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新一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刻蚀设备Primo Twin-Star

电子工程师 来源:中微半导体设备 作者:中微半导体设备 2021-03-23 11:22 次阅读

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微公司”,上交所股票代码:688012)在SEMICON China 2021期间正式发布了新一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刻蚀设备Primo Twin-Star,用于IC器件前道和后道制程导电/电介质膜的刻蚀应用。

基于中微公司业已成熟的单台反应器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刻蚀技术和双台反应器的Primo平台,Primo Twin-Star为电介质前道/后道制程、多晶硅刻蚀、DTI和BSI刻蚀等提供了高性价比的刻蚀解决方案。它的创新设计包括:Primo Twin-Star使用了双反应台腔体设计和低电容耦合3D线圈设计,创新的反应腔设计可最大程度减弱非中心对称抽气口效应,通过采用多区温控静电吸盘(ESC)增强了对关键尺寸均匀性和重复性的控制。

凭借这些优异的性能和其他特性,与其他同类设备相比,Primo Twin-Star 以更小的占地面积、更低的生产成本和更高的输出效率,进行ICP适用的逻辑和存储芯片的介质和导体的各种刻蚀应用,并用于功率器件和CMOS图像传感器(CIS)的刻蚀应用。由于Primo Twin-Star反应器在很多方面采取了和单台机Primo nanova相同或相似的设计,在众多的刻蚀应用中,Primo Twin-Star显示了和单台反应器相同的刻蚀结果。这就给客户提供了高质量、高输出和低成本的解决方案。

中微公司的Primo Twin-Star刻蚀设备已收到来自国内领先客户的订单。目前,首台Primo Twin-Star设备已交付客户投入生产,良率稳定。公司还在进行用于不同刻蚀应用的多项评估。Primo Twin-Star设备优化了中微公司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刻蚀设备产品线。

“现在的制造商对于生产成本日益敏感,我们的目标是为客户提供技术创新、高生产率和高性价比的ICP刻蚀解决方案。”中微公司集团副总裁兼等离子体刻蚀产品事业总部总经理倪图强博士说道,“Primo Twin-Star设备已在各类前道/后道制程、用于功率器件和CIS应用的深沟槽隔离刻蚀(DTI)中表现出卓越的性能。通过提供兼具这些优异性能和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我们不仅帮助客户解决了技术难题,同时最大程度地提升了其投资效益。”

Primo Twin-Star是中微公司的注册商标。

关于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中微公司,证券代码:688012)致力于为全球集成电路LED芯片制造商提供领先的加工设备和工艺技术解决方案。中微公司开发的等离子体刻蚀设备和化学薄膜设备是制造各种微观器件的关键设备,可加工微米级和纳米级的各种器件。这些微观器件是现代数码产业的基础,它们正在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中微公司的等离子体刻蚀设备已被广泛应用于国际一线客户从65纳米到5纳米工艺的众多刻蚀应用,中微公司开发的用于LED和功率器件外延片生产的MOCVD设备已在客户生产线上投入量产,目前已在全球氮化镓基LED MOCVD设备市场占据领先地位。

责任编辑:lq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CMOS
    +关注

    关注

    58

    文章

    5750

    浏览量

    236268
  • 图像传感器
    +关注

    关注

    68

    文章

    1925

    浏览量

    129753
  • 电感耦合
    +关注

    关注

    1

    文章

    65

    浏览量

    15977

原文标题:中微公司发布双反应台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刻蚀设备Primo Twin-Star®

文章出处:【微信号:gh_490dbf93f187,微信公众号:中微公司】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等离子体些基础知识

    等离子体(Plasma)是种电离气体,通过向气体提供足够的能量,使电子从原子或分子中挣脱束缚、释放出来,成为自由电子而获得,通常含有自由和随机移动的带电粒子(如电子、离子)和未电离的中性粒子。由于
    的头像 发表于 01-20 10:07 216次阅读
    <b class='flag-5'>等离子体</b>的<b class='flag-5'>一</b>些基础知识

