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植物也用上了柔性穿戴技术?

ss 来源:化工仪器网 作者:宋池 2021-04-15 16:47 次阅读

随着现代人越来越重视健康管理,运动手表等可穿戴装备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常用的物品。而对健康监测装备便携性的追求,也让可穿戴设备的研发向着更轻薄对日常生活影响更小的方向发展,其中的代表就是包括电子皮肤、电子纹身等在内的柔性穿戴电子技术。柔性穿戴电子技术不仅能够实时监测用户的生理参数,还能够满足健康与医疗监测所需的高精度传感需求。

实时监测的需求不止健康监测才有,在生命科学领域还有很多研究需要进行持续监测,那么柔性穿戴电子技术能不能应用于其他研究呢?近日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的一项研究成果将柔性穿戴电子技术应用于草本植物茎流的非入侵式持续监测,相关研究刊登于《先进科学》。

植物的茎流与动物的血液相似,都是水分、养分以及信号分子运输的载体。不过植物没有心脏,茎流上升的动力是由植物蒸腾作用以及渗透势等内外部压力共同形成的。长期实时监测茎流对于研究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信号传递、水养分分配等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目前常用的茎流监测设备是探针式的茎流计,使用时需要将探针插入植物茎干内,会对植物造成侵入伤害,无法在自然生长条件下对茎流进行长期监测。而且相对草本植物的茎来说,茎流计的体积过大,在草本植物的茎流监测中使用不便。虽然市场上也有部分利用非入侵原理监测茎流的设备,但是体积依然很大。如何在长时间监测茎流的同时不对植物的生理状态造成影响,是茎流监测设备主要的研究方向。

浙江大学的研究团队利用芯片级的微纳加工工艺解决了这一难题。采用微纳加工工艺涉及传感器极大减小了传感器的体积。团队研发的茎流传感器厚度仅0.01毫米,重0.24克,并且与常规茎流计需要将探针插入树干中检测不同,这款传感器只需要贴在茎秆表面就可以监测植物体内的茎流。

为了减少贴在植物表面的传感器对植物生理造成的负面影响,研究团队通过特殊设计使传感器不会阻挡水、氧气、二氧化碳以及光线的穿透,保证即使传感器长期附着在植物表面也不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和生理状况。

利用这一传感器,研究团队首次发现西瓜果实的生长时间主要在夜间,而不是通常认为的与光合作用同期的白天,颠覆了人们对于果实生长的传统认识。研究团队认为,这一技术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基于对茎流的长期监测,人们可以更加了解植物体内水分与养分的运输过程,从而推动栽培技术以及育种技术的发展,帮助干旱地区的农业生产。

后记:目前柔性可穿戴技术虽然在健康与医疗监测方面有了很多研究成果,但始终没有广泛应用于市场的产品。在植物茎流监测中的应用是柔性可穿戴技术新的应用方向。茎流?监测相较于人体生理参数的监测更为简单,也许上述这款传感器将在健康监测设备之前成为广泛应用的柔性可穿戴设备。从这一传感器的研制过程中,健康医疗监测领域柔性可穿戴电子产品的研发也许也能收获更多的经验。

编辑:jq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传感器
    +关注

    关注

    2554

    文章

    51551

    浏览量

    757608
  • 运动手表
    +关注

    关注

    0

    文章

    30

    浏览量

    16460
  • 可穿戴电子
    +关注

    关注

    0

    文章

    67

    浏览量

    13455
收藏 人收藏

    相关推荐

    全球柔性显示技术市场快速增长

    随着消费者对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需求的增加以及互联汽车市场的持续增长,全球柔性显示技术市场正经历着显著的增长。 据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柔性显示
    的头像 发表于 02-17 10:50 247次阅读

    穿戴电子设备中的柔性电池技术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可穿戴电子设备如智能手表、健身追踪器、智能衣物等日益融入人们的生活,成为日常科技伴侣。而这些设备持续进步的背后,柔性电池技术起着关键支撑作用,它正突破传统电池的局限,为
    的头像 发表于 02-04 17:24 128次阅读

