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赶在一年一度的“MWC”之前,发布了折叠屏旗舰机Mate X2。
这是一款与华为第一代Mate X、第二代mate Xs完全不同形态的折叠屏手机,将从各个方面,推动国产柔性OLED的使用和折叠屏手机的普及。
从现阶段看,作为柔性OLED的龙头,三星有着无可比拟的技术优势,以及庞大的用户群。就这一领域,屏幕是中国到目前为止,唯一实现所谓的“弯道超车”的高科技领域。
在三星首发折叠屏手机后,其内折的设计模式,与柔宇、华为为代表的中国外折模式,曾经在折叠屏手机推出初期引发了争论,焦点就是内折与外折,哪种才是折叠屏手机的最优解。
现在从华为推出内折来看,基本上可以确定,折叠屏手机的未来设计,将会在内折这一方向上逐步成熟。
而折叠屏这种形态的智能终端的普及,在工业设计趋于成熟后,未来势必会获得各大手机终端厂商的支持,将一定会出现“价格屠夫”,拉低折叠屏手机的销售价格,并逐步普及折叠屏手机。
那么,对于中国手机市场,华为持续更新和推出折叠屏手机,除了自身实力的展示之外,还将带来哪些行业和趋势的发展呢?
01 三载混战探路
2018年10月31日,国内柔性屏厂商柔宇,发布了全球第一款折叠屏手机FlexPai,这款使用外折的手机,搭载了柔宇自家的二代柔性屏,按照柔宇官方宣传的内容,柔宇的二代柔性屏,不仅兼具AMOLED在色彩方面的显示优势,还具有更大的色域、更高的对比度以及更广的可视角度。
一年后升级的FlexPai 2,在屏幕上继续采用柔宇自家的柔性屏,而且官方标称屏幕可达到180万次的翻折,且屏幕面几乎接近镜面。从屏幕升级来看,柔宇的FlexPai所采用的柔性屏,除了柔宇自身的产品外,国内外各大手机厂商并没有推出搭载柔宇柔性屏的产品,且柔宇官方并没有对外公布两代FlexPai的销量信息。
如果说柔宇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做出了有效的尝试,在折叠屏手机这一形态上解决了“有无”的问题之后,各大手机终端厂商的加入,则是真正的将这一形态的产品进一步做出功能型尝试。
华为mate X的推出,将折叠屏手机的形态进一步推向市场。这一内折方案的折叠屏手机,展开的最薄处仅5.4mm,向外翻折后最厚处仅11mm,是当时市面上完成度最高的折叠屏手机。
如果说柔宇作为屏幕厂商跨界做出折叠屏手机,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那么Mate X就是真正解决商用上“有无”的问题。就国内市场而言,Mate X是第一步真正意义上将折叠屏手机推向商用的机器,而Mate X的手机屏幕来自于国内大厂京东方 。
华为推出MateXs,按照手机圈的命名,尾缀加个S意味着这款手机在外观上并没有做重新设计,再简单点说,就是做了最常规的升级,Mate Xs,是华为真正意义上将折叠屏手机从“噱头”落地到“实用”,虽然Mate Xs的屏幕依旧外露,还是一样需要小心翼翼,但是这部手机,加上软件适配、智慧分屏、平行视界等技术的加入,将实用性真正的展现在了用户的手中。
这部手机屏幕的供应商是京东方,也是独家供应。
与Mate X前后发布的三星Fold,是折叠屏手机“翻车”最为厉害的一次,但是并没有真正的影响到三星的地位,尤其是在屏幕供应方面的地位,三星任旧是全球第一的柔性OLED屏的供应商,经过Flip、Fold2的迭代,三星牢牢的占据了折叠屏手机销量的第一,没想到的是,微软排在了第二。
三星采用了与柔宇/华为完全不同的解决方案:内折。内折的方案,解决了屏幕外露容易损坏的部分问题,但是三星这台手机,严格的说,是不合格的。
说直白点,除了自己引以为傲的屏幕和电子器件,Fold并没有将折叠屏手机的意义表达出来,毕竟fold折起来,并不像一部手机。也就是说,Fold实际上是一台可折叠的平板,而且为了装置摄像头,还留下了斜刘海的平板,只不过Fold为保证实现手机功能,从而让这台平板在折叠状态下拥有手机模式。
鉴于三星对于柔性OLED绝对的统治地位,和在海外Android市场无与伦比的号召力,三星自己翻车的Fold并没有影响到他的地位,随着Flip及Fold 2的迭代,三星依旧占据了内折方案折叠屏手机的销量大部分。
