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微网消息,近日小米11的发布再次霸占了各大媒体的头条,不论是性能还是外观设计都饱受好评。但由于小米11采用四微曲面屏幕的设计,用户在日常使用或者游戏过程就更容易出现误触问题。
随着终端技术的发展,手机上提供了边缘触控的功能,比如用户在拍照时通过触碰手机侧面边框即可启动快门、浏览网页时连续触碰手机侧面边框两下即可实现快速返回。然而,由于用户在使用手机时难免会出现对手机的误触操作,导致给用户带来诸多不便,降低了人机交互的效率以及用户体验。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小米在2017年7月27日申请了一项名为“边缘防误触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发明专利(申请号:201710623788.5),申请人为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图1 边缘防误触方法的流程图
图1是专利提出的一种边缘防误触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用于终端设备中。该检测主要针对终端设备的边缘感应区域的触摸操作(S302),用户针对边缘感应区域的触摸操作数量不受限制。比如用户的手指和掌根同时触摸边缘感应区域,那么此时终端设备就检测到2个触摸操作。
然后,确定检测到触摸操作的触摸区域在边缘感应区域中所处的子区域(S304),并判断确定出的子区域是否属于防误触类型的子区域(S306)。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预先从边缘感应区域中划分出防误触类型的子区域,并在该子区域属于防误触类型的子区域时,触发针对检测到的触摸操作的防误触响应。
图2 触摸操作的信号范围示意图
如果检测到该区域不是防触类型的子区域,则转入步骤308。在S308中会判断检测到的触摸操作的触摸区域在预设方向上的长度是否超过预设阈值,如上图2所示。
当手指30和掌根40分别触摸(当触摸操作的信号强度超过信号强度阈值时,认定该触摸操作有效)边缘感应区域时,对应的触摸操作的信号范围存在差异。其中,掌根40和手指30的触摸操作的信号范围为分别是d1和d2(d1》d2)。结合图2,可以将S308中的阈值(d3)设为d1、d2的最大值或平均值。若触摸操作的信号范围超过d3,则判定该触摸操作由掌根等区别于手指的其他部位执行,否则判定该触摸操作由手指执行。
如果S306检测的结果属于误触或者S308判断的长度超过阈值d3,那么就执行相应的防误触响应(S310)。该防误触响应一般设为忽略本次检测到的触摸操作,或者显示用户造成误触的提示消息。而当S308判断的长度没有超过阈值d3时,终端设备做出相应响应即可。
简而言之,小米的防误触专利,通过设置触摸区域在预设方向上的长度来区分用户的手指与其他部位对边缘感应区域的触摸操作,以此判断检测到的触摸操作是否为用户的误触操作并触发相应的响应,从而提升了用户对终端设备的边缘的触控效率,优化用户体验。
在小米11发布后的短短十天内,其销量已经突破了50万台,而这一数量还在稳步上升。小米11能否再次创造小米手机的销量神话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xj
-
触摸屏
+关注
关注
42文章
2315浏览量
116596 -
感知
+关注
关注
1文章
66浏览量
12161 -
小米
+关注
关注
70文章
14382浏览量
144635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