三利谱称,这几年上游原材料主要是韩国和台湾对日本替代,公司过去几年已经开始和韩国和台湾企业合作,替代日本原材料。国内企业也开始有突破,非主材产品也可以使用国产产品了,TAC、PVA也在加速,未来2年也会有国产化应用。公司2020年主要是32寸的TV产品,其他产品还是相对稳定的;偏光片一直是紧平衡的状态,偏光片投放的速度是低于面板的速度的,2020年面板行业出现了清晰的拐点,行业不会出现拐点前的情况,未来偏光片不会降价的,因为按照历史的经验,偏光片过去一降价就没有货,其次现在产品都没有降价空间,降价大家就去做别的产品,所以就会出现缺货。
责任编辑:YYX
-
LG
+关注
关注
2文章
2373浏览量
142484 -
偏光片
+关注
关注
5文章
60浏览量
13551 -
三利谱
+关注
关注
0文章
12浏览量
2925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Techwiz LCD 1D VA显示模拟建模
保偏光纤全流程处理技术简述
![保<b class='flag-5'>偏光</b>纤全流程处理技术简述](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0/8E/wKgZO2dKaFKAW4veAABvIq1ix_0753.jpg)
偏光镜的工作原理 偏光镜与普通太阳镜的区别
保偏光纤的原理是什么
三星预测HBM需求至2025年翻倍增长
三星SDI以1.12万亿韩元出售偏光膜业务
2031年LTPO OLED显示面板需求将达到5.2亿片
保偏光纤和普通光纤的区别
三利谱提升产品竞争力,力促大尺寸TV偏光片生产,车载显示成新战略重点
三利谱2024年定向增发股票方案未获通过,将寻求融资解决
合肥三利谱二期TFT-LCD用偏光片生产线项目延期至10月
![合肥<b class='flag-5'>三利</b><b class='flag-5'>谱</b>二期TFT-LCD用<b class='flag-5'>偏光片</b>生产线项目延期至10月](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4/1B/wKgZomXxHiSAPNlCAABGPM8Gr98331.png)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