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关于测量不确定度与测量误差的关系

传感器技术 来源:传感器技术 作者:传感器技术 2021-03-10 13:54 次阅读

测量是科学技术、工农业生产 、国内外贸易以致日常生活各个领域中不可缺的一项工作。测量的目的是确定被测量的值并获取测量结果。测量结果的质量往 往会直接影响国家和企业的经济利益,测量结果的质量也是科学实验成败的重 要因素之一 。因此在报告测量结果时,必须对其质量给出定量的说明 。以确定 测量结果的可信程度 。

流量计的流量测量

测量不确定度,是近年来对测量结果的误差表述。大家知道,任何测量都不可能绝对准确,都必然有误差,而误差也不可能准确知道。因此测量不确定度是对被测量的真值所处范围的评定结果,所以在进行测量的说明和使用测量结果时,都必须考虑测量不确定度。

测量不确定度

根据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1059-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中定义是:“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

此参数可以是诸如标准偏差,或其倍数,或说明了置信水平的区间的半宽度。

测量不确定度由多个分量组成。其中一些分量可用测量列结果的统计分析估算,并用实验标准偏差表征。另一些分量则可用基于经验或其它信息的假定概率分布估算,也可用标准偏差表征。

测量结果应理解为被测量之值的最佳估计,而所有的不确定度分量均贡献给了分散性,包括那些由系统效应引起的(如与修正值和参考标准有关的)分量。

这就是说,测量不确定度是一个估计值,用它来表征被测量真值所处的量值范围。换言之,它表示测量结果附近的一个范围或区间,而被测量真值以一定的概率落于其中。所以,它是对测量结果质量优劣的一种评定:测量结果愈接近真值,其质量愈高,则测量不确定度愈小,反之,测量结果愈远离真值,其质量愈低,则测量不确定度愈大。

从计量学的观点看,一切测量结果不但要附有计量单位,而且还必须附有测量不确定度,才算是完整的测量报告,没有单位的数据不能表征被测量的大小,没有不确定度的测量结果不能判定测量技术的水平和测量结果的质量,从而失去或减弱测量结果的可比性。

测量不确定度与测量误差的关系

“测量不确定度”是合理地表征被测量分散程度的一个参数。它与误差紧密相连但却有区别:

测量误差定义为测量结果与其真值之差,这是一个理想化的概念,因它的真值常常不能确切地知道,假如知道它的修正值(或更精确的近似值),则可修正该测量结果,使其更接近真值。

测量不确定度是对影响产生误差的分散性的估计,即它是用以表示测量结果分散区间的量值,也就是描述未定误差特征的量值,是可以用估计方法求出的。“不确定度”不是指具体的、确切的误差值,虽可估计出,但却不能用于修正量值。

测量误差与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区别

序号 测量误差 测量不确定度
1 有正号或负号的量值,其值为测量结果减去被测量的真值。 无符号的参数,用标准差或标准差的倍数或置信区间的半宽表示
2 以真值为中心,说明测量结果与真值的差异程度。(表明测量结果偏离真值) 以测量结果为中心,评估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相符合的程度。(表明被测量值的分散性)
3 客观存在,不以人的认识程度而改变 与人们对被测量、影响量及测量过程的认识有关
4 由于真值未知,往往不能准确得到,当用约定真值代替真值时,可以得到其估计值 可以由人们根据实验、资料、经验等信息进行评定,从面是可以定量确定。评定方法有A,B两类
5 按性质可分为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两类,按定义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都是无穷多次测量情况下的理想概念 不确定度分量评定时一般不必区分其性质,若需要区分时应表述为:“由随机效应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和“由系统效应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
6 已知系统误差的估计值时可以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得到已修正的测量结果 不能用不确定度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在已修正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中应考虑修正不完善而引入的不确定度

不确定度相关联词的定义

标准不确定度:

用标准偏差表示的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称为标准不确定度。

按照估计方法的不同,它可分为两类:用统计方法计算者,称为A类标准不确定度,或称为标准不确定度的A类估算法;不同于A类的其它方法计算者,称为B类标准不确定度,或称为标准不确定度的B类估算法。

将标准不确定度区分为A类和B类的目的,只说明计算方法的不同,以便于研究,并非表明两种方法得到的分量在本质上存在差异,两种方法均基于概率分布。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根据其它一些量值的测量结果的标准不确定度求出被测结果的标准不确定度,它等于各项分量标准不确定度的平方和的正平方根,即通常所说的方和根。