摩托罗拉RAZR的出现,带来了翻盖手机式的上下翻折的折叠屏手机形态,虽然也是内折,但是是上下拉伸似的翻折。三星Flip的出现,更进一步的将上下翻折,通过技术实现了翻折固定,这个技术对于折叠屏手机来说,非常的有用。
在2020年11月17日的开发者大会上,OPPO通过卷轴式屏幕手机,大秀了一把肌肉,将折叠屏的设计,扩展到另外的形态。
如果基于柔宇/华为的外折、三星/摩托罗拉的外折/翻盖,以及OPPO的卷轴三种设计形态来看的话,华为的三代折叠屏手机Mate X2,则从实用角度,也可能重新定义折叠屏手机的设计方向。
而华为所采用的国产京东方的柔性OLED屏幕,将从一定程度上,带动中国的面板行业,在产业链上获得一定的上升。
小米与维信诺推出的双外折的折叠屏手机,虽然之后再没有出现过,但是无疑是一种非常有益的尝试。到小米推出MIX α环幕屏,虽然实用性不及柔宇/华为的外折屏,但是带来的视觉感,还是非常震撼。
加上TCL科技、深天马以及上海和辉,国内柔性OLED屏幕将持续呈现两超(京东方/TCL科技)多强(维信诺/深天马/上海和辉)的局面,加上三星,国内OLED屏幕方面,在接下来的竞争中依旧会非常的激烈,伴随着折叠屏手机逐步走向成熟,柔性OLED屏的市场会在折叠屏手机的销售中逐渐获得极大的发展。
“折叠屏”这一形态,将是3C工业设计的重要创新方向。
2020年第三季度,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已达70.66 万部,这一数据在2019年第三季度,仅为4.35万部。其中三星以55.3%的市场份额处于领先地位。在2019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以内折为主,但是到2020年,全球折叠屏手机中内折、外折、翻盖均实现较高出货量。
新眸认为,随着Mate X2的发布,在手机显示面板的技术探索中,继全面屏之后,折叠屏将成为智能手机面板升级的主流设计方案之一。
摩托罗拉、三星、华为等品牌推出的多种设计方案的折叠屏手机,以及中兴推出的折叠屏腕表,到OPPO的卷轴式折叠屏手机,都主将的将这一趋势逐步扩宽设计边界。
与设计相对应的,则是对整个供应链的持续推进。
02 供应链将受益
对于折叠屏来说,柔性盖板材料对柔性(可折叠)、耐磨性(物理接触)以及光学性能(透光性)的要求,决定了折叠屏手机屏幕的素质。
三星Flip的推出,代表了屏幕保护在折叠屏上,实现了新的突破,那就是用UTG(超薄柔性玻璃)代替了PI膜。由于PI膜的折叠屏容易产生折叠铰链凸起、屏幕折痕和黑屏等问题,UTG超薄柔性玻璃的应用,将折叠屏面板的透明度高、耐久性好、无折痕等方面,提高了一个档次。
除了屏幕,可能难度最大的就是铰链设计了。
铰链的存在,是为了使折叠屏能够在实际使用中,打开和折合的过程中,能够保证屏幕实现贴合、展开而不影响操作。
在实际设计中,铰链需要实现同步转动、精密限位、阻尼保护以及多次开合等功能,以达到至少10万次以上的折叠寿命,在保证折叠次数的同时,还要考虑到手机的实际使用环境,那就是打电话,就得考虑手持感,直白点说就是重量,因此,重量轻、尺寸小和稳定性强是以金属为主的铰链设计的重要参考要素。
虽然在折叠屏手机的公开信息中,我们无法查询到了这些组建的生产厂商,但是从国内外来看,随着近三年的培育,实际上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能够实现这些生产条件和水平要求的企业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性质的产业链。
这些产业链企业分布在材料、显示屏、精密组件、电子电路及生产制造设备等各个领域,由这些领域各厂家协同组成的供应链,是搭建折叠屏手机技术落地的重要基石。
以Mate X2的发布为标志,国内几大手机厂商势必将掀起新一轮的折叠屏手机的设计竞赛,而且这一解决方案将逐步扩大到其他领域。
比如联想已经推出了折叠屏笔记本。随着供应链技术的不断成熟,手机厂商将不断的推出新产品,产品覆盖和产品形态将会不断丰富。
