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两年,大家都说魅族是“起了大早赶了晚集”。
作为“痛定思痛”的革新之作,魅族15、魅族16和魅族17三个系列的产品称得上是可圈可点,性能配置不再是短板,同时设计上的相对独特也让他们收获了不少好评。然而,这三系列产品虽有不错的口碑,却无法让魅族获得市场份额上的增长。根据CINNO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魅族的市场份额已经跌出中国前十,份额只有0.1%。
一些观点认为,魅族的这些手机最大的问题在于“发布时机”。举个例子,魅族17系列手机在2020年5月8日正式发布,但那时首批搭载高通骁龙865芯片的旗舰手机已经销售了数个月之久,2月份发布的竞品小米10,早在4月中旬就宣布全球销量破百万。
外界认为,发布时间相对滞后、产品本身差异化特色不足的魅族17系列手机,在市场上显得没有太多的竞争力。
不过我们总算等来了好消息,2021年的魅族18系列,在发布时间上总算是跟上了“大部队”:官方正式宣布,魅族18系列会在3月3日正式登场,和realme、红魔、中兴等品牌凑在了一块。
魅族18系列有哪些卖点暂且不说,能够跟上大部队的发布节奏,最好还能够尽快开卖,这就已经是很吸引人的卖点了。
魅族手机仍有一战之力
虽然高通的新一代旗舰处理器骁龙888已经正式发布,且也有搭载这枚芯片的产品上市,但对消费者来说他们可选择的产品已经较少。
在已发布的新机中,搭载高通骁龙888的中高端手机为小米11和iQOO 7、三星S21系列、vivo X60 Pro+等等,整体而言依然偏少。再加上这些手机的定价(最低也要接近四千元,高则六七千)和备货量情况都不太乐观,春节后的消费者购机需求并没有得到很好满足。
在疫情好转的大背景下,智能手机消费者的选购热情要比去年同期高涨得多,相信这也是魅族等厂商不得不抓住的机会。从中国信通院公布的1月数据来看,虽然不同的厂商各有欢悲,但难得的是市场整体正在回暖,总体出货量约为4012万部,同比增幅高达92.8%。
目前来看,魅族18系列手机,至少有3个优势。
第一,品牌优势。虽然魅族手机现在的销量不如realme等新兴品牌,但在互联网上、市场上的号召力却丝毫没有减退。也可以这样说,魅族仍能存活至今,背后默默支持的魅友们可是功不可没。
第二,设计优势。虽然这两年的魅族手机也出现了向大众设计靠拢的趋势,但整体而言魅族手机的设计仍算是较有特色。从2月24日魅族官方公布的产品渲染图来看,魅族18系列手机大小两款有着不同的定位,小屏款主打轻薄手感,而大屏款则是均衡表现。
虽然只有正面渲染图,但我们也能看到魅族18系列手机的正面设计相对协调,质感和高级感一个不缺。素来魅族的旗舰产品都会更注重设计上的均衡性,例如中心对称设计、重量和厚度的控制,再加上更为用心的后壳材质和设计元素运用,魅族旗舰手机的质感是可以保证的。
第三,价格优势。是的,魅族手机在今天其实是有一定价格优势的。尽管魅族旗舰的定位并不算低,但实际价格相比同档次产品还是要便宜一些。以去年的魅族17系列为例,同档次的小米10标准版起售价为3999元,而魅族17标准版起售价则是3699元,至少理论上的起售价的确是便宜一些。
尽管上述优势并不能让魅族手机完全领先于竞争对手,但对那些厌倦主流产品、希望尝鲜的消费者来说,魅族的手机始终能够带来一些新的选择,而且也不至于“无趣”。
“早”就足够了吗?
