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上,全球汽车行业巨头们一直存在着很多分歧,比如有的坚定选择纯电动,有的看好混动,还有的瞄准氢能。回顾刚刚过去的2020年,德日美中四个汽车产业大国,突然在汽车电动化上达成了共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在近年来波及全球的车市寒冬中,虽然一切皆变化无常,看似沉寂的表面,实际上已经暗潮涌动,汽车电动化时代终于来临。在汽车电动化方面,四个国家的选择动机可能会有一些差别,但总体来说不外乎能源安全、环境保护、产业发展三大因素。
首先来看能源安全,确切地说是摆脱石油对外依赖,非常适用于中国、德国和日本。
全球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持续加剧了石油消耗。以中国为例,2019年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已高达70.8%,而进口石油的75%需要经过马六甲海峡。这可能意味着,中国的能源安全存在严重威胁,特别是在紧急情况下。
这一问题对德国和日本同样存在。德国、日本均是自身资源匮乏的国家,石油对外依存度均接近100%。德国的石油依赖于俄罗斯、挪威等国进口,而日本同样依赖于中东。
现在很多人埋怨电动车充电慢、有里程焦虑,远不如燃油车,其实没考虑到油荒。油荒时,有里程焦虑的应该是燃油车主了。
如果换一种我们有比较优势的能源,绝对是利大于弊的。新能源汽车就是将驱动汽车的能量,从必须经过马六甲海峡的石油,变成了山西的煤、四川的水和张家口的风,可以摆脱对石油的依赖。同样,德国、日本也可以发展核电、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再来看环境保护方面。这个全球性的问题适用于德日美中四个国家,也适用于全球其他国家。
纯电动车的优势不言自喻,动力强、低噪音、使用经济、易于保养等优势凸显,但很多人质疑它的环保,特别是电池的污染以及发电本身的污染。
的确,电动车在行驶过程中的确不产生污染,但发电时可能产生污染,只有电力生产来自于清洁以及可再生的能源时,电动车才算是真环保。
不过,对于环保问题,只需要把握一个原则:分散的移动污染源治理难度远比集中的固定污染源治理难度高。所以,治理排放超标发电厂的难度远比治理上亿辆尾气超标汽车的难度小,这就是环保领域的降维打击。
再来看产业发展方面。对于提升汽车产业竞争力,适用于中国,要想着汽车行业后发制人争夺市场,则适用于德国、日本。
汽车行业由于其重资产投入的属性,让其任何一个有核心价值的技术产出,都需要大量的投入,这个单位都是百亿。在过去100多年里,德国、美国、日本的汽车厂商,已经在发动机、变速箱、悬架、电控系统等核心领域投入了不知道多少个百亿。
这就是传统汽车行业护城河的制高点。即便我们的自主品牌豪掷千亿、苦干十年,在燃油车领域也最多能与国际厂商"齐头并进"。错过就是错过了,不必纠结,中国不是没有机会,只是别在传统燃油车赛道里硬扛,新能源特别是电动汽车就是突破口。
电动车脱离传统燃油车赛道,带来汽车行业游戏规则的改变及竞争格局的重构。比如,全新品牌、全新供应链的崛起,比亚迪、蔚来、理想、小鹏、宁德时代等就是很好的佐证。
把游戏带到我们自己的规则里,让传统车企过去100年的诸多积累在一夜之间变得一文不值,这才是大战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经过十余年的规划和培育,已具备一定先发优势和规模优势。
人们常说燃油车在100年以前打败了电动车,其实只是燃油的便捷性打败了当时的电池,并不是内燃机打败了电动机。随着技术的发展,内燃机车早已被淘汰,电力机车进化为高铁,电机、电池也开始向汽车内燃机、燃油发起反攻。
也就是说,电动化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全球共性的社会问题。在可预见的未来,电动化将不可阻挡!
责任编辑:haq
-
电动汽车
+关注
关注
155文章
11879浏览量
229584 -
新能源汽车
+关注
关注
141文章
10339浏览量
99132 -
电动化
+关注
关注
1文章
293浏览量
8019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