扩展不确定度,又称总不确定度:

是指定义测量结果区间的有关量,即被测量的值以某一可能性(即置信水平)落入该区间中。扩展不确定度一般是该区间的半宽,我们过去常说误差界限与此类似。

覆盖因子:

为获得控制不确定度,作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乘数的数字因子。亦可以说,它是扩展不确定度与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比值,过去用3σ表示极限误差,其中的“3”有些类似于覆盖因子。

测量不确定度的分类

1、按测量不确定度的表示方法分为:

标准不确定度;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扩展不确定度。

2、用统计方法评定的不确定度分量和用其它方法评定的不确定度分量,将不确定度分为:

A类不确定度;B类不确定度。

A类、B类不确定度计算方法都基于概率分布,用统计方法或用其它方法得到的不确定度分量都可用标准偏差或方差定量表示。

在实际应用中,不应将不确定分量分为“随机不确定度”和“系统不确定度”。不确定度的这种分类是含糊的,应尽量避免。在一次测量中不确定度的“随机分量”或“随机不确定度”在第一次测量结果中作为输入数据使用,而在另一次测量中可能成为不确定度的“系统”分量,得出“系统不确定度”。所以,一般只要求对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进行分类,而不是对不确定度本身进行划分,两类不确定度合成后乘以包含因子,得到扩展不确定度,也就是总的不确定度。

为了确保测量不确定度在允许的范围内,并与被测参数所要求的测量能力相一致,通过测量设备的测量不确定度的分析、评定,实施测量不确定度的有效控制,达到指导进行测量设备配备,实施检测能力的目的。

哪些方面需进行不确定度分析

1、公司计量标准的建立,复查审核,必须对标准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分析、评定,并写出建标或标准复查的技术报告。

2、新产品投产前,必须编制计量器具配备计划,对产品的关键参数的工艺、质量检测进行不确定度分析。

3、客户要求对所出具的检测数据给出不确定度分析时,需进行不确定度分析。

4、如果检测数据不作评定产品或服务质量的最终凭据,或测量精度要求不高,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不确定度分析。分析时,可参照《测量设备选用指南》提供的方法进行粗略分析。

5、能源、经营、安全环保和工业卫生有关参数的检测中测量设备计划编制工作时,一般不进行分析。如果所配的测量设备明显偏离有关技术标准的要求,或者要求进行不确定度分析时,应进行不确定度的分析。

6、当采用低值易耗,一次性检定的测量设备进行检测时,除非特殊要求可不进行不确定度分析。

影响测量不确定度的因素

测量中产生误差的因素很多,也就是说,影响测量不确定度的因素很多,这些因素有:

仪器的误差;

测量标准带来的误差;

被测对象本身造成的误差;

环境的误差;

测量方法带来的误差;

操作者带来的误差。

这些误差中,有些已明显的可以估计,有些尚不清楚,有的可以忽略不计。对于那些已被明显的确认了的误差因素,在估计测量不确定度时,必须予以充分考虑。

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

被测量的定义不完善;

被测量定义复现不理想;

测量样本不能代表定义的被测量;

没有充分了解环境条件对测量过程的影响,或环境条件测量不完善;

模拟或仪表读数时有人为偏移;

测量标准或标准物质的值不准确;

仪器分辨率或鉴别力阈有限;

根据外部源得出并在数据简化计算中使用常数及其它参数不准确;

测量方法和测量过程中引入的近似值及假设;

在同一条件下被测量重复测量值中的变化。

上述各不确定度来源之间可能互不相关,亦可相关。当总的不确定度明显危及在误差极限内进行测量的能力时,应采取下列措施:

1、改变检测方法。比如,引进更为先进的测量方法。

2、引进能满足检测能力的测量设备或外来服务或外借测量设备进行检测。

3、缩短溯源链,提高标准器的等级。

4、缩短测量设备的确认间隔,满足测量设备的检测能力。

5、改善测量设备的检测环境条件及使用环境条件。

6、与客户协商,探讨让步的可能性,争取客户的让步。

测量不确定度,在施工、生产、经营、能源、安全环保、工业卫生的计量检测当中,都时时存在,通过对测量设备的配备,实施检测以及在说明和使用检测结果时对不确定度进行分析,是对测量设备的测量给出接近真值的响应能力能否满足施工、生产的需要的一种评定。

