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一千对纸鹤,结一千颗心情”,邰正宵的《千纸鹤》曾陪伴过一代人。千纸鹤是一种中国传统折纸艺术,然而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邹俊却以此为灵感,做成了软体机器人,并借此发表了两篇 SCI 封面论文。
但在发表第一篇 SCI 封面论文时,他并未察觉自己已在不知不觉间,使用了中国折纸艺术。
他告诉 DeepTech:“能获得两个封面,是因为在软体机器人上实现模块化,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第一篇 SCI 封面论文:给机器人设计柔性关节
邹俊的主攻方向是软体机器人,2019 年 1 月,Advanced Materials Technologies 在封面刊登论文《真空驱动的软气动柔性扭转执行器,赋予软体机器人新的功能》“Vacuum‐Powered Soft Pneumatic Twisting Actuators to Empower New Capabilities for Soft Robots”,他是该论文的通讯作者,文中描述了一种由真空驱动的柔性扭转执行器。
该研究的立项起因在于,传统硬体机器人的抓手如波士顿机器狗,主要依靠机械电机关节来改变其抓取方向,而软体机器人却缺少类似的 “柔性关节”,因此灵活性会受限。
虽然已有部分软体机器人拥有柔性抓手,但普遍比较 “死板”,比如只有物体处于特定摆放角度才能被抓手抓住,因此柔性关节设计非常有必要。
基于此,邹俊开始投入研究,一开始他们曾提出一种刚柔结合的设计方案 —— 在执行器的四条棱边中,插入四根由 PLA(Polylactic acid,聚乳酸)制作的倾斜杆,执行器气室被抽成真空后,就会沿着杆的倾斜方向扭转。
但在操作中,执行器的四根杆被意外掰断,邹俊索性将错就错,做出一个没有杆支撑的柔性关节,结果效果反而比想象中更好。
不久后,他的最终方案成型,即用一个真空驱动的柔性扭转执行器(V-SPTA,Vacuum-Powered Soft Pneumatic Twisting Actuators)作为软体机器人的 “柔性关节”。
据悉,V-SPTA 完全采用柔性材料制作,拥有超长使用寿命。相比传统气动执行器,V-SPTA 的气室连接处非常坚强,如下图哪怕用针戳几个小孔,依然能够正常使用。
而此前的传统气动执行器,它们的最大缺点在于容易漏气,在高压气体的作用下,气室连接处很容易裂开、漏气,最终影响气动执行器的使用寿命。
此外,V-SPTA 还拥有较强的负载能力,如下图,高度 20mm 为的 V-SPTA,其重量仅有 19g,但却能驱动 9kg 以上的物体,经测量发现,这是其自重的 473 倍。
与同类全柔性线性执行器相比,V-SPTA 的提重能力是它们的 5 倍以上。
通常来讲,和人体关节一样,机器人的关节也是一种通用运动模块,它不仅能改变抓手方向,还能改变机械臂的弯曲方向,而柔性关节同样具备上述功能。
故此,在验证 V-SPTA 的应有功能时,邹俊模仿硬体工业机器人,并制作一个全柔性 “胳膊”。
他把两个 V-SPTA 分别作为软体机器人的机械臂关节和抓手关节,其中机械臂关节用于改变柔性机械臂的弯曲方向,抓手关节用来改变柔性抓手的抓取方向,为的是让全柔性 “胳膊” 可适应被抓物体的各种摆放角度以及将物体放在不同位置。
和其他气动执行器结合,V-SPTA 可实现模仿人手拧开瓶盖的过程。
V-SPTA 还可组装成可旋转的柔性爬行机器人,将 7 个 V-SPTA 和 3D 打印零件连接起来,就可以产生一个爬行机器人,它拥有左转、右转、直线行走、原地旋转等多种功能。
据邹俊表示,此前多数柔性气动爬行机器人要么不具备转向能力、要么转向速度偏慢,而上述爬行机器人采用一种全新转向模式,可在行进过程中实现转向和原地旋转,转向速度可达 25.7°/s,高于多数同类研究成果。
图 | 和其他柔性气动爬行机器人的转向速度对比(来源:受访者)
在第三个应用中,邹俊把 V-SPTA 组装成柔性管道机器人,该机器人可在水平管道以及竖直管道中爬行,功能上除了清理和检测管道之外,还能在管道中运送物体。
概括来说,V-SPTA 扩大了软体机器人的能力,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了执行器设计的复杂性、并降低了制造成本。放在工厂生产线上,能起到类似关节机器手的作用,可用于拧螺丝、抓取物体等。
第二篇 SCI 封面论文:适用于基于柔性材料的可重构软体机器人的高级人工造肌肉
