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体温表电路如图12-81所示。
![电子体温表电路的工作原理](https://file.elecfans.com/web1/M00/EB/A4/pIYBAGB87lSAAuGsAAD7QlMZZK4717.png)
图12-81 电子体温表电路
工作原理
图中 R 是热敏电阻,FC3 是集成运算放大器,VD1~VD4 组成桥式整流电路,输出单向信号。VT1、VT2等组成开关电路。
当热敏电阻R的阻值随所测物体的温度变化到一定阻值时,A、B 两点有差值信号输出,此信号经 FC3 放大,VD1~VD4 整流后,加到VT1的基极,VT1导通,VT2截止,小灯泡HL不亮;这时旋动电位器RP2,使A、B两点间无差值信号输出,则VT1截止,VT2导通,小灯泡就亮。如果电位器RP2旋转角度记以温度刻度,那么就可以在灯亮时,读出被测物体的温度了。
R 为负温度系数的金属壳热敏电阻,型号为 RRC-3J22,20℃时阻值为 10kΩ,若用玻璃壳的更理想(用正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也可以)。FC3 用的是处理品中增益运算放大器。VT1、VT2 的漏电流要小于100μA,β 要大于30;小灯泡用电压为2.5V以下的。E1用22.5V仪表用积层电池,E2用一节4号电池。
责任编辑:lq6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相关推荐
电子发烧友网站提供《UC3842工作原理及开关电源电路.doc》资料免费下载
发表于 11-19 15:11
•15次下载
自举电路的基本概念 自举电路的核心思想是利用电路自身的工作状态来提升某个节点的电压。这种电路通常包含一个或多个电容器,这些电容器在
发表于 10-21 10:11
•1487次阅读
电子烟PCBA板工作原理
发表于 10-19 09:53
•1394次阅读
LEVELSHIFT电路,即电平转换电路,是数字电路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工作原理主要涉及将一个电路中的信号电平转换到另一个
发表于 10-07 15:22
•2828次阅读
完美的,它可能会产生噪声。电源噪声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开关电源的高频振荡 :现代电子设备通常使用开关电源,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快速开关电源的开关元件来调节输出电压。这种快速开关会产生高频振荡,从而产生噪声。 电路
发表于 09-26 11:21
•584次阅读
体温传感器是一种用于测量人体温度的设备,它在医疗、健康监测、工业和环境监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体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温度与某些物理量(如电阻、电压、电流等)之间的关系。
发表于 09-25 10:06
•2081次阅读
自举电路,也称为升压电路,是一种利用电子元件(如二极管、电容、电感等)的特性,通过特定的电路配置来实现电压升高的电路。其
发表于 08-28 14:03
•2917次阅读
谐振电路,作为一种在特定频率下能够产生共振现象的电路,其工作原理和特点在电力电子、无线通信、音频处理等多个领域都具有重要应用。
发表于 08-21 11:12
•3726次阅读
请教下这张电路图的工作原理。左上角的7脚输入24V电源,电流源电流为2.5mA。流过6,5,4的Relay,1常开,1常闭。U3驱动另一个Relay输出结果。请教下这个电路图的工作原理
发表于 08-13 06:33
蓝牙技术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智能设备中,如手机、耳机、智能手表等。蓝牙模块作为实现蓝牙通信的核心部件,其工作原理和电路设计对于蓝牙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至关重要。本文将深入解析蓝牙
发表于 06-14 16:04
•1876次阅读
在电学和电子工程领域,电流表无疑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测量工具。从基础电路分析到复杂的电力系统监测,再到高精度的实验测量,电流表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电流
发表于 05-14 16:39
•3453次阅读
万用表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一个灵敏的磁电式直流电流表(也称为微安表)作为表头。当微小电流通过表头时,它会产生电流指示。但是,由于表头本身不能直接通过大电流,因此需要通过在表头上并联或串联
发表于 05-07 16:50
•3216次阅读
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 逆变电路的作用与分类 逆变电路是一种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电路,其工作原理和
发表于 04-08 18:20
•5635次阅读
Multisim(是美国国家仪器有限公司推出的仿真工具)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电路元件的建模与仿真分析。
发表于 03-29 15:24
•1461次阅读
单向桥式整流电路和电容滤波电路是两种常见的电力电子电路,用于将交流电信号转换为直流电信号。它们在电源分析和电路应用方面有许多的相似之处,但是在工作原
发表于 03-09 15:04
•2840次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