责任编辑:lq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计量
    +关注

    关注

    2

    文章

    144

    浏览量

    23051
  • 流量计
    +关注

    关注

    10

    文章

    1512

    浏览量

    53973
  • 精度
    +关注

    关注

    0

    文章

    262

    浏览量

    20115

原文标题:计量测量的不确定度详解

文章出处:【微信号:WW_CGQJS,微信公众号:传感器技术】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直线导轨测量误差原因

    直线导轨测量误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小误差
    的头像 发表于 01-18 17:45 162次阅读
    直线导轨<b class='flag-5'>测量误差</b>原因

    全长直线和米直线如何测量

    (或其垂面)的倾斜角,通过数据处理求出直线误差值。这种方法适用于大、中型零件垂直截面内的直线误差测量。 二、米直线
    发表于 01-16 14:19

    测量中精度、误差不确定有哪些区别

    测量
    jf_97110154
    发布于 :2025年01月15日 09:23:12

    LDC1000的数据手册上提到了相对测量距离与RMS噪声的关系曲线,这个RMS噪声是一个系统误差还是随机误差

    LDC1000的数据手册上提到了相对测量距离与RMS噪声的关系曲线,我想核实一下,这个RMS噪声是一个系统误差还是随机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
    发表于 01-15 07:31

    用ADS1015/ADS1115通过非平衡桥测NTC,有什么方法把测量误差降低?

    10.5M左右的电阻,导致系统误差。由于体积有限不可能选择跟随器的方式来减小误差,有什么方法把测量误差降低。
    发表于 01-15 06:39

    电桥与电阻测量关系

    电桥与电阻测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电桥作为一种精密的测量工具,在电阻测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下是对这种关系的介绍: 一、电桥的基本原理 电
    的头像 发表于 01-09 10:06 192次阅读

    示波器测量误差的原因 示波器波形分析技巧

    示波器测量误差的原因 示波器在测量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误差,这些误差可能来源于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主要原因: 机器系统误差 :这是由示波器本身的
    的头像 发表于 11-28 09:30 1335次阅读

    如何减少投入式水位计的测量误差?

    ​在众多水位测量的应用场景中,投入式水位计因其便捷性和一定的准确性而被广泛使用。然而,在实际测量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测量误差。为了获取更精准的水位数据,我们需要了解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少这些
    的头像 发表于 11-15 16:03 343次阅读
    如何减少投入式水位计的<b class='flag-5'>测量误差</b>?

    使用OPA735AID检测uV级电压,出现的测量误差怎么消除?

    检测到的信号都有被放大,而且放大程度还不一样,电路调试中,测量误差可以确定是由于运放OPA735AID造成的,假如使用OPA251,测量误差将变得更大,怎样才能消除这个测量误差,希望能
    发表于 09-11 07:32

    直流双臂电桥使用方法、测量误差及校准方法

    直流双臂电桥是一种精密的电阻测量仪器,广泛应用于科研、工业、电力等领域。 一、直流双臂电桥的工作原理 直流双臂电桥是一种基于惠斯通电桥原理的电阻测量仪器。惠斯通电桥由四个电阻组成,其中两个电阻为已知
    的头像 发表于 07-26 10:31 4007次阅读

    示波器有哪些常见误差

    如果示波器的带宽不够,高频信号可能无法被完全捕获,导致信号失真和测量误差
    的头像 发表于 05-08 17:20 1867次阅读

    电位差计的灵敏对电压的测量误差有何影响?

    电位差计(又称为电桥)是一种用于精密测量电压差的仪器,常用于校准电压表或测量标准电池的电动势。
    的头像 发表于 05-07 16:39 1932次阅读

    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差分测量误差

    今天我们来详细讲下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差分测量误差 首先,我们要清楚,把差分放大器或探头连接到信号源上一般是最大的误差来源。为保持输入匹配,两条通路应尽可能完全相同。对两个输入,任何线缆的长度都应该
    的头像 发表于 04-19 09:57 618次阅读
    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差分<b class='flag-5'>测量误差</b>?

    激光雷达测量误差的成因分析

    激光雷达在测量距离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导致测量出现误差,从而使得测量精度受到影响,激光雷达的反射强度主要受到环境天气状况的影响。
    的头像 发表于 04-02 12:58 1860次阅读

    详解pcb粗糙测量,分享测量技巧

    详解pcb粗糙测量,分享测量技巧
    的头像 发表于 03-12 11:28 1413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