从柔宇、三星到华为的持续迭代来看,2021年,折叠屏手机预计会迎来新一轮的增量发展阶段。尤其是在5G网络覆盖范围持续增加和扩大的情况下,用户对于5G应用如高清视频/高清通话等业务的需求持续增加,他们对折叠屏手机的认同及需求,以及身份认同,将进一步加深。
此外,供应链所覆盖的行业技术的日益成熟,以及在规模经济效应下成本递减,将有可能使折叠屏手机的价格在某一时间点降低到大众消费品市场。毕竟现阶段几乎所有的折叠屏手机的销售价格都在万元以上,这对于绝大多数用户来说,还是处在一个较高位的市场价。
在设计形态、供应链技术逐步趋于成熟之后,各大玩家参与进来,将在生态建设上,产生另外的赛道竞争。
03 生态持续落地
在Mate X发布后,知乎用户@楠爷曾对Mate X做出个评价:
“这就是5G时代第一个被确定下来的产品形态。”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认为,折叠屏手机出现的原因,是用户想要更大的屏幕,又不想随身携带Pad/PC,而携带Pad/PC又要增加负担,如果能融合到一起,不就更好?
而折叠屏手机解决的核心痛点,就是5G时代下对应智能终端在便携、大屏以及高清使用需求共生的矛盾,在5G高清视频和数据流量时代或将成为核心的手机产品形态。
基于这一认识,我们从Mate X2的发布可以看到,华为将Mate40 Pro、MatePad Pro和Mate Book的“全家桶”,用一款实用化“折叠屏”智能终端来实现了。在大多数的时间,mate X2可以作为一台华为旗舰手机(折叠后就是一台P40 Pro)来使用,展开后Mate X2的形态实质上就是一台MatePad Pro,结合华为的跨屏协同功能,这又是一台完整的Mate book。
华为实现这些的背景,是“1+8+N”跨终端生态建设的落地尝试。
在苹果的iOS生态还没有推出折叠屏手机之前,华为通过“1+8+N”跨终端生态以及庞大的存量激活市场,会在竞争初期获得一定的竞争优势。毕竟就现阶段而言,建立在Android体系之上的跨终端生态建设中,基于小米的MI UI是Lot中落地较好的,但是做生态链、与建生态链是完全不同的出发点。
小米的出发点就是做生态链,做生态链基于的是别人家的东西,而建生态链,则是基于自家的东西。华为与小米最大的区别就是,华为在走苹果“建生态链”的商业模式,在Mate X2的发布会上,有几个数据是非常有意思的:
一、可穿戴设备市场份额做到中国第一,其中TWS耳机实现了80%的增长;
二、华为的智能连接设备数超过10亿台,HiLink生态用户超过5000万,HMS月活用户超过5.8亿。
三、TOP200的热门应用100%适配,TOP1000的应用95%适配。
新眸认为,在被极端制裁的情况下、在极不公平的市场环境中,华为借Mate X2的发布,透露自身生态搭建的信息,无疑是要告诉供应链、渠道商和用户以信心,而“1+8+N”的生态,已经逐步的向外延生。
在To C/ToB之后,在物联网时代的To T中,生态之争,势必将愈演愈烈。发布会最大的彩蛋,是四月份Mate X2将第一批升级华为鸿蒙OS,也有可能是第一批搭载鸿蒙OS的手机,对于中国第一个商用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操作系统,鸿蒙OS的生态之争,也许从Mate X2开始。
在各家由PC时代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再到现在的物联网、车联网时代,都在寻找和争取最佳的流量和入口,此前这些之前一直掌握在美国企业手里,没有入口,谈上层应用来说生态,是可笑的。
在新眸看来,4月将会是中国本土操作系统及生态的一个分水岭,在有5.8亿月活用户支持下,这一生态将会如何?我们将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tzh
-
手机
+关注
关注
35文章
6882浏览量
157675 -
华为
+关注
关注
216文章
34470浏览量
251935 -
物联网
+关注
关注
2909文章
44701浏览量
373974 -
5G
+关注
关注
1354文章
48466浏览量
564534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