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PharmaTher研发水凝胶微针贴剂,用于治疗神经类疾病

MEMS 来源:麦姆斯咨询 作者:麦姆斯咨询 2021-04-29 10:02 次阅读

PharmaTher的水凝胶微针贴剂有望成为神经精神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疼痛障碍的下一代治疗方法。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多伦多Newscope Capital Corporation(加拿大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PHRM,美国场外交易集团交易代码:PHRRF)于2021年3月24日宣布,其全资子公司PharmaTher Inc.(以下简称:PharmaTher)是一家致幻药生物技术公司,其已与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Queen‘s University of Belfast,简称:QUB)签署了赞助研究协议,研发一种具有专利的水凝胶形成微针(MN)贴剂,用于输送氯胺酮和PharmaTher专有的氯胺酮配方KETABET。这一进展预示着神经精神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疼痛障碍的下一代治疗方法。

该研究由Ryan Donnelly教授领导,他是微针输送技术研究的全球领导者。最近,Donnelly教授的实验室成功完成了一项研究,并发表了一篇题为《水凝胶形成微针阵列作为艾氯胺酮透皮给药的一种治疗选择》的论文。他的研究验证了艾氯胺酮(氯胺酮的S(+)对映体)通过新型微针贴剂给药,可能克服氯胺酮以静脉注射或鼻腔喷雾形式给药的缺陷。

氯胺酮和KETABET微针贴剂为各种未实现的医疗需求提供了一种具有变革性的潜在治疗解决方案。氯胺酮将成为重度抑郁症、双相抑郁症、具有自杀倾向的抑郁症及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的新兴治疗方法。尽管氯胺酮很有潜力,但也有可能被滥用或误用,从而导致诸如解离性人格障碍、致幻和健忘等问题。这些风险导致其临床应用的局限性甚至被废止。

KETABET已在临床研究中显示出增强的抗抑郁作用,同时具有显著降低氯胺酮已知的副作用的潜力。

PharmaTher的微针技术包括水凝胶形成微针阵列和随附的储库(如下图),可将药物注入针头或针头表面,这将解决载药量的限制。因此,微针技术可大大增加透过微针阵列渗透到皮肤中的药物量。

微针贴剂示例

(图片来源:Newscope Capital Corporation)

PharmaTher的KETABET 微针贴片旨在方便患者远程、安全用药,而无需在有资质的医疗机构内在医护人员的监督下给药。KETABET 微针贴剂具有使KETABET无疼痛连续输送的潜力,并且只需极少的配方处理即可进入人体循环,同时使人体保持超24小时的恒定血浆水平,从而提高患者的疗效和配合度。

此外,PharmaTher的KETABET 微针贴剂具有抗干扰和防滥用功能。氯胺酮和甜菜碱的结合及药品的给药形式与抗干扰的芬太尼透皮贴剂原理相似。

氯胺酮于1970年获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用于临床镇痛、镇静和麻醉诱导。杨森制药(Janssen Pharmaceuticals)的SPRAVATO(艾氯胺酮)鼻腔喷剂于2019年3月获FDA快速通道(Fast Track)和突破性疗法(Breakthrough Therapy)审批程序认定,与一种口服抗抑郁药联合用于抵抗性抑郁症治疗。SPRAVATO需要在医护人员的监督下,在有资质的医疗机构内进行多次会诊后使用。一位股票分析师预测,SPRAVATO的销售额峰值将达到30亿美元。

“氯胺酮的潜力是巨大的,我们正在引领开发出更好的氯胺酮解决方案,以解决这些未实现的医疗需求。”PharmaTher首席执行官Fabio Chianelli表示,“我们相信,氯胺酮和我们专有的氯胺酮配方KETABET,通过已获专利的微针贴片,可能会改变治疗精神健康、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疼痛障碍的方式。我们正在致力于KETABET 微针贴剂的临床开发,以克服氯胺酮当前的局限性,并发掘氯胺酮的潜在治疗价值,作为处方药获得全球监管部门的批准,我们期待与Donnelly教授合作,提供下一代氯胺酮解决方案。”

