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实现制造强国目标至少还需30年”
“在全球制造业四级梯队格局中,中国处于第三梯队,实现制造强国目标至少还需30年”。
3月7日上午,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苗圩的这句发言,在社交媒体上一石激起千层浪,“第三梯队”、“还需30年”等字眼,冲击了许多国人对“中国制造”成就和能力的印象。
不少人通过罗列“中国制造”的成就和国际影响,或质疑“制造强国”的指标设计,试图反驳苗圩的评价。
“了不起的中国制造”和“第三梯队”,其实并非一对彼此冲突的判断,而是对中国制造业不同现实侧面的刻画,我们不妨先来看两个颇具代表性的案例。
2018年,原机械工业部副部长沈烈初来到中铁工程装备集团郑州某研发基地,参观了无可争议的“大国重器”,建国七十周年献礼之作,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直径16米盾构机。
(集中在交通运输和基建施工领域的大批“大国重器”,在整机平台突破的同时,不少核心零部件依然来自国外供应商)
当沈烈初博士进入这台重达千吨的庞然大物内部,他这样记述了自己的所见所闻:“我爬上巨大的产品体内观察,如西门子变频伺服马达驱动系统、奥地利双水内冷发电系统(我国上世纪50年代已生产出来,现已停产)、德国力士乐高压液压系统、德国的离心机系统及瑞典SKF或德国FAG的高精度轴承等,其进口件约占成本60%左右。”
在海外军民用市场开疆拓土的“中国制造”明星产品—无人机,许多关键部件、软件、材料、生产设备,同样依赖于欧美供应,2019年某期《航空材料学报》上,就披露了国内航空复合材料的一些现实问题,“重要原材料依赖进口,采购周期长,成本居高不下...工艺生产设备和工装模具自主开发能力差,尤其是自动化设备依赖进口...昌飞公司从法国购买的翼面自动模压生产设备,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产品合格率接近100%,但单套设备就高达2000万以上”。
完整阅读苗圩部长的发言原文,不难感受到其中评价与上述案例的契合: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发展成就很大,但大而不强、全而不优的局面并未得到根本改变,基础能力依然薄弱,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卡脖子”“掉链子”风险明显增多,制造业占GDP的比重下降得过早、过快,不仅拖累当期经济增长,影响城镇就业,还将带来产业安全隐患,削弱我国经济抗风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我们既要保持战略定力,也要保持战略清醒,深刻认识差距和不足,咬定目标不放松,更大力度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对自身差距和不足的清醒认识,是“中国制造”进一步跨越发展的良性助推,也并不会令中国制造业的非凡成就失色。
恰恰相反,“由大变强”的挑战,可以说是一种“幸福的烦恼”,是一个飞速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大国才需要面对的考验。
02
“我们没有能力生产足够的硝酸”
1890年前后,美国制造业产出规模正式超过英国,并在其后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始终保持着世界第一的地位,直到2010年被中国人超越。
(狂飙突进的镀金时代美国,在有力的要素环境下,制造业规模飞速发展,洛克菲勒等大亨作为新兴产业资本的代表,在美国社会掌握着巨大的权力)
蓬勃发展的工业力量、琳琅满目的“美国制造”、巴拿马运河等改天换地的超级工程,激发出了美国社会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天定命运”意识:美国发展的巨大成就证明美国人是上帝挑选出来的选民,有责任完成扩张的使命,向其他落后民族传播福音。
镀金时代的著名牧师乔赛亚·斯特朗曾自豪地宣布:“美利坚民族具有不可超越的能力,它背后拥有一切数不尽的财富力量。我们应该希望它成为伟大的自由、纯正的基督教和最高的文明的保存者。这个种族显示某些非常的进取特性,足以把它的制度传播于全人类,把它的统治扩大到整个地球...上帝有两手准备,他不但在我们的文明中给各民族打上印记,而且他还准备着让人类接受我们美国人的印记。”
这种“天定命运”观念,成为美国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核心要素,老罗斯福在经典演说《奋斗不息》(the Strenuous Life)中,同样自信地宣布:“文明的每一次扩张,都有益于和平,换句话说,一个伟大的文明强国的每次扩张,都意味着法律、秩序和正义的胜利。”
在规模指标上狂飙突进的背后,美国制造业却同样存在着“大而不强,全而不优”的鲜明特点,“基础能力依然薄弱,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
以基础研究为例,根据1900年相关数据统计,美国物理学研究水平与比利时、瑞士等小国相差无几,在国际主流学术界几乎没有影响力可言,零星的一些美国本土物理学研究者,往往也需要一边业余苦读德语、法语前沿文献,一边打工攒钱,以赚取赴德国攻读博士的川资。