    养护新科技!三思照明全光谱支架植物灯更“懂植物

    说到植物灯,许多专业的种植爱好者都不陌生。然而,许多传统植物灯存在光照不均、光谱配比不专业、红蓝光刺眼、散热差等问题。三思照明在LED领域已有31年技术功底,其40W全光谱支架植物灯,
    的头像 发表于 01-06 16:40 151次阅读
    养护新科技!三思照明全光谱支架<b class='flag-5'>植物</b>灯更“懂<b class='flag-5'>植物</b>”

    应用于柔性电子电路的导电材料介绍

    随着物联网与可穿戴技术的发展,柔性电子器件已成为未来电子器件发展的主流趋势。其中,以柔性聚合物为衬底,以金属薄膜、石墨烯、导电墨水等导电材料为导体的
    的头像 发表于 12-25 10:45 586次阅读

    基于LIBS技术植物及其生长环境检测—LIBS技术的土壤元素检测

    以蔷薇属植物为例,开展了基于LIBS技术植物检测研究。验证了LIBS技术可以用于检测植物样品中的常量营养元素和微量营养元素。进一步探讨LI
    的头像 发表于 12-04 13:38 248次阅读
    基于LIBS<b class='flag-5'>技术</b>的<b class='flag-5'>植物</b>及其生长环境检测—LIBS<b class='flag-5'>技术</b>的土壤元素检测

    柔性电子技术和智能面膜 #柔性电子 #印刷电子 #绿展科技

    柔性电子
    绿展科技
    发布于 :2024年11月28日 20:16:50

    基于LIBS技术植物及其生长环境检测——蔷薇属植物检测研究

    本文研究将LIBS技术与GRNN结合,用来检测和辨别蔷薇属植物。探究LIBS技术应用于植物检测的可行性,该工作以蔷薇属植物为例,展开了
    的头像 发表于 11-26 11:58 257次阅读
    基于LIBS<b class='flag-5'>技术</b>的<b class='flag-5'>植物</b>及其生长环境检测——蔷薇属<b class='flag-5'>植物</b>检测研究

    柔性测试技术的应用领域

    柔性测试技术是以多种相关技术为基础,可满足复杂、多样化的测试测量需求的系统化技术。它的应用领域广泛,涵盖了多个重要行业,以下是关于柔性测试
    的头像 发表于 10-08 18:03 698次阅读

    LITESTAR 4D应用:温室植物照明案例

    光源起到了节能减排的作用等。 设计要求 选择合适的灯光光谱,植物所需的光强、光周期、均匀性、温度控制达到标准,且考虑能源消耗 设计内容 设计一个室内大棚区域,布置植物并对该区域进行计算 设计方案 (截取部分报表) 2D平面
    发表于 08-13 17:57

    自电容和互电容传感技术在应用上的区别是什么?

    自电容和互电容传感技术在应用上区别主要是什么?互电容可以支持多点触控,自电容可以吗?他们之间是互补关系,还是说互电容功能大于自电容功能?
    发表于 07-17 06:34

    柔性制造技术是哪些技术的集成

    柔性制造技术(Flexibl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简称FMT)是一种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和提高产品质量为目标的先进制造技术。它通过集成多种
    的头像 发表于 06-11 09:30 1262次阅读

    载誉而归!Aigtek 2024柔性电子技术与应用创新论坛展会回顾

    ,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柔性电子技术与应用创新论坛应运而生。本次论坛将围绕柔性光电器件与柔性显示、柔性
    的头像 发表于 05-24 08:01 666次阅读
    载誉而归!Aigtek 2024<b class='flag-5'>柔性</b>电子<b class='flag-5'>技术</b>与应用创新论坛展会回顾

    高性能纤维应变传感器,实现可穿戴设备的柔性化、舒适化、便携化

    智能穿戴设备在健康领域应用广泛,纤维传感器具有高柔性和易编织等特点,有望与可穿戴技术结合开发智能织物,实现可穿戴设备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5-17 14:18 1204次阅读
    高性能纤维应变传感器,实现可<b class='flag-5'>穿戴</b>设备的<b class='flag-5'>柔性</b>化、舒适化、便携化

    高光谱成像系统:植物表型研究中的非侵入性成像技术

    植物表型研究与高光谱技术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高光谱技术是一种通过获取植物在各个波段上的反射、辐射或发射数据,从而对植物的生理状态、化学成分、
    的头像 发表于 04-29 10:38 538次阅读
    高光谱成像系统:<b class='flag-5'>植物</b>表型研究中的非侵入性成像<b class='flag-5'>技术</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