时隔不久,邹俊在 Advanced Science 发表了另一篇封面论文,标题为《适用于基于柔性材料的可重构软体机器人的高级人工造肌肉》“Advanced Artificial Muscle for Flexible Material-Based Reconfigurable Soft Robots”。
该研究是对前文第一个工作的扩展,即把机器人变成类似于乐高积木的物体,借此实现想要的各种复杂运动。在第一个工作中,给软体机器人吸气的时候,它不仅旋转还会收缩,没有把运动完全分离开,等于是两个运动的复合体。
相比第一个工作,第二个工作通过模块组合将复合运动解耦,实现了单个运动,这样可大大丰富机器人的运动能力,因此是很大的进步。
打个比方,一个物体需要两个配件同时存在才可运动,而现在两个配件分开后,物体也可实现独立运动。
同时,第二篇 SCI 灵感来源于很多人都熟悉的一种民间艺术 —— 折纸,通过模仿折纸的折叠运动,邹俊设计了一种流体驱动的全柔性人工肌肉,它可通过直线运动、旋转运动、弯曲运动,去实现所有的运动。
因为任何运动都由直线、弯曲、旋转这些基本的运动组合而成。这样的话,机器人的使用场景会更精细。打个比方,电风扇就只需要旋转运动,而不需要直线运动。
图 | 模仿折纸的全柔性人工肌肉(来源:Advanced Science)
具体研究中,邹俊通过使用刚性连接和柔性软连接两种连接方法,设计出快速连接的人工造肌肉,这种人造工肌肉可重新配置成各种软体机器人,通过一个关节,即可实现直线运动和旋转运动,并且通过不同组合还可实现复杂运动,从而实现模块化机器人的概念。
如图所示,固定环、螺钉、螺母和刚性连接器等刚性物体,用于连接人工造肌肉的两个底面 / 顶面。其中刚性螺旋连接器在可靠性、稳定性和可拆卸性上,拥有显着优势。
柔性软吸盘连接器具有与人工造肌肉相同的驱动源,它可用于连接两个人工造肌肉,从而可以在单个软体机器人中有效集成多种功能。
其单个肌肉模块可同时实现伸缩 + 扭转的复合运动、以及弯曲 + 扭转的复合运动,多模块组合还可实现伸缩、弯曲、扭转、径向运动等。
这些软体 “积木” 可组装成各种各样的软体机器人,如四足爬行机器人、柔性抓手、管道机器人、柔性手腕等,最终实现了 “积木” 型软体机器人。
据悉,这类机器人制作简单,成本也比较低,还可根据需要完成的任务将模块化单元重新配置为一组,和针对大型特定任务的整体式机器人,拥有一样的效果。
同时,这种折纸设计还有助于基于柔性材料的机器人的应用,并在由各种柔性材料如水凝胶、电活性聚合物,液态金属等制成的软体机器人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这项研究还被邹俊和学生带到 2019 年哈尔滨工业大学举办的 “HRG 博实杯” 第一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上。
大赛共有来自 220 家高校的 1311 支队伍参加,四位同学参赛的作品《可重组的多功能人工肌肉》最终获得全国总决赛一等奖,同时也是当时浙江大学参赛队伍中唯一获得一等奖的团队。
论外观,邹俊课题组的机器人未必 “颜值最佳”,但他告诉 DeepTech,在柔性机器人方面,过去没有人系统地、给其做类似乐高积木的工作。仍以乐高积木为例,由于它是硬性物体,因此可实现各种模型,而多数软体机器人很难实现。
谈及未来,邹俊表示目前模块化软体机器人方向的研究越来越受关注,并且取得一定的进展。但是由于现有模块化软体机器人只能实现简单的配置,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目前研究还处于较低的水平。
未来,他打算探索更加先进的技术或方法来克服诸多挑战,以实现自主的、敏捷的、强大的以及智能的模块化软体机器人。
-End-
原文标题:灵感源于千纸鹤,中国科学家研发模块化软体机器人,以流体驱动全柔性人工肌肉|专访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DeepTech深科技】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haq
-
机器人
+关注
关注
211文章
28423浏览量
207147 -
软体
+关注
关注
0文章
7浏览量
8078
原文标题:灵感源于千纸鹤,中国科学家研发模块化软体机器人,以流体驱动全柔性人工肌肉|专访
文章出处:【微信号:deeptechchina,微信公众号:deeptechchina】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