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4G网络,5G具备更加强大的通讯和带宽能力,能够满足物联网应用高速稳定、覆盖面广等需求。5G网络可以帮助很多还处在理论或者试点阶段的物联网应用够落到实处,以及得到迅速的推广和普及。
换言之,5G的出现让“万物互联”有望真正落实。
所谓物联网,即通过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典型物联网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和应用层。
作为一种宽泛的概念,智能家居、智能抄表等属于物联网的应用层服务,5G是物联网网络层接入,而典型应用则有诸如智慧路灯、环境监控等应用场景。
打个比方,物联网比作交通基础设施方式的话,5G就是高速公路,智能家居、电力抄表、智慧农业等行业应用就是高速路上汽车。
沦为“弃子”的物联网设备
2021年1月22日,中国联通下达《关于5G服务SA网络部署通知》,其中明确指出为进一步精简和优化5G网络,请各分公司于6月30日前完成 NSA基站撤站工作。由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5G网络共建共享,这也就意味着中国电信也追随了中国联通这一举动。
理论上,SA比NSA更优秀,甚至可以说是NSA的升级版。因为只有SA才能淋漓尽致发挥出人们所期待的5G能力,才能真正发挥5G大带宽、低时延、大连接的网络特性,从而推动5G应用的真正落地。这对to B领域尤其意义重大,而对个人用户而言,5G上网时能有更快的上行速率。
但在5G商用初期,由于5G采用高频段导致5G基站的覆盖范围远小于4G基站,覆盖同样的范围5G基站的多为数量是4G基站的1.5倍以上,所以5G NSA组网模式就成为当时全球的主流模式。
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当时各大厂商为了抢占5G市场,仅支持5G NSA制式的相关设备被轮番推出。本次运营商对NSA基站进行裁撤,会让这些物联网设备无法连接5G网络,进而沦为弃子。
面对“走远”的先行者,消费者该作何应对?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当下需要5G环境才能运营的物联网模式并未商用。同时就当下环境而言,5G更多面向的实质是TOB端。
例如早些年前就被提出的“工业互联网”,直到移动互联网如此普及的现在,工业领域设备联网的比例还是很小,联网设备涉及的应用也都还很浅。主要原因在于,目前互联网在时延和可靠性方面还达不到要求。
在5G 对于工业物联网发展需要方面,工业和互联网的结合离不开数据可视化的支持。工业互联网的实质是达到机器之间的互联互通,依靠提取到产生的数据更好的控制机器工作。利用物联网和传感器收集的数据,对工业设备和网线进行实时监控并分析产生数据。采用 3D 可视化系统,提供更接近现实设备的画面,易于用户接受,提升对设备的辨识度。可以让用户洞悉整个系统同时,还可以观测到部分细节。
5G 解决了时延和稳定性的问题,工业领域大量设备联网的制约因素就消除了,这也才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因此对于工业物联网等行业的消费者而言,5G作为行业发展必不可缺的一环,消费者能做的可能也只有对相关设备进行更换,但就总量来说,通常情况下并不会太多。或者可以尝试将物联网卡更换为中国移动的物联网卡,毕竟当下中国移动并未宣布裁撤NSA基站。
如果您是购买了智能家居等To C端的物联网设备的消费者,可能本次两大运营商裁撤NSA基站对您的影响并不大。
首先4G网络在IoT时代遇到的总带宽和迸发能力太低的问题。那是由于当初在相关部门制定标准时,未考虑到在不久的未来联网设备将呈几何式的增长所遗留下的历史问题。但在家庭等环境中,通常不会触及到相关上限。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家庭环境中,联通物联网设备的,多数情况下并非是5G,而是WIFI。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由于WIFI 6优化了设备的功耗和覆盖能力,支持多用户高速率迸发,能够在用户密集的场景下体现出更好的性能,同时带来了更远的传输距离与更高的传输速率。这才让智能家居等面向To C端的物联设备应用体验,得到了一个质的飞跃。
换言之,对于此类消费者而言,需要更换的并不是5G相关的设备,而是一个支持WIFI 6的路由器。
万物互联还要多久?
万物互联是一个大趋势,就目前来看,物联网领域依然缺少杀手级应用,没有标准化的解决方案来支撑大规模的应用场景,要走向成熟可能还需要至少5-10年的发展。
根据2018Gartner技术成熟度曲线,物联网相关技术均处于炒作期的峰值。不过,这也意味着物联网即将度过概念炒作的高潮,未来逐步走向落地的实质发展性阶段。随着AI、边缘计算等其他技术的发展,物联网将出现创新应用,并由点及面,慢慢发展壮大,最终演变出成熟的商业模式。
-
智能终端
+关注
关注
6文章
879浏览量
34761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