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中国科大的消息显示,中国科大郭光灿院士团队李传锋、项国勇研究组与香港中文大学袁海东教授在量子精密测量实验中,首次实现了两个参数同时分别达到“超海森堡极限”和海森堡极限的最优测量,在多参数量子精密测量研究中取得重要实验进展。
据悉,精密测量的精度会随着消耗的资源增加而提高,数学上用T-k来描述,其中T为资源(如测量时间),k是评价不同测量方法优劣的最重要标准精度增长阶数。在诸如相位估计、磁力仪和量子陀螺仪等众多应用中,研究发现k在经典测量方法和量子测量方法中分别是0.5和1,分别被称作散粒噪声极限和海森堡极限。然而存在多体相互作用或含时演化的时候,人们发现k可以超越1,称之为“超海森堡极限”。
目前这三种不同的精度极限在单参数量子测量实验中已经分别得以实现,但是海森堡不确定性关系是量子力学的根本限制,“超海森堡极限”是否真的是超海森堡仍存在争议。针对这一争议,项国勇等人采用近年来着力发展的多参数量子精密测量平台,研究测量旋转场的强度和频率两个参数中“超海森堡极限”和海森堡极限是否可以同时达到的问题。
研究过程中,项国勇等人将控制增强的次序测量技术进一步发展到多参数含时演化的测量中,通过优化量子系统动力学演化各个部分,实现了两个参数同时分别达到海森堡极限和“超海森堡极限”的最优测量,并阐明这两种精度极限都遵从海森堡不确定性关系,都是最优的量子精度极限。
旋转场中的强度B和频率w测量精度增长阶数分别为k=1和2,同时达到“超海森堡极限”和海森堡极限。
该研究成果于2021年2月18日在国际知名期刊《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发表。这一成果加强了量子精密测量与海森堡不确定性关系两个领域的联系,促进了这两个领域的交叉发展,并且在实际测量问题中具有重要潜在应用价值。
相关审稿人认为“Multiparameter estimation is an important problem for quantum metrology that has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and I think this is a solid piece of work that is of sufficient novelty and merit to be published in PRL.(多参数估计不仅是量子精密测量的重要问题,而且有着广泛的应用。我认为这是一个具有足够的新颖性和价值的扎实的工作,值得在PRL发表)”
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侯志博和本科生金言(已毕业)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通讯作者为我校项国勇教授和香港中文大学袁海东教授。该项研究得到了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科院和教育部的支持。
责任编辑:gt
-
频率
+关注
关注
4文章
1536浏览量
59433 -
测量
+关注
关注
10文章
4963浏览量
111928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中国科大石墨烯量子点器件研究取得新突破
中国科大实现耦合高度可调的二维硅基量子点阵列
![<b class='flag-5'>中国</b><b class='flag-5'>科大</b>实现耦合高度可调的二维硅基<b class='flag-5'>量子</b>点阵列](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0/CC/wKgZPGdOM5KAIslPAALOi3gf4hc133.jpg)
【《计算》阅读体验】量子计算
本源量子与中国联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绘量子通信新蓝图
玻色量子自主研发的两大发明专利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
![玻色<b class='flag-5'>量子</b>自主研发的两<b class='flag-5'>大发</b>明专利<b class='flag-5'>获得</b>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E5/EB/wKgZomZFfoOAK2sfAAAYGkwPWD8955.jpg)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