(诺贝尔奖获得者国籍分布,是一个基础研究领域格局变迁的理想观察指标,在20世纪之初,工业规模雄踞世界第一的美国,在国际科学共同体中却是名副其实的小角色,德国奥地利等日耳曼语区国家则是当之无愧的全球科创中心)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隔岸观火多时,眼看形势明朗要选边下场“发战争财”的美国,却赫然发现高精度光学镜片、硝酸等许多关键核心零部件、原材料,对德国存在严重依赖,尤其是当时的化学工业高端产品硝酸,对炸药,化肥等重要产业一日不可或缺。
战争部紧急成立的硝酸供应委员会(诺伊斯委员会)评估显示,德国进口中断后,美国“没有能力在短期内建成硝酸生产装置并大规模生产,必须寻求其他供应来源”。
事实证明这是一个准确的判断,1917年紧急动工的四个美国硝酸生产厂,直到一战停战也没有建成投产。
真切体会到制造业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掉链子”的痛楚后,美国朝野“制造大国”的虚火冷静了下来,向“制造强国”进军的共识开始凝聚。
03
“目前美日综合经济实力竞争中的新态势是相对的,暂时的”
如果以1916年国家研究委员会(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成立为起点,二战后瓜分轴心国科技成果并正式确立全面领先优势为终点,那么美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跨越,足足用了三十年的时间。
即便“时来天地皆同力”,有两次世界大战和战间期德国排犹这样坐收红利的“神风”相助,美国制造业依然花了三十年才在发展质量上攀上世界之巅,足见“由大变强”的难度之高。
在这个艰辛漫长的征途上,更多的是挑战者留下的沉重教训。
我们的邻国日本就是最近的例子。
(1990年代初,什么国家是美国人的“全民公敌”?不是伊拉克,也不是中国、俄罗斯,而是美国的小兄弟日本,对于在战略新兴产业上的竞争对手,美国人的焦虑感远远超过所谓的“改变地区秩序”)
1990年,《财富》杂志首次推出了全球500强企业榜单,在这份按照销售额排名的榜单上,美国产业界独占鳌头,有167家企业上榜,日本则以111家的成绩紧随其后,具体到电子、半导体等战略新兴产业上,美日企业则几乎平分秋色,毫无疑问,“日本制造”在规模上已经实现了“做大”的目标。
在发展质量上,日本企业技术进步速度同样惊人,1989年美国技术专利申请量最大的十家公司中,就有5家来自日本,分别是第一到第四位的日立、东芝、佳能、富士以及排名第六的三菱电气,美国本土企业里最“争气”的通用电气,仅仅排名第五。产业链、价值链的尖端部分,日本企业的身影越来越常见。
即便1991年日本地产泡沫破裂,经济增速放缓,但其后的几年里,也没有多少人怀疑“日本制造”从“做大”走向“做强”的可能性。
1997年,一位中国学者在分析研判90年代美日产业竞争“美攻日守”的态势后,非常自信地总结道:“目前美日综合经济实力竞争中的新态势是相对的,暂时的,因而又是不稳固的。它非但不会终止美日的综合国力竞争,相反只会使它们之间的矛盾和竞争不断加剧。”
仅仅一年之后,作为美日产业竞赛以及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观察者,中国人却有了全然不同的感受,在一篇名为《美日企业竞争力倒转引人深思》的文章中,美国产业界已经成为“信息时代”变革毫无争议的领导者,日本在这场围绕未来产业制高点的战略竞争中,败局已然明朗。
甚至日本企业当年已经占据的产业“地盘”,在千禧年后也纷纷失守。
(过去二十年的财富五百钱企业国别势力变迁)
2020年,财富500强榜单上的日本企业,已经从最初的111家“腰斩”至53家,在国际产业版图上“势力范围”明显萎缩。值得一提的是,拥有最多上榜企业的国家,也已经在这一年从美国换成了中国。
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里,同样不难体验到“日本制造”的凋零,除了汽车、数码相机等零星品类之外,日本品牌的工业制成品已经越来越缺少能见度,由于产品竞争力每况愈下,日本知名电子电气企业近年来纷纷剥离个人业务,退出终端消费品市场。
04
“前川报告是一个出色的报告”
1986年,由日银前总裁,IBM公司特聘顾问前川春雄牵头的特别咨询小组—经济构造调整研究会,发表了一份旨在解决美日贸易争端的政策报告,即著名的前川报告,基本确立了其后日本经济转型对美妥协(国际协调)的总基调和扩大内需、开放市场的整体战略,美国学界对此高度赞赏,“东亚研究教父”施乐伯(Robert Scalapino)称赞其“是一个出色的报告,从中长期来看,对减少美日贸易顺差会产生明显作用”。
(作为时任首相中曾根康弘的特别咨询团队,前川春雄领衔的前川委员会,为日本应对美日贸易摩擦的总战略进行了“定调”)
《前川报告》对美妥协的总基调,是日本制造业“由大变强”转型的关键时刻犯下的战略错误。
责任编辑:lq
-
中国制造
+关注
关注
11文章
465浏览量
26583 -
制造业
+关注
关注
9文章
2242浏览量
53637
原文标题:中国如何突围:日本制造曾这样走进对美妥协的陷阱
文章出处:【微信号:guanchacaijing,微信公众号:科工力量】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