    等离子的基本属性_等离子体如何发生

    。     等离子的基本属性 从物理学角度来看,“等离子体”的定义是: 种由离子、电子和中性粒子组成的电中性、高度电离的气体。它是物质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1-03 09:14 255次阅读
    <b class='flag-5'>等离子</b>的基本属性_<b class='flag-5'>等离子体</b>如何发生

    等离子体刻蚀和湿法刻蚀有什么区别

    等离子体刻蚀和湿法刻蚀是集成电路制造过程中常用的两种刻蚀方法,虽然它们都可以用来去除晶圆表面的材料,但它们的原理、过程、优缺点及适用范围都有很大的不同。     1. 刻蚀原理和机制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1-02 14:03 304次阅读

    等离子体发射器的工作原理

    在探索宇宙的征途中,人类直在寻找更高效、更环保的推进技术。 等离子体基础 等离子体,被称为物质的第四态,是种由离子、电子和中性粒子组成的
    的头像 发表于 11-29 10:11 642次阅读

    等离子体技术在航天中的作用

    等离子体推进技术 等离子体推进技术是利用等离子体的高速运动来产生推力的种航天推进方式。与传统化学推进相比,
    的头像 发表于 11-29 10:10 832次阅读

    等离子体的定义和特征

    等离子体的定义 等离子体种由离子、电子和中性粒子组成的电离气体。在这种状态下,物质的部分或全部原子被电离,即原子核与电子分离,形成了带正电的离子
    的头像 发表于 11-29 10:06 1481次阅读

    等离子体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等离子体的特性 等离子体种高度电离的气体,它包含大量的自由电子和离子。这种物质状态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反应活性和良好的导电性。等离子体
    的头像 发表于 11-29 10:04 548次阅读

    等离子体清洗的原理与方法

    等离子体清洗的原理 等离子体是物质的第四态,由离子、电子、自由基和中性粒子组成。等离子体清洗的原理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高活性粒子 :等离子体
    的头像 发表于 11-29 10:03 510次阅读

    ICP元素分析

    ICP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可用“ICP”来代替“ICP-OES,和
    的头像 发表于 11-18 17:46 395次阅读
    <b class='flag-5'>ICP</b>元素分析

    为什么干法刻蚀又叫低温等离子体刻蚀

    本文介绍了为什么干法刻蚀又叫低温等离子体刻蚀。 什么是低温等离子体刻蚀,除了低温难道还有高温吗?等离子体的温度?    等离子体是物质的第四
    的头像 发表于 11-16 12:53 376次阅读
    为什么干法<b class='flag-5'>刻蚀</b>又叫低温<b class='flag-5'>等离子体刻蚀</b>

    半导体干法刻蚀技术解析

    主要介绍几种常用于工业制备的刻蚀技术,其中包括离子刻蚀(IBE)、反应离子刻蚀(RIE)、以及后来基于高密度等离子体反应
    的头像 发表于 10-18 15:20 876次阅读
    半导体干法<b class='flag-5'>刻蚀</b>技术解析

    什么是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的发明历史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ICP)是种常用的等离子体
    的头像 发表于 09-14 17:34 1072次阅读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的基本原理及特性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系统中,射频电源常操作在13.56 MHz,这频率能够有效地激发气体分子产生高频振荡,形成大量的正离子、电子和中性粒子。
    的头像 发表于 09-14 14:44 1383次阅读

    ICP-RIE机台的原理是什么样的?

    ICP-RIE全称是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刻蚀机,是半导体芯片微纳加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设备,可加工微米级纳米级的微型图案。
    的头像 发表于 04-30 12:43 1603次阅读
    <b class='flag-5'>ICP</b>-RIE机台的原理是什么样的?

    中微公司喜迎ICP刻蚀设备Primo nanova®系列第500台付运里程碑

    中微公司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刻蚀设备Primo
    的头像 发表于 03-21 15:12 670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