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中外科研团队研发柔性磁性薄膜能让机器人的假肢指尖拥有超敏感触觉

hl5C_deeptechch 来源:DeepTech深科技 作者:DeepTech深科技 2021-03-27 10:24 次阅读

可以想象,在不久的将来,诸如洗碗、拖地、擦玻璃之类的家务都会由家用机器人来承担,人类的双手就能够从繁琐小事中进一步解放出来。

但是一个重要的前提是,这些机器人必须足够完美——如果他们存在错误率,哪怕只有千分之一,就可能意味着,它在洗碗时,每 1000 个餐具中就会有 1 个掉在地上,而这是我们无法接受的。

因为之后恐怕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地板不断被餐具碎片覆盖,机器人继续清理,清理过程中会摔掉更多的盘子,循环往复,无休无止。

为了避免这种噩梦的发生,工程师们需要赋予机器人足够敏锐的触觉,最好是能够达到接近人类的感知水平。

人类的皮肤可以感知法向力和剪切力的细微变化(即自解耦),并能够以更高的分辨率感知刺激(即超分辨)。换句话说,人类的指尖可以感受到压力和纹理,这主要归功于皮肤上一种叫做机械感受器的特殊感觉细胞。

这些细胞连同整个神经系统,将来自环境的机械信息转换成大脑可以理解的“触觉”感知的信号。结合温度感受器和痛觉感受器,人类就可以在不伤害自己的情况下完成对周围环境的操控。

然而现有的机器人却不具备精确的力解耦、以及适当的空间分辨率,那么,如何才能让机器人实现精准抓握,避免餐具破损或者给人类带来损伤呢?

近日,香港城市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组建的科研团队共同研发了一种机器人指尖“皮肤”——一种柔软的正弦柔性磁化薄膜,厚度为 0.5 mm,这种薄膜会在设备内部产生磁场。

支撑手指的“骨头”是一块电路板,上面布满了传感器,可以监测磁场。例如,将一块橡皮放在指尖上,手指的磁场就会因为皮肤凹陷发生微妙的变化,然后传感器就会据此分析橡皮接触的位置。如果用这些指尖拍一下仿人机器人上,机器就能够很快明确手指和物体接触的位置,进而提高抓地力。

f906ef3c-8e3a-11eb-8b86-12bb97331649.png

图 | 磁性皮肤的结构(来源:Science Robotics)

他们将传感器安装在机器人手爪的指尖上,经过反复试验发现,这种具有自解耦和超分辨能力的软触觉传感器可精确测量法向力和剪切力(一维演示),并通过深度学习将超分辨精度提高了 60 倍——机器人可在外界干扰下稳定地抓取易碎物体,并能够通过遥控操作完成穿针等任务。

该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机器人》(Science Robotics)杂志上,标题为《实现自解耦与超分辨率触觉感知的柔性磁性皮肤》(Soft magnetic skin for super-resolution tactile sensing with force self-decoupling)。

“有了触觉反馈,家用机器人与人的互动会安全得多,而且机器人可以完成以前无法完成的更具挑战性的任务,比如灵巧的抓取和操作。”香港城市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的计算机科学家,上述论文的第一作者闫友璨表示。

这种磁性皮肤的敏感程度:当物体划过“指尖”时,该系统不仅能感知到物体触碰到的地方,还能感知到物体的形状。

哥伦比亚大学机器人学家 Matei Ciocarlie 评论道:“这项工作是触觉传感领域中令人兴奋的新浪潮的一部分,即人们正在制造的传感器,能够提供极其丰富的原始数据,而这些数据却不一定是为了供人类使用的。”

有趣的是,Ciocarlie 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团队也开发出了一种类似的机械手指,但这种手指利用的不是磁力而是光——机械手指的“骨头”上布满了发光二极管LED)和光电二极管,可在皮肤变形时检测结构内部的光如何发生变化。

事实上,这两种方法的初衷都是为了攻克机器人灵巧度欠缺的问题。如果要让这些机器在人类世界里发挥真正的作用,例如零失误地做完家务,他们就必须变得更加敏感,而在提升机器人触觉感知方面,显然我们还将有很长的路要走。

据悉,在不久的将来,研究人员可能将这种指尖整合到假肢中,让截肢者通过假肢获得更丰富的触摸体验。

不管怎样,新型磁性皮肤等类似的研究成果表明,科学家们在为机器人开发感官功能时,并不需要完全复制人类的生物学特征。因为,当我们试图将人类的身体功能复制到机器人身上时,反而会形成某种局限性,或许我们可以让机器人拥有超出人类想象的敏感性。

本文介绍的这项研究恰恰为触觉传感器的研发与设计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并有助于机器人领域的人机交互、自适应抓取和灵巧操作等各种应用的开发。

编辑:jq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传感器
    +关注

    关注

    2553

    文章

    51527

    浏览量

    757369
  • 机器人
    +关注

    关注

    211

    文章

    28762

    浏览量

    208971
  • 电路板
    +关注

    关注

    140

    文章

    5006

    浏览量

    99188

原文标题:中外科研团队研发柔性磁性薄膜,让机器人与假肢的“指尖”拥有超敏感触觉

文章出处:【微信号:deeptechchina,微信公众号:deeptechchina】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宁德时代自研机器人团队成立

