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造车、OPPO发布造车相关专利、中兴通讯成立汽车电子产品线、华为联手广汽埃安开发智能车……
今年伊始,手机厂商“造车”的各种传闻和消息不断。事后证明,部分手机厂商“造车”只是业内人士和媒体的一厢情愿。
不可否认,汽车正在成为下一个被科技颠覆的行业。尤其在近年来智能技术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的缺口正逐渐扩大,新能源汽车因此成为被追捧的“风口”。
相关权威数据显示,到2025年,全球智能汽车的渗透率将提升至60%;而中国市场的智能汽车渗透率将达到75%。
与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巨大的市场增长空间相比,智能手机市场则呈现出另外一番景象。
Counterpoint Research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总计13.325亿部,连续三年呈下降趋势。该数字从2017年的15.567亿部下降至2018年的15.052亿部、2019年的14.791亿部,三年来智能手机的出货量下降约15%。虽然未来随着5G的普及,可能会带来智能手机市场的反弹,但相较于汽车,不过是小巫见大巫。
因此可以预见,中国市场未来必将成为“造车新势力们”(包括可能进入的手机厂商)重点争夺的主战场,这是手机厂商决定切入造车“实”的一面,即实实在在的市场摆在那里。
那么接下来就是手机厂商如何造车?
从笔者的观察看,华为、小米、OV、中兴等均具备与车相关的专利,这也是外界普遍认为手机厂商造车的技术储备或者说是信号。不过在笔者看来,先不说与车相关的专利数量(其实并不多)和质量(无从考证)如何,单凭专利就证明手机厂商具备了造车的实力,这并不具备很强的商业逻辑,毕竟“纸上谈兵”和“亲自操刀”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不过笔者还是看到了某些手机厂商的亲历亲为。例如华为已经推出了车规级的激光雷达,据称还与国内车企长安和国外知名汽车品牌奥迪以及奔驰签署了合作协议,至于究竟如何,尚需继续观察。
接下来就是中兴。实际上,早在2009年中兴通讯旗下锂电池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中兴派能成立,同年中兴通讯开始布局无线充电技术,并在2012年正式推出。最典型的事件是中兴通讯在2016年成功收购珠海广通客车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该笔收购完成后,中兴通讯旗下子公司中兴智能汽车有限公司随之成立。此外,目前中兴智能汽车全球总部及研发生产基地也已在珠海完成奠基,规划年产能3万辆。从这些举措看,中兴通讯应该是造车很“实”的手机厂商。
笔者这里之所以以华为和中兴为例说明手机厂商造车,是因为从过往和现在看,这两家手机厂商至少有了实在的产品和战略举措。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小米、OV们。小米之前造车的传闻,最终被官方确认尚在商讨中,不过小米倒是借助媒体造车的炒作,在资本市场“实际”了一把。至于OV,笔者认为,其短期内造车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近期甚嚣尘上的手机厂商造车,可谓是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但不管是哪家手机厂商,短期内在造车上有大的作为,或者说从营收的角度可以给其整体业务带来相关的影响均不现实。这种情况下,在真正发力之前,多思考挑战再行动,对于手机厂商才是最理性的选择。
原文标题:别瞎说!手机厂商跨界造车的“实”与“虚”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通信视界】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haq
-
电动汽车
+关注
关注
156文章
11950浏览量
230582 -
新能源汽车
+关注
关注
141文章
10427浏览量
99284 -
华为
+关注
关注
216文章
34327浏览量
251222 -
小米
+关注
关注
69文章
14331浏览量
143889
原文标题:别瞎说!手机厂商跨界造车的“实”与“虚”
文章出处:【微信号:txshj123,微信公众号:通信世界】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