Ryan Donnelly教授评论说:“我们实验室已使用专利微针技术成功输送了艾氯胺酮,这预示着药物输送的另一种方法,可以打破目前氯胺酮输送方式的局限性,而又不影响安全性和患者的配合度。我们很高兴与PharmaTher合作,开发下一代氯胺酮解决方案,帮助全世界数百万精神疾病患者。”

PharmaTher将致力于开发用于FDA批准的微针贴剂,以更好地输送致幻药,从而克服口服、皮下注射、局部和鼻腔等给药的潜在弊端。

关于PharmaTher

PharmaTher是Newscope Capital Corporation的全资子公司,一家专业的生命科学公司,致力于研发FDA批准的致幻药物,用于治疗神经精神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疼痛障碍等。

责任编辑:lq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阵列
    +关注

    关注

    0

    文章

    60

    浏览量

    16889
  • 微针技术
    +关注

    关注

    2

    文章

    74

    浏览量

    8730

原文标题:PharmaTher研发水凝胶微针贴剂,用于治疗神经类疾病

文章出处:【微信号:MEMSensor,微信公众号:MEMS】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南京大学:研发水凝胶传感器动态保水新策略

    近年来,基于水凝胶的柔性传感器在医用器材和智能机器人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其 性能常因水分的快速蒸发而受到影响,导致传感灵敏度和机械耐久度的下降 。尽管各研究团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如引入有机溶剂
    的头像 发表于 12-13 10:22 342次阅读
    南京大学:<b class='flag-5'>研发水</b><b class='flag-5'>凝胶</b>传感器动态保水新策略

    生物医用技术发展历程及其经皮诊疗应用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高效、无痛的诊疗技术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在这一需求背景之下,近年来技术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美国科普月刊《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评选
    的头像 发表于 11-12 09:43 977次阅读
    生物医用<b class='flag-5'>微</b><b class='flag-5'>针</b>技术发展历程及其经皮诊疗应用

    半侵入式&quot;可穿戴诊所&quot;——技术的创新应用

    皮药物注射方法相比,具有无痛、创、操作简单和更高的安全性等优点。如图1所示,器件用于
    的头像 发表于 11-09 11:19 809次阅读
    半侵入式&quot;可穿戴诊所&quot;——<b class='flag-5'>微</b><b class='flag-5'>针</b>技术的创新应用

    凝胶半导体材料问世,有望用于生物集成电路

    -电子器件界面特性,已经实现了多种检测、诊断和治疗功能。 但和硅基电子器件相比, 水凝胶电子器件因为缺少半导体水凝胶材料 ,尚无法实现丰富的集成电路功能,例如开关、整流、运算、放大等。 芝加哥大学王思泓研究团队于 10 月
    的头像 发表于 10-29 17:33 353次阅读
    水<b class='flag-5'>凝胶</b>半导体材料问世,有望<b class='flag-5'>用于</b>生物集成电路

    三星平泽工厂 P4 二期产线已暂缓建设,歌尔股份预计上半年净利翻倍增长

    传感新品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一种可穿戴贴片,包含可逆的基于FRET的水凝胶传感器,用于连续血糖监测】 连续血糖监测仪对糖尿病管理至关重要,但侵入性采样、信号漂移和频繁校准限制了其
    的头像 发表于 07-17 08:47 373次阅读
    三星平泽工厂 P4 二期产线已暂缓建设,歌尔股份预计上半年净利翻倍增长

    上海大学:研发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检测神经系统疾病生物标志物

    传感新品 【上海大学:研发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检测神经系统疾病生物标志物】 神经丝蛋白轻链(NEFL)是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潜在生物标志物,白细胞介
    的头像 发表于 06-28 17:15 786次阅读
    上海大学:<b class='flag-5'>研发</b>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检测<b class='flag-5'>神经系统疾病</b>生物标志物