    宁德时代在机器人领域的布局正逐步展开。去年底,该公司开始加大对机器人领域的投入,并已在上海组建了一支由数十构成的团队,专注于自研机器人本体
    的头像 发表于 02-12 09:22 251次阅读

    中国科大:在机器人触觉传感器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提出了一种基于柔性光栅结构色的触觉感知新方法, 在触觉传感器的触点定位分辨率和力识别精度等综合性能上实现了重要突破 。 触觉传感器是机器人
    的头像 发表于 11-27 17:08 500次阅读
    中国科大:在<b class='flag-5'>机器人</b><b class='flag-5'>触觉</b>传感器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这批中国企业,在做人形机器人触觉传感器

    日前,Meta公布了旗下FAIR(基础人工智能研究)团队机器人触觉感知能力上的最新研究成果。其中包含了一款名为Digit 360的高精度传感器,其主要部署在机器人手指上。据介绍,Di
    的头像 发表于 11-18 18:28 889次阅读

    触觉传感器的发展,对机器人产业有什么影响?

    从工业生产线的自动化到家庭服务的智能化,机器人的身影无处不在,它们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模式。而在这一过程中,触觉传感器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触觉传感器,这一能够感知物体表面力和形状
    的头像 发表于 10-23 18:25 648次阅读

    AMD赞助多支FIRST机器人竞赛团队

    AMD 在 2024 赛季赞助了多支 FIRST 机器人竞赛团队。FIRST 机器人竞赛旨在教导高中生如何构建能够执行特定任务的机器人,同时也让他们有机会学习重要的商业和时间管理技能、
    的头像 发表于 09-18 09:45 543次阅读

    柔性机器人和刚性机器人有什么区别?

    柔性机器人和刚性机器人都是工业机器人的一种,柔性机器人和刚性
    的头像 发表于 08-16 10:17 714次阅读
    <b class='flag-5'>柔性</b><b class='flag-5'>机器人</b>和刚性<b class='flag-5'>机器人</b>有什么区别?

    柔性电子技术革新与人形机器人的电子皮肤应用前景

    通过柔性电子技术,结合柔性拉伸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可以构建出具有触觉的电子皮肤。电子皮肤最直接的应用是智能机器人拥有
    的头像 发表于 08-06 00:00 1018次阅读
    <b class='flag-5'>柔性</b>电子技术革新与人形<b class='flag-5'>机器人</b>的电子皮肤应用前景

    人形机器人感知变化的未来

    电子皮肤作为一种新型的仿生柔性触觉传感系统,在人形机器人的感知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尽管国内部分厂商已经开始布局柔性触觉传感器的生产,
    的头像 发表于 08-05 00:00 1011次阅读
    人形<b class='flag-5'>机器人</b>感知变化的未来

    柔性机器人与刚性机器人区别与联系

    柔性机器人和刚性机器人在结构、功能、应用场景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区别,但也有一些联系。以下是它们的主要区别与联系: 区别 1.结构材料 柔性机器人
    的头像 发表于 07-21 15:37 751次阅读
    <b class='flag-5'>柔性</b><b class='flag-5'>机器人</b>与刚性<b class='flag-5'>机器人</b>区别与联系

    Al大模型机器人

    金航标kinghelm萨科微slkor总经理宋仕强介绍说,萨科微Al大模型机器人有哪些的优势?萨科微AI大模型机器人由清华大学毕业的天才少年N博士和王博士团队开发,与同行相比具有许多优势:语言
    发表于 07-05 08:52

    北航成功研发微尺寸仿生机器人——昆虫机器人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研团队历经15年,成功研发出微尺寸仿生机器——“昆虫”机器人。这款
    的头像 发表于 05-23 11:39 861次阅读

    启扬RK3568核心板,助力外科手术机器人迈向智能诊疗之路

    外科手术机器人是将机器人技术与外科手术相结合的高端医疗装备,可以帮助医生制定手术计划,提高手术过程中的准确度,并将传统技术转化为数字程序。通过利用机械控制、视觉成像、光电技术、人工智能
    的头像 发表于 03-16 08:00 618次阅读
    启扬RK3568核心板,助力<b class='flag-5'>外科</b>手术<b class='flag-5'>机器人</b>迈向智能诊疗之路

    工业机器人触觉传感器有哪些?传感器作用是什么?

    工业机器人触觉传感器可以帮助工业机器人测量与其环境的任何物理交互。传感器可以测量与传感器和物体接触相关的参数。工业机器人也受益于触觉。力和
    的头像 发表于 03-11 08:39 943次阅读

    用于机器人化血管栓塞的磁性柔性微纤维机器人研究

    面对传统栓塞治疗方法在操作手法限制、精确度不足,以及医生长时间暴露于辐射下的健康风险等方面的挑战,磁性微纤维机器人技术的开发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旨在改善现有的治疗方法。
    的头像 发表于 03-04 10:56 975次阅读
    用于<b class='flag-5'>机器人</b>化血管栓塞的<b class='flag-5'>磁性</b><b class='flag-5'>柔性</b>微纤维<b class='flag-5'>机器人</b>研究

    高压放大器在介电弹性体折纸术软体机器人中的应用

      实验名称:柔性驱动器的性能测试   研究方向:机器人的发展史已经超过了100年,机器人也逐渐从复杂笨重,功能单一的传统机器人进化为更为智能、微型且高集成的多功能
    发表于 02-27 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