按照此前的论调,不少人将“魅族旗舰手机卖得不如意”归咎于发布时间过晚,错过了新SoC平台的最佳销售期。然而我们知道这只是表面原因,至少不是核心原因。
在智能手机市场饱和的大前提下,消费者的选择诉求也发生了变化,相比起产品本身的卖点,一般消费者在选购手机时更倾向于选择知名度更高和售后服务出众的大品牌,换言之已经处于头部位置的品牌们优势更加明显。
归根结底,智能手机发展至今已经进入高度同质化的局面,设计、功能甚至体验都没有哪家厂商可以说做出绝对的差异化,在消费者来看选择服务更加贴心周到的大品牌自然是顺理成章。
好在,如今的智能手机销售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虽然魅族等二线品牌无法像一线品牌那样提供具体到乡镇的周全服务覆盖,但有线上电商平台的“兜底”,他们的售后服务压力也得到了有效的缓解。
另外有一点还需要特别注意,那就是备货是否充足。在消费数码产品中“抢购”已经成为新常态,一般消费者也对此咬牙切齿。在这个大背景下,哪家厂商能够稳定地供货,无形中就获得了明显的市场优势。
过去的魅族也曾在新品备货上出现了误判,只不过那时候是生产了过多的产品造成了严重的库存积压,今天的话则要注意库存能否满足消费者的庞大需求。小雷认为,以现在的行情来看只要新机的价格不是十分离谱,那么魅族的手机还是很有希望大受欢迎的,高通骁龙888和骁龙870都是得到市场认可的热门SoC,想要获得不错的市场成绩应该不难。
“魅族们”该如何自救?
在存量市场时期,大家都喜欢“讲故事”,希望通过天花乱坠的故事让自家的产品显得与众不同。但有趣的是,我们发现哪怕是“讲故事”,小厂们的能力和表现也和大厂有明显的差距。
相信大家仍记得,早两年几乎每一家厂商都在说“Turbo”和“AI”的故事,而到了今天,手机厂商们除了老生常谈的影像和性能外,又把多年前的“轻薄设计”拿出来重复一遍。
实际上,无论是多年前的“Turbo技术”也好,“AI加持”也好,抑或是轻薄手感也好,这些东西放在手机行业中都谈不上是什么“技术独创”,说到底不过是营销层面的创作包装而已。但是,这些卖点的包装总是先被大厂想到、提到并发扬光大,小厂们就总是“后知后觉”。
举个例子,OPPO和vivo两大厂商早在去年就开始宣传设计上的轻薄手感,随后小米也加入“战团”。而刚刚官宣的魅族18,也提到了设计上的轻薄和手感上的协调,在观感上我们可能会觉得,魅族这是“跟风大厂”,“看人家轻薄手机卖得好,也来掺一脚”。
实际上,“轻薄”一直以来都是魅族手机的特点之一,魅族16th重152克,厚7.3mm,完全就是一台“轻薄手机”;魅族17th由于电池增大所以变得更重更厚,但8.3mm厚、199克的重量放在去年的手机中,横向对比也算得上是“相对轻薄”。
为什么魅族在过去不把轻薄设计作为卖点推向市场呢?如今看来唯一的解释就只有“市场号召力不足”,同样的事情如果出自OPPO、vivo、小米之口就能得到行业的响应,但从二线品牌如魅族口中说出来,行业却不会当一回事。
可以得出结论,二线厂商在市场上的劣势,更多地是体现在市场营销和市场的话语权上,而非产品本身有着什么短板。从某个角度来说,二线厂商没有把控市场节奏的能力,只能被动地迎合市场发展,产品的研发、宣发节奏只能受制于人。
对魅族这种处于行业二线,而且号召力不复当年的厂商来说,可以做的事情确实不多。如今的手机市场已经变成了另一种情况下的“阶级固化”,除非头部厂商出现意料之外的问题(如华为当前的处境),否则占据雄厚研发实力且手握庞大市场资源的头部厂商,可以轻松地构建护城河,同时形成销量-研发-销量的良性循环,不断巩固自身地位。
或许我们应该庆幸,作为老牌手机厂商魅族现在还活得不错,去年甚至还盈利了,而不是像锤子科技、坚果手机一样消失在行业之中。魅族固然在渠道、产品、宣发等方面仍有不足,但常言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黄老板仍有意手机圈,魅族仍会发布新品,那么它的未来就仍然值得我们期待。
责任编辑:haq
-
智能手机
+关注
关注
66文章
18407浏览量
179639 -
魅族
+关注
关注
6文章
2672浏览量
45490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