    华中科技大学研发微型传感器 可注入体内并降解

    把精确生理参数“告诉”医生。   臧剑锋带领团队研发的可注射超凝胶超声传感器。 生理参数是衡量人体生理状态的指标,可以帮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治疗和检测。如何安全、稳定获取人体内部精确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6-07 08:41 215次阅读

    我国科研人员联合研发出一款新型神经形态系统级芯片Speck

    6月1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获悉,来自该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联合研发出一款新型神经形态系统级芯片Speck。该芯片展示了神经
    的头像 发表于 06-04 09:43 1.8w次阅读
    我国科研人员联合<b class='flag-5'>研发</b>出一款新型<b class='flag-5'>类</b>脑<b class='flag-5'>神经</b>形态系统级芯片Speck

    负载免疫调节的水凝胶贴片,用于斑秃治疗和疗效监测

    斑秃是一种特异性自身免疫疾病,会累及毛囊,导致非瘢痕性局部脱发。在临床上,轻者表现为小片脱发,重者可出现头发、眉毛、睫毛和体毛全部脱落等症状。
    的头像 发表于 05-20 14:57 876次阅读
    负载免疫调节<b class='flag-5'>剂</b>的水<b class='flag-5'>凝胶</b><b class='flag-5'>微</b><b class='flag-5'>针</b>贴片,<b class='flag-5'>用于</b>斑秃<b class='flag-5'>治疗</b>和疗效监测

    用于构建神经退行性疾病模型的流控器官芯片研究进展

    随着医疗保健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的预期寿命逐渐延长,老龄化人口也相应增加,这使得神经退行性疾病(ND)的发病率呈现出上升趋势。
    的头像 发表于 05-19 09:33 1895次阅读
    <b class='flag-5'>用于</b>构建<b class='flag-5'>神经</b>退行性<b class='flag-5'>疾病</b>模型的<b class='flag-5'>微</b>流控<b class='flag-5'>类</b>器官芯片研究进展

    咳嗽检测深度神经网络算法

    疾病。因此,实现早期检测和高级诊断的自动化框架将有助于医生治疗呼吸道感染。有鉴于此,提出了使用改进的卷积神经网络(CNN)对声音文件进行有用分类的慢性咳嗽检测方法。 在该系统中,压电传感器被放置在患者
    发表于 05-15 19:05

    基于医用胶带的可溶解倒钩,可提高皮肤附着力和药物递送效率

    近年来,用于药物递送的阵列由于创、无血和低疼痛感等特点得以应用和推广。
    的头像 发表于 04-20 11:29 1095次阅读
    基于医用胶带的可溶解倒钩<b class='flag-5'>微</b><b class='flag-5'>针</b>,可提高皮肤附着力和药物递送效率

    红外热成像及时预警疾病信号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得以引入更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以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提高疾病的诊断率和治疗效果。在众多科技中,红外热成像技术无疑是其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通过一种全新的方式,让我们能够及时预警疾病
    的头像 发表于 04-18 18:02 399次阅读
    红外热成像及时预警<b class='flag-5'>疾病</b>信号

    基于颜色变化水凝胶的集成流控压力传感

    传感器的传感机制在于水凝胶会在软机械驱动下产生压缩,并且其颜色会随着压力的变化而变化。水凝胶通道中的循环流体之间由一层薄膜隔开,因此可以不受限制地应用于不同类型流体的压力测量。
    发表于 03-26 09:55 705次阅读
    基于颜色变化水<b class='flag-5'>凝胶</b>的集成<b class='flag-5'>微</b>流控压力传感

    自植入核壳结构贴片,用于治疗细菌性角膜炎

    角膜炎,也被称为角膜溃疡,是一种常见的角膜疾病,由细菌、真菌、病毒或变形虫引起。
    的头像 发表于 03-20 10:48 2135次阅读
    自植入核壳结构<b class='flag-5'>微</b><b class='flag-5'>针</b>贴片,<b class='flag-5'>用于</b><b class='flag-5'>治疗</b>细菌性角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