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产业链很长,就像长颈鹿。我们要把‘卡脖子’变成 ‘没脖子’,把长颈鹿变成大象。”
“我要做出一款真正有差异化的高端RISC-V芯片,让每一行处理器代码都由中国人敲出来。”
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C3栋大楼。穿着蓝色运动衫、戴着黑框眼镜的睿思芯科创始人谭章熹滔滔不绝地向记者讲述芯片产业梦。
睿思芯科超低功耗32位AI芯片Pygmy-E
研发属于中国人自己的高端芯片
清华园里长大的谭章熹,父母都是清华大学电子与计算机教授。从小受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他对计算机有着特别的激情,并在计算机的求学路上一路开挂。
本科就读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随后赴计算机系统排名全球第一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EECS博士,师承RISC-V创始人大卫· 帕特森。他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RISC-V的原创项目组主力成员之一,还在闪存和硬件加速器领域拥有20多项专利,领导开发的产品Pure FlashBlade荣获2017年AI硬件领域的AIconics最佳创新奖。
在跟随RISC-V创始人大卫· 帕特森学习期间,谭章熹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科学做事的方法:怎么去研发芯片、怎么让自己研究的产品对业界产生影响力。
毕业后,谭章熹先在美国创办了一家固态激光雷达公司OURS。2018年,怀揣芯片梦的谭章熹毅然卖掉OURS,回国创业。
“我还是更擅长做芯片处理器,目标是做出真正稳定迭代的RISC-V芯片,并在中国实现产业化。”
什么是RISC-V?它与谭章熹要研制的芯片之间是什么关系?
谭章熹说,做芯片就像盖楼。拿到地后,盖别墅还是盖大楼由图纸决定。这张图纸在计算机领域叫架构。RISC-V就是基础架构,所有应用于不同领域的芯片都可以基于像RISC-V这样的基础架构设计出来。
“它也相当于机器之间交互的语言,是软件与硬件之间的语言。RISC好比是精简的词汇子集,就像英文中的26个字母、中文里的拼音。”
RISC-V中的RISC就是新架构指令集,V代表罗马数字“5”,表示已经第五代了。RISC-V就是第五代精简指令集,它与X86和Arm并称当今全球三大主流架构。
在研发RISC-V时,项目组非常注重“精简”这一特性,相比X86的上万条指令和Arm的1000多条指令,RISC-V只有40多条指令。
RISC-V架构始于伯克利的学术圈,很快因为精简这一特性,又因为开源、开放和免费,迅速发展成为全球芯片设计行业的新兴ISA。
而彼时,已经站在巨人肩膀上的谭章熹正是要基于开源的RISC-V架构,研发出属于中国人自己的高端芯片。
像河流一样汇聚全球资源和智力
有人说,PC时代是X86的天下,Arm又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独领风骚,IPhone 12中的M1芯片正是基于Arm架构设计研发的。
“RISC-V绝非Arm架构的廉价替代,反而能做到Arm做不到的事情。随着定制化需求的增加,RISC-V有望产生与Arm时代不同的高端IP定制需求市场。”谭章熹反复强调RISC-V与Arm之间的不同。
未来苹果手机也有可能采用RISC-V架构么?谭章熹说,芯片选择架构是一个非常严肃的考量,Arm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苹果每10年会换一次指令集,未来10年会不会换成RISC-V也不一定。
2019年,深圳热情邀请谭章熹的导师大卫· 帕特森,在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成立了以帕特森命名的RISC-V国际开源实验室(RIOS)。RIOS在西班牙语里是“河流”的意思,寓意RISC-V研究机构将像河流一样在深圳能汇聚来自全球的资源和智力,促进新的行业生态健康发展,并推动RISC-V成为未来50年的计算架构标准。
帕特森曾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说,RISC-V就像一个婴儿,正在健康成长,希望RISC-V在中国发扬光大,CPU产业振翅高飞。
正是出于地缘政治因素的考虑,2020年3月,RISC-V基金会将法律实体从美国迁至瑞士,更名为RISC-V International,极尽所能地保护其在全球开源许可下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谭章熹也坚信,从长远看,半导体在中国的发展一定没有问题。
希望每一行代码都由中国工程师写出来
谭章熹回国创业就首选了深圳。这也是他生平第一次来深圳。
公司成立的第一天,谭章熹就立下目标:希望每一行代码都由中国工程师写出来,而不是像其他芯片企业一样通过购买处理器做简单的集成加工。谭章熹誓要将芯片处理器做到国内完全自研。
“深圳的创业文化和打拼氛围吸引了我。”谭章熹说,深圳的制造业和电子信息产业链完备,头部客户和芯片相关企业汇聚,应用落地也更加便捷。“深圳是一个能将技术与产业最快结合的宝地。”
“计算机属于工程科学,芯片的设计研发绝不是在校园和实验室里关门造出来的,它一定要走进产业、产品中,反复打磨和不断演进。”
谭章熹的目标很明确:聚焦某项垂直领域,瞄准头部企业,快速让芯片与应用产品和场景进行适配,并在某一特定领域率先落地,做出旗舰机效应,从而辐射全行业。谭章熹告诉记者,第一个领域很可能是高端智能穿戴。
睿思芯科已发展成近40人的小团队,其中85%以上是技术研发人员。目前,睿思芯科已有确定的落地场景和重量级客户,并已进入大客户主流产品流水线。
【记者观察】
这是一个未完待续的芯片创业故事,也是一个中国人要解决芯片“卡脖子”难题的励志故事。谭章熹能否带领小伙伴们研制出中国第一个稳定迭代的高端RISC-V芯片尚未可知,但他的一句话让记者印象深刻:“芯片的研发周期很长,在这个领域,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和不忘初心。”
当前,RISC-V在全球范围越来越热,它也被认为是中国未来国产化CPU的最佳指令集选择。
据统计,2025年全球市场的RISC-V CPU核心数将达到624亿颗,而中国将拥有全球最大的市场空间。另有权威调研机构预测,RISC-V的IP和软件工具市场2025年将达到10.7亿美元。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从2018年起,国内已有大量RISC-V企业相继出现,有的用不同架构做混合开发,有的专注于专用芯片,也有的致力于RISC-V处理器IP设计。而最新数据显示,深圳就有1.7万家芯片相关企业,数量位居全国城市榜首。
随着深圳RISC-V国际开源实验室和以睿思芯科为代表的芯片企业不断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深圳可以率先研发出第一颗完全自主可控又稳定迭代的RISC-V芯片。
原文标题:像盖楼一样做芯片 睿思芯科潜心打造中国第一颗稳定迭代的RISC-V高端芯片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睿思芯科】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haq
-
芯片
+关注
关注
453文章
50378浏览量
421674 -
AI
+关注
关注
87文章
30095浏览量
268352
原文标题:像盖楼一样做芯片 睿思芯科潜心打造中国第一颗稳定迭代的RISC-V高端芯片
文章出处:【微信号:gh_7562353870db,微信公众号